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秦安县公安局以“主动创稳”行动为主线,坚持“预防为先、治理为本”理念,通过矛盾化解前置、防控体系升级、科技深度赋能、共治格局优化等举措,推动警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转型,为辖区群众构筑起立体化平安防线。
今年以来,秦安县公安局以“主动创稳”行动为主线,坚持“预防为先、治理为本”理念,通过矛盾化解前置、防控体系升级、科技深度赋能、共治格局优化等举措,推动警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转型,为辖区群众构筑起立体化平安防线。
源头治理 矛盾化解“抓早抓小”
“过去调解像救火,如今更像织防护网。若等矛盾升级再介入,往往事倍功半。”秦南派出所民警赵强强感慨道。今年3月,他依托网格员上报线索,提前介入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联动社区、物业多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类似案例已成常态,这得益于“警网融合”机制下构建的多元化解体系,以社区民警为核心,驻村辅警为辅助,整合司法、综治、网格员、义警、乡贤等力量,形成“网格排查-分级预警-多元调解-跟踪回访”全链条闭环管理。2025年以来,全县公安机关共化解矛盾纠纷112起,其中106起在村(社区)层级就地解决。
预防警务 防控网络“织密织牢”
“现在夜市街有巡逻队、监控网,小偷都绕道走!”摊主刘女士的感慨,印证了治安防控体系的升级成效。秦安公安构建“人防+物防+技防+智防”四维体系,街面警务站与武装巡逻组24小时值守,“云端预警系统”“智慧安防小区”实现风险预判,“一键报警”装置覆盖校园等重点区域,出警响应缩至3分钟内。同时推行警民联防机制,组建义警队、平安志愿者等群防力量,重点区域巡查频次提升40%。2025年以来,辖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1%,群众安全感测评满意度达96.8%,真正实现“警察在身边,安全触手及”。
智慧聚力 科技赋能“精准高效”
近日,魏店派出所通过全域数据分析,精准锁定外地警方通缉的逃犯靳某某藏匿点,成功实施抓捕,这一战果背后,是“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的强力支撑。依托“智慧交管平台”“视频监控”“警用无人机巡航”等技术,秦安公安建成全域数据研判中枢,日均处理信息超1千余条,重大案件线索发现效率提升70%。在交通疏导、隐患排查、群众救助等领域,智能监控自动识别交通违法行为,无人机实时巡查险情隐患,智慧系统全量推送预警信息,避免了人民的财产损失,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正如合成作战指挥中心主任郭勇所言:“科技不仅是‘千里眼’,更是‘智慧脑’,为全县40多万百姓撑起全天候守护伞。”
多元共治 平安根基“夯深夯稳”
“陌生链接别轻点,转账汇款多核实!”在秦安四中反诈讲座现场,民警与媒体记者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向师生传授防骗技巧。针对电诈、校园安全等治理难点,秦安公安创新“警校共建、警企联动、警媒共宣”机制,联合学校设立护学岗75个,开展应急演练47场次,与企业建立纠纷联调通道,化解涉企矛盾19起,携手媒体制作反诈、交通安全等短视频26部,播放量超百万余次,电诈发案同比下降37%,校园周边警情减少52%,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4%。秦安县第二中学副校长孙建国评价:“警校协作让师生安心、家长放心,平安校园已成常态。”
“平安建设如春耕,既需勤除草,更要常施肥。”秦安县公安局副局长胡军太的比喻,道出社会治理的深层逻辑,秦安公安将持续深化源头治理与预防警务,以科技赋能提效、以共治凝聚合力,奋力书写“主动创稳”新篇章,让平安秦安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来源:秦安公安)
来源:天水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