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日记:占领罗店后,中国伤兵的一个举动,让我终身难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2 17:26 2

摘要:日记主人吉野光见——日军第11师团的下士,在1937年8月26日的记录里用抖成筛子的笔迹写道:"那些满身是血的中国士兵从战壕里爬出来时,眼珠子亮得吓人"。这话听着玄乎,可当年参战的日本老兵佐藤三郎直到2001年临终前,还总念叨着在罗店见过的"血人军团"。

东京神保町旧书店的角落里,作家萨苏翻到本泛黄日记时,压根没想到这堆发霉的纸片能揭开淞沪会战最血腥的真相。

日记主人吉野光见——日军第11师团的下士,在1937年8月26日的记录里用抖成筛子的笔迹写道:"那些满身是血的中国士兵从战壕里爬出来时,眼珠子亮得吓人"。这话听着玄乎,可当年参战的日本老兵佐藤三郎直到2001年临终前,还总念叨着在罗店见过的"血人军团"。

怪了,当年号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鬼子兵,怎么就被打出了终身阴影?

1937年的上海滩,租界里洋人喝着咖啡看报纸,十里洋场歌舞照旧。可谁都明白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蒋介石把全国最能打的德械师悄悄调到了闸北,日本海军陆战队在虹口兵营的兵力半个月里从2500人暴涨到15000人。德国顾问法肯豪森给国军设计的防御体系像个铁桶,可谁都没想到这个铁桶要装的是滚烫的人血。

这时候长江入海口的罗店镇还只是地图上芝麻大的黑点,但懂行的都知道,这地方掐着太湖水系的咽喉,谁拿下这儿,上海就是谁的。

老蒋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把日本兵从华北引到江南水网地带,让他们的坦克大炮变成旱鸭子。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沙盘推演更狠——中央突破直插罗店,东西两路包抄,计划七天打通上海防线。8月20日天没亮,山田支队的75毫米山炮就开始往罗店镇上砸。

可日本兵不知道,陈诚的土木系精锐早把镇子改造成了铁刺猬:屋顶架着捷克式机枪,街角垒着沙包工事,连水井里都藏着狙击手。首轮冲锋的松下中队刚摸到镇口石牌坊,62团机枪连的交叉火力就把两百多鬼子扫成了筛子。

急眼的日军第二天就动了歪心思。九四式毒气弹在晨雾里炸开,黄绿色的烟雾顺着战壕往中国守军阵地上飘。62团的湖南兵王有才急中生智,扯下绑腿蘸着尿往脸上捂,隔壁班的广东仔阿炳摸出兜里的大蒜塞进鼻孔。

这土法子还真顶用,气得日本《每日新闻》战地记者在报道里骂:"支 那军不讲武德!"到了8月26日,日军发了疯似的搞了三次万岁冲锋,中国守军的手榴弹像下饺子似的往下砸。有个川军连长肠子流出来还抱着炸药包滚进日军坦克底下,吉野在日记里写:"那声爆炸过后,我的耳朵三天听不见声音。"

最要命的是8月28号那场雨。雨水把战壕泡成了血泥潭,中日两军的尸体摞得比沙包还高。日军第43联队的作战日志记载,有个少佐举着军刀刚喊出"突击",就被屋顶飞来的子弹掀了天灵盖。

中国守军这边,中央军校毕业的连长李振清带着最后七个兵,把炸药绑在门板上当滑翔炸弹往日军阵地推。吉野的日记本这天溅上了不知是谁的血,歪歪扭扭写着:"弟弟被炸飞的那刻,我突然想不起为什么要来中国。"

罗店镇来回易手十三次,最后连德国顾问都看不下去,劝老蒋撤兵。可这仗打出了邪乎劲儿——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美梦碎在这儿,中国军队虽然丢了阵地,但湘军、川军、粤军混编的杂牌部队愣是打出了铁板一块的架势。后来考古队在罗店挖出个地堡,里头德国钢盔和日本刺刀锈在一起,活像对同归于尽的冤家。

八十多年过去,东京靖国神社里还供着在罗店送命的鬼子兵,上海龙华烈士陵园躺着当年守军的无名骸骨。你说奇不奇怪,当年打得你死我活的两拨人,现在一个被当成神供着,一个连名字都没留下?金一南教授说这是"民族觉醒的代价",可这代价是不是忒大了点?

要是那些十九岁的学生兵知道今天有人连抗战打了几年都记不清,他们在战壕里写的绝命书还算数吗?

参考资料:
1. 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修订版)》
2.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淞沪会战作战档案汇编》
3. 防卫省战史室《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4. 美国海军陆战队观察员卡尔逊日记
5. 上海罗店地堡遗址考古报告(2017)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