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许多项目一边业主已入住,一边营销依然在努力卖房。尽管不少房企把现房销售作为卖点,以缓解客户对期房交付问题的担忧,但实际上,现房并不必然比期房更好卖,反而面临以下挑战:
随着去化周期的拉长和现房销售政策的引导,现房销售越来越普遍了。
如今,许多项目一边业主已入住,一边营销依然在努力卖房。尽管不少房企把现房销售作为卖点,以缓解客户对期房交付问题的担忧,但实际上,现房并不必然比期房更好卖,反而面临以下挑战:
①缺乏造梦空间,容易暴露缺陷
“所见即所得,购房风险小”是大部分现房项目强调的卖点,这对于担心期房交房问题的客户而言,这个卖点确实很有吸引力。
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品质直观暴露,没有造梦的空间。如果产品品质本身缺乏竞争力,“所见即所得”就会变成暴露缺陷的放大镜。
②入住业主,对营销可能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
相关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购房者不再依赖单向信息,而是通过实地查看和参考业主的口碑来综合评估。
如果入住业主口碑良好,他们可能会成为项目的场外销售;反之,一旦业主口碑崩塌,进行大规模维权,则会对项目营销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③现场展示效果要求更高
实景展示,实地看盘,对现场的展示效果要求很高,一旦现场展示出现明显瑕疵,也会严重影响客户体验及对项目的整体评价。
那么,现房营销到底应该怎么做?地产社群专业服务机构「三加社群」认为,现房营销更应该是“去营销化”的回归,用真实的生活场景替代虚拟的效果图,用真诚换取客户的信任。
下面详细来分析一下。
现房营销要发挥优势
增强客户信任感
上文提到,现房项目,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实地体验。但这也可能是最大的风险。所以,如何增强客户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就需要营销多下功夫了。
很多精华样板房看不到房屋真实质量,客户总会担心质量问题。做好清水板房的工艺展示,不仅能够提升客户停留时间,还可以增强客户的信任度。
项目可以挑选1-3个户型打造清水样板房,选择客户最关心的质量痛点(如卫生间防水、墙面平整度、用材用料等)进行透明化展示。还可以提供材料品质检测报告, 通过视频循环展示施工工艺。交付标准以清单的形式呈现,让客户有实物可以对照。
金沙清水样板房工艺展示
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智慧VR工具,对每个户型制定不同的装修方案,精装户型也可以搭配不同的软装方案,弥补户型设计和样板房设计的不足,降低客户对户型的抗性。戳这里了解VR带看,用酷炫技术呈现产品价值
二、物业服务更加有温度,提升业主口碑
在期房销售阶段, 项目往往只能通过案场高大上的「标准化服务仪式」,如迎宾下午茶/节日伴手礼/儿童关怀互动等,构建客户对服务的想象。这类服务触点虽能制造短暂体验峰值,却难以沉淀真实服务水平。
现房阶段,物业服务进入「去滤镜化」的真实检验期,客户评价标准从仪式感转向日常和温度——
岗亭安保人员熟记每位业主姓名,清楚记得每个孩子的家庭归属;见业主手提重物便主动上前搭手搬运,全体工作人员无论岗位皆能随手捡拾地面垃圾。
实现这些细节,需对物业团队进行系统培训,建立「可量化温暖指标」,并制定SOP执行检查表。
三、发挥实景优势,重点打造邻里氛围
现房阶段,可以对案场和小区公共空间进行升级,展示有社交、有温度、有链接的社群生活。
比如,将水吧台升级为烘焙区、VIP室升级为邻里会客厅的功能,还可以开辟兴趣课堂区、儿童友好区等区域,让客户感受鲜活的居住氛围与和谐的邻里文化。
比如有些现房项目直接在社区园林里组织露营活动,邀请客户参加。还有些项目把样板房设置在游泳池旁边的楼栋,让看房客户直接感知到入住社区后的美好生活。
除此以外,在推广上,也更多展示生活化场景。可以是热闹的邻里宴,小区志愿者参与社区共创的暖心场景,或是美食社主理人热情分享美食的欢乐时刻……
此外,还可以邀请正能量业主或社群主理人讲述他们的生活体验,通过视频或图片传递社区的温度,激发客户的情感共鸣。
销售团队
要具备全新的三项能力
现房时代,销售团队的能力也要及时进化。
一、自获客转变:社群生产UGC内容
