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战到格局:中国智驾进入“华为、Momenta、自研”三强时代!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3 09:51 2

摘要:当前,中国智能驾驶市场已形成清晰的竞争格局,以华为全栈方案、Momenta无图智驾和传统车企/新势力的自研阵营为代表的三大技术路线,正在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体验争夺用户心智。随着城市NOA功能加速普及,消费者对智驾系统的评判标准已从“功能有无”升级为“体验优劣”,

当前,中国智能驾驶市场已形成清晰的竞争格局,以华为全栈方案、Momenta无图智驾和传统车企/新势力的自研阵营为代表的三大技术路线,正在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体验争夺用户心智。随着城市NOA功能加速普及,消费者对智驾系统的评判标准已从“功能有无”升级为“体验优劣”,而三家不同的技术路径,也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用户体验。

华为:全栈自研的安全冗余标杆,以硬件实力定义高端体验

华为凭借全栈自研的ADS 3.0系统,构建了从激光雷达、昇腾AI芯片到端到端算法的完整技术闭环,其核心优势在于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全场景贯通能力。在雨雾天气或夜间低光照条件下,华为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仍能保持高精度感知,确保车辆在能见度不足50米时稳定行驶,纯视觉方案(如特斯拉FSD)则可能频繁退出。

此外,华为的“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自动驾驶能力,让问界M9等车型可在地库、城市道路和高速场景间无缝衔接,大幅降低用户接管频率。然而,高成本硬件(如激光雷达)使其方案主要适配25万元以上高端车型,下沉市场渗透受限。

Momenta:无图智驾的“类人”体验,以数据飞轮攻克下沉市场

Momenta采用“无高精地图”技术路线,通过端到端大模型+数据飞轮实现更贴近人类驾驶的决策逻辑,尤其擅长应对中国复杂的城区路况。在实测中,搭载Momenta系统的车辆在面对电动车横穿、占道摆摊等混乱场景,能够像"老司机"一样运用博弈策略自主调整车速和行驶轨迹,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流畅自然的驾驶表现甚至让体验者误以为是人工在操作。

最新上市的传祺S7正是这一技术的集大成者。得益于Momenta千万级场景数据的深度训练,其智驾系统展现出惊人的环境适应能力:无论是城市道路中的施工围挡、碎石障碍,还是西部自驾时遇到的羊群、野生动物等特殊场景,都能实现精准识别与稳妥处置。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系统可实现23秒极速泊车、高速零接管等高难度操作,将智能驾驶体验推向新高度。

尤为关键的是,Momenta的"全国都能开"技术彻底解决了行业痛点。在三四线城市及县城等地图更新滞后的区域,当依赖高精地图的竞品系统频繁降级时,Momenta的无图方案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路况,真正实现了智能驾驶的无缝体验。这一突破性技术正在重新定义行业标准,为智能驾驶的普及扫清了最后障碍。

传统车企自研:碎片化技术下的体验割裂

以比亚迪“天神之眼”、吉利“千里浩瀚”、小鹏XNGP、为代表的车企自研方案,受制于数据闭环能力不足和技术拼凑问题,用户体验呈现明显的碎片化特征。譬如吉利"千里浩瀚"系统采用的星睿智算中心2.0平台,城市NOA功能仅在北上广深等6个城市部分区域实现,且雨天误触发率高达12%。这种技术落地能力的断层,本质是数据闭环能力的不足。

小鹏XNGP尽管在高精地图覆盖区域表现优异,但在无图区域功能受限(预计2025年底推送无图城市领航),这也将导致用户体验不连贯。此外,自研车企的数据采集规模远小于Momenta等专业供应商,算法迭代速度仅为头部企业的1/3,长尾问题处理能力明显落后。

行业趋势:无图技术或成主流,但安全冗余仍不可替代

在自动驾驶这场三分天下的格局之争中,华为以全栈技术筑牢安全防线,传统车企艰难寻求突破,而Momenta正凭借"无图智驾"的颠覆性优势,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当L3法规落地在即,这场技术路线的终极较量已不仅是硬件与算法的比拼,更是对"安全安心"这一用户体验核心诉求的深刻理解。当无图智驾成为下沉市场的主流选择,Momenta构建的不仅是一套技术方案,更是中国复杂路况下的智能出行新标准。三分天下的格局或将重塑,但以用户为本的技术创新,永远是赢得市场的终极密码。

来源:证券之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