摘要:深夜 11 点,张家长对着高考志愿表,冷汗直冒,心中满是疑惑:“学医本是救人的好事,咋就成了最坑的专业呢?” 当 00 后把 “生化环材” 视作四大天坑的时候,家长群里也在疯狂传播着 “这 10 个专业千万别选” 的消息。
深夜 11 点,张家长对着高考志愿表,冷汗直冒,心中满是疑惑:“学医本是救人的好事,咋就成了最坑的专业呢?” 当 00 后把 “生化环材” 视作四大天坑的时候,家长群里也在疯狂传播着 “这 10 个专业千万别选” 的消息。
从就业率仅有 32% 的考古专业,到面临被 AI 替代风险的会计专业,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无情地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真相:选错专业,就等于白白浪费 4 年的青春时光,还会损失大概 50 万的收入。
咱们先来看看 2025 年就业红牌专业(这可是教育部给出的预警哦)。临床医学学制平均长达8.5年之久,然而当下三甲医院却仅招录博士学历者。小学教育,编制缩减了 40%,竞争那叫一个激烈,达到了 1 : 500 的程度;法学专业,法考通过率低至13%,着实可怜,实习律师月薪仅有2800元。土木工程行业裁员比例达23%,工地工作者单身率竟高达87%。
再览新兴专业逆袭榜,甚是亮眼。人工智能专业,硕士起薪就有 35000 + 元,政府还补贴 10 万呢;在数字媒体专业领域,元宇宙方向的人才缺口竟达500万之巨,此数额着实令人惊愕。
那有没有什么避坑指南呢?资深 HR 偷偷告诉我们一些小建议。需对那些“听来高大上”的专业心存警惕,像环境工程,其实际工作可能与环卫工作相近。夕阳产业,如机械制造,应加以规避。机械制造已连续五年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这是典型的夕阳产业特征,投身其中风险颇高,明智之举是避开此类产业。交叉学科,如生物信息学,应得到更多关注。生物信息学的就业率颇高,高达98%。
深入探究一下,当 “生化环材” 天坑的说法甚嚣尘上的时候,真正的危机在于家长们还在用 30 年前的认知去指导孩子选专业。某985高校的调查显示,七成学生对所选专业抱憾,其中43%的学生是迫于家庭压力而填报该专业的。这并不是要否定传统专业,而是在提醒大家,在这个 AI 替代率超过 40% 的时代,选专业就像炒股看 K 线一样,关注趋势可比坚守情怀重要得多。
“如果重来一次,你会选什么专业?
论区可是炸开了锅,有人说要是能重来就选兽医,说这个专业年入百万呢,还有人后悔当初没学殡葬管理专业。总之,选专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家一定要谨慎对待啊。
来源:小牛说事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