当传统渠道获客效果渐显疲态,房企自获客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抖音、视频号、小红书、AI人脸直播已经普遍使用,但是单纯介绍区位、配套、户型介绍已难以打动客户。头部房企都在用的视频营销管理平台,点击了解
不妨转变思路,聚焦于小区内真实发生的社群生活场景,例如邻里露营、羽毛球赛、环湖骑行等精彩生活内容。有了社群,这些内容无需刻意安排,而是自然呈现社区生活的美好。社群正是提供差异化内容的最佳载体。
销售顾问还可以每日记录2个社区生活片段并对外发布,逐步沉淀差异化内容。
二、角色转变:培养销售顾问的三项能力
第一,场景解读力。从客户看房动线中提炼社区生活亮点,例如带客户看社区图书馆的时候,可以说这里每天都有志愿者在进行管理,每周末都有读书会。
第二,故事表达力。用业主真实故事替代标准话术。如,河源星河小区便利店,店铺业主与邻居共同制定《儿童消费公约》:孩子独立购物不超过50元、禁售危险玩具。这份公约既让家长安心,也成为客户参观时的社区文化符号。
河源星河丹堤社群主题下的“家校共建共育”深刻影响到小区的商家,商家发起《共筑孩子成长之路》的倡议书。这个事件成为销售人员向客户重点输出的社区人文故事之一
第三,社群运营力。通过引导客户参观社区生活公约展示区,并主动邀约其参与主题社群活动,在真实场景中预演未来邻里关系。
例如星河某小区社群策划暑期儿童成长计划,将亲子研学/绘本共读学/霸圆桌会等系列活动包装为「教育主题社区暑期体验季」,定制专属体验券由置业顾问定向邀约客户深度参与。
参与家庭不仅完整感知社区文化内核,更通过「准邻居」角色建立情感连接,最终实现同比上涨15%的业绩增长。
销售顾问角色转变的关键,在于自身要深度参与社区生活:
①每周至少参与一场社群活动,增强对社区生活的理解;
②每天拍摄业主晨练、孩子在社区图书馆阅读、邻里帮忙接送小孩的瞬间,建立“社区生活素材库”;
③社群运营官与营销一线保持每周至少一次的集中沟通,运营官将社群最近发生的新鲜事讲述给销售顾问,并转化为故事化说辞。
让业主成为最佳的场外销售
现房拥有大量的老业主资源,如何通过与业主建立情感联结,让业主成为最佳的场外销售力量?社群运营就至关重要了。
一、从“为钱推荐”到“为生活代言”
现房交付进入生活主场,老业主对邻里共生的温度、社区生活的丰盈所产生的真实认同,使其自发转变为项目「生活代言人」——这种基于共同价值认知的传播,往往比销售团队更具穿透力,它所产生的老带新转化率更高,辐射的客户范围也更广。
随着入住率提升、业主基数的增加,“场外销售团队”会越来越庞大, 产生的裂变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
聚龙小镇老带新占比92%的背后,是孩子找到了玩伴、父母有丰富的晚年生活、每个家庭有了价值观同频的邻里生态。一场「邻里宴」创造近5000万增量业绩,本质上是聚龙业主以主人翁的开放姿态,主动对外展示社区文化,构建理想生活共同体。
二、社群运营:用归属感激发业主自传播
要让业主主动传播,关键是要有值得让他们分享的生活素材。社群就是生产这些素材最好的抓手。
培育业主的归属感,可以发动他们参与社群活动策划,增强他们的存在感和参与感;邀请业主担任社群主理人,开设公益课堂,让他们在贡献中收获成就感。
房企还可以定期制作社群月刊,面向业主征集稿件,传播业主眼中的日常小美好。对于获选的素材,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物业增值服务)。例如保利金町湾的社群生活志,业主不但提供美文,还接受专访、提供美照。
保利金町湾社群《海趣生活志》,业主撰文供稿
成都星河开展「微光计划」摄影比赛,不仅巧妙引导业主通过镜头记录星河美好生活,同时还孵化出近30位高粘性的业主。这些业主UGC内容提高了项目短视频账号的互动率。
实现这些动作的前提,是通过系统化社群运营夯实业主关系。
三、风险缓冲:借社群化解矛盾,以透明重建信任
现房交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瑕疵问题,可以通过社群运营巧妙转移业主注意力,为问题的解决争取宝贵的时间缓冲。通过社群搭建起项目与业主之间的良性沟通机制。
小结
当客户走过现房小区,耳边传来邻居们的热络谈笑,孩子有自己的小玩伴,老年人欢乐地拍着非洲鼓,所有的营销话术都显得多余。
现房营销本质上是一场“去营销化”的回归——用真实的生活场景替代虚拟的效果图,用坦诚的实体展示打败过度包装的完美。
当营销人通过系统性的社群运营,将现房和业主这两大宝贵资源有机连接起来,串联成一个个真实动人的生活场景,形成项目独特的差异化竞争力,才能在现房营销的新时代浪潮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