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座的各位,是从五洲四海归来的泉籍菁英,是带着全球视野与家乡情怀的新泉商力量。”在现场主持人的介绍下,当天的菁英汇有序举行,“今天,让我们以‘泉州’为圆心,以‘青春’为半径,画一个连接世界的同心圆!”
■融媒体记者 林福龙 王柏峰 文/图
最美人间四月天,跨越山海聚一堂。昨天下午,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嘉宾,汇聚在古城西街番在洋楼前,共同开启“全球泉籍青年菁英汇”的华彩篇章。
五洲四海归来的泉籍菁英相聚在一起分享“泉州故事”
“在座的各位,是从五洲四海归来的泉籍菁英,是带着全球视野与家乡情怀的新泉商力量。”在现场主持人的介绍下,当天的菁英汇有序举行,“今天,让我们以‘泉州’为圆心,以‘青春’为半径,画一个连接世界的同心圆!”
三位海内外青年代表轮流上台演讲,与现场嘉宾们分享爱拼敢赢的“泉州故事”。当天现场举行“全球泉籍青年菁英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并为三位杰出嘉宾颁发“泉州青年交流友好大使”荣誉证书。该基地的成立,为全球泉籍青年搭建一方平台,让“爱拼敢赢”的精神薪火相传,让“魂系故乡”的情怀落地生根!
历史上的泉州,以汇聚“市井十洲人”的胸怀拥抱世界;今天的泉州,正以“海丝先行区”的魄力再启新航。今天到场的青年嘉宾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位都是泉州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家乡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
“大家好!我是邱泳墩,很荣幸能在这和大家分享泳丰集团的发展历程,聊聊我们与家乡泉州割舍不断的深厚情谊。”印尼—福建泳丰集团董事长、第二届泉州市侨界十大杰出青年邱泳墩回忆,15年前,怀揣着对海产品贸易的热爱,泳丰在充满活力的泉州诞生。起初,资金短缺、市场开拓艰难,但他们凭借爱拼敢赢的精神深入市场,出海探寻优质资源,多年打拼后在海产品领域站稳脚跟,在印尼雅加达拥有两个码头运营两个工厂和一支灯光鱿鱼捕捞船队。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泳丰集团迎来新机遇,顺势走出泉州、走向世界。“因有各级领导关心支持,泳丰集团形成全链条、国内国际‘双循环’、从海洋到餐桌的发展格局,独创供应链一体化运营模式,与多个国家开展渔业合作,”邱泳墩说,“集团灯光鱿鱼销售在国内尤其是厦门区域占比颇高,在国内与500多家企业合作,为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贡献力量。”
“走得越远,对家乡的牵挂就越深。”他介绍,在企业发展壮大后,怀着感恩之心反哺家乡,在泉州石狮投建的海产品加工生产、科研基地,带动当地就业,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泉州在海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影响力。
邱泳墩表示,如今的泉州正张开双臂,以21世纪“海丝名城”的全新姿态拥抱发展,到处都是梦想起航的机会。同时家乡求贤若渴,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希望大家多回家乡看看,感受家乡变化,在家乡投资兴业,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从一叶生到百叶兴,具有千年历史的泉州茶文化如今已走向全世界。”昨天的“全球泉籍青年菁英汇”分享会上,泉州市工商联副主席、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饱含深情地说。
王文礼
以海丝为载体,茶文化生生不息。他说,泉州从唐代开始种植茶叶,寺院茶文化随之兴盛。到了宋元时期,泉州港(刺桐港)崛起,茶叶成为重要外销商品,“据史载,当时泉州茶叶远销东南亚、南亚、中东及北非等58个国家”。明清时期,安溪铁观音被列为清代贡茶,永春佛手、黄金桂等乌龙茶种逐步形成。
“关于茶文化,这里面有个很奇特的文化现象。”王文礼介绍,经调查统计,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茶”的发音直接或间接源自泉州口音,“也就是说,世界茶以泉州话为名,让人惊叹不已”。近年来,随着世遗泉州的火热,以“茶+文旅”深度融合为途径,借力世遗城市名片,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茶无国界,泉州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他认为,国兴茶兴,与祖国一同崛起的中国茶,必将诞生伟大的品牌。
“这次回到泉州,发现家乡变化很大,日新月异,惊喜不断。”世界泉州青年联谊会马来西亚分会会长刘博文说,他是带着学习与交流的心态来参与此次盛会,回去后一定与同行分享,共同进步。
他认为,此次大会提出的海外仓设想很好,“也就是跨界电商,这个领域很新,发展空间巨大”。他说,这个领域与他们公司业务一致,“甚至考虑在泉州设个办事处,把泉州的商品通过这个平台卖到东南亚各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中国现有电商技术与能力很强,把这里的技术复制到海外,我相信对泉州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谈到泉州各种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刘博文表示,可以通过美食,同时带动泉州的陶瓷文化、茶文化进入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其实,马来西亚与泉州不论是饮食,还是一些非遗文化,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他说,马来西亚很多人家乡就在泉州,“要经常回来看看,一到这里就感觉很亲切,很容易拉近两地的关系”。
来源:东南早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