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大败局:一定要学会赚老人的钱,即便良心会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2 01:03 2

摘要:我犹豫再三要不要写这篇文章,因为有时候说真话很刺耳,不仅仅很刺耳,可能还会受到攻击。后来想想还是写吧,毕竟我只是一个商人,又不是圣人,哪怕我坚守底线,可是商人逐利,才是我的本性。

我犹豫再三要不要写这篇文章,因为有时候说真话很刺耳,不仅仅很刺耳,可能还会受到攻击。后来想想还是写吧,毕竟我只是一个商人,又不是圣人,哪怕我坚守底线,可是商人逐利,才是我的本性。

我想说,在现在这个艰难的商业环境下,老人成了所有商家必争之地,老年人已经是全社会公认的最有消费力的群体,学会赚老人的钱,哪怕这真的会让你的良心很痛,但却是身处困境的老板快速翻身的最快捷径。

而做大健康行业就是最赚钱的生意。

银发经济和大健康已经是全社会公认的风口行业,甚至是国家全力支持的方向。刚刚过去的3.15,几乎所有老板都笃定专门猎杀老年人的大健康私域直播间肯定完了,没想到不但顺利过关,大有发扬光大的趋势。有坊间传言是某个大哥凭借关系摆平了风险。在我看来,更大的可能是国家政策对银发经济和大健康行业的容忍。经济太差了,老年人已经成了全社会最有消费力的群体,经济的复苏需要这群人消费,哪怕仅仅是买保健品也行。

很多人总喜欢用自己的道理去评估商业的合理性,甚至用道德标准去评估法律和国家政策,对于这种方式我不评价对错,但是我不建议创业者也去这么想,这么做。我是做金融行业的,我做了十几年的私募基金公司老板,投资过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产品。从最初喜欢用道德和良心去评估自己生意的风险,到后来只用法律去评估,这就是我最大的改变。

因为在我身边有很多普遍意义的好人锒铛入狱,有很多普遍意义的坏人大富大贵。道德和法律是两码事,道德和生意更是两码事。我认可做人应该有底线,但是我更认可在商言商。

还记得十几年前,我在我公司的开业仪式上,有过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可以说充满了正能量,那时的我狂妄至极,扬言自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理想才创办的公司。

直到几年前的疫情到来,我的公司也和无数公司一样,被迫清盘,我才彻底清醒,我算个屁啊,小老板有什么资格谈理想呢,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什么利国利民,什么造福社会,这是我们这些蝼蚁配说的事情吗?

现在那些大型的直播平台、电商平台,哪怕他们的老板拥有千亿身家,又有谁会在意理想、责任和道德呢,他们只在乎GMV是不是刷了新高,净利润有没有增长,至于所谓的良心,没有人在意。

后来我想明白了,对于我们小老板来说,别说为了社会,为了国家,为了员工的大话了,能够保住自己就不错了,别让自己的公司破产,别让自己变成老赖,别让自己妻离子散就已经是对这个社会最大贡献,也是自己最大的成功了。

听起来好像不难,实际上想要做到并不容易,否则我们身边就没有那么多破产的老板,也不会有800万失信人员了。

2021年当我被迫解散了自己经营了十年的基金公司,我心如刀割。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复盘自己过去的十年,我发现自己最大错误就是过于狂妄了,嘴上总说要顺势而为,实际上自己还是过于固执了。

所以在2022年,我重新开始创业的时候,我改变了很多,这一次我不再为了理想而创业,我只是为了好好的活着而创业。

我的投资公司第一个投资方向就是成了直播电商行业的放贷者。2022年,因为疫情封控升级,使得直播电商迎来了巨大的红利期。我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思考直播电商对经济的意义,我只知道做直播电商的小老板生意很好,他们很缺资金周转,为此他们愿意承受很高的资金成本。

不管怎么说,那一年我们的确赚到了一波钱,虽然项目做的不多,但是收益确实颇丰。

不过最让我得意的并非是抓住了这个风口,而是我在止损时的果断。当我发现直播平台开始进入收割期,我果断砍掉了全部在投的项目,算是全身而退。

这几年国内的商业环境教会我一件事,小老板不配为了情怀做生意,至少我不配。哪怕我们赚到了千万身家,也不过和贩夫走卒一样,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理想对我们来说太奢侈了。

退出直播行业之后,我开始做私域项目的投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做私域有钱赚。甚至我做自媒体的目的也很简单,也是为了赚钱。只不过和那些做培训割韭菜的博主不同,我谋求的更大。我希望可以认识更多的老板,看到更多的商业机会,找到可以让我赚到更多财富的项目。

实际上我获得了很大回报,目前我在投的五个私域项目都是来自于我的粉丝。尤其是最近我投资了一个大健康的项目,我甚至亲自参与管理。

这个大健康项目就是我开篇说的,赚老人的钱。因为这是一个针对老年人的慢病管理项目。虽然我自认为产品服务很好,也算是物超所值,但是收费并不低。因为没办法,我必须要给加盟商留下足够的利润,而我也认为我的代理商应该获得丰厚的报酬。

我们做的不是保健品,而是结合营养食疗+智能监测+远程问诊的医疗服务,我不认为做医疗还需要卷价格。

这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大医院又贵人又多,小医院价格便宜但是门可罗雀,所以医疗是以结果为导向,不是以价格为导向的。我之所以敢于投资北京的慢病管理项目,就是看中它拥有多家线下医院,顶级的专家医师团队,这是一个可以交付的生意。没有交付的生意是没有复购,也没有钱赚的生意。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应该都在北京工作了,因为计划开始全国招商了,想和我一起做这个项目的粉丝很多。抛开其它的不说,这算是一个既不缺德,又很赚钱的生意,这样的生意不多了,值得搞一搞。

高鸿业:愿意分享的电商投资人,目前专注私域项目投资。不卖课、不陪跑,只和志同道合的老板喝茶交朋友。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