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7年,敌人悬赏万金抓“东北抗联赵尚志”,他敌人的疯狂围剿下战斗了5年之久,却倒在了同伴的枪口下。
1937年,敌人悬赏万金抓“东北抗联赵尚志”,他敌人的疯狂围剿下战斗了5年之久,却倒在了同伴的枪口下。
敌人将他的身躯抛入井中,带着他的头颅邀功。
从此,我党失去了赵尚志的消息。
直到62年后,长春市中心的一个施工现场,工人们发现一个只有头颅的遗骸,经专家鉴定那就是抗日英雄赵尚志的头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仅用4个月时间就迅速占领东北,20万的东北军除了少部分的抵抗,其余不是闻风撤回关内,就是逃、散、叛...
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东北各阶层人民,拿起武器组建起义勇军。
这些义勇军武装们,在正面战场后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日军很快反应过来,使用各种方式打击、利诱他们,许多义勇军只坚持了一年就纷纷溃败。
随后,共产党进入东北率领起大家抗日,将剩余的抗日武装统编为“抗日联军”。
赵尚志在1925年就加入了共产党,在领导抗联之前,他曾经两次入狱。
1930年末,日本关东军侵占了奉天,狱友建议赵尚志越狱。
但为了不造成额外的损失,他们还是等满洲省委等党组织找关系,将他们给保释了出去。
满身伤痕的赵尚志,在回哈尔滨的途中,看到日军侵占东北人民的家乡,霸占他们的房子、土地、还滥杀无辜,心中满腔怒火。
他立下决心,一定要带领东北人民赶走日军。
1933年,党中央传来指示,要求东北统一抗日战线。
赵尚志明白机会来了,当年10月,他和战友一起组建了一支仅有13人的抗日小队伍,一连打了十几个胜仗。
他们的名声越来越大。
人多了,武器有了,还圈出来属于自己的地盘。
小股的日军和伪军对不敢靠近,加上又没有苛捐杂税,哈东的老乡们称赵尚志等抗联队伍的地盘,为“红地盘”。
1936年,关东军为了在三年内消灭全部抗联,制定了一份《满洲国治安肃定计划》,对抗联各部队开始进行讨伐。
3月初,赵尚志带着抗联第三军抵达黑龙江海伦与通北交界的山里,侦查员突然来报:“有数百人的日伪军尾随我军。”
赵尚志当即决定,带着一部分部队在一处山路狭窄的地方埋伏,又派去20多个战士把敌人引诱过来,双方激战2小时,消灭敌人30多个人。
打完,赵尚志猜到敌人肯定会增援,带着部队迅速前进。
走到一个叫“冰趟子”的地方,在这里分散埋伏了400多人。
800多日伪军进来后,虽说人多、武器好,可走在冰上直打出溜,面对抗联战士们也只有挨打的份。
抗联战士们只管扫射,敌人进攻不上去,又跑不掉,只能趴在蒿草丛里不敢动。
仅有的20多个攻上来的敌人,也因为没有支援很快被打死。
这一战抗联仅牺牲7人,赵尚志一战成名,日军将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在众多的东北抗日联军中,素有“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指的就是赵尚志。
赵尚志的名字成了敌人的噩梦。
为了抓住赵尚志,日军拿出数万元对他进行悬赏,可屡屡被他东打一枪、西打一枪的戏耍。
“七七事变”后,日军加速了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原本驻扎四个师,在执行“治安肃治”计划后,开始分区讨伐。
日军控制粮食,撤村并屯,野蛮毒辣。
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抗日第三军的赵尚志队伍。
1937年末,东北迎来了冬天,抗联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他们在寒冬中忍受饥饿,弹药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好不容易从抗联总政治部的一个同志口中,得知苏联愿意帮助他么年抗日。
可赵尚志一过去,却被告知没有这回事,还被解除武器囚禁了一年多。
1939年5月,苏联方才说这是一个误会,将他给放了回来,赵尚志回去后原本的队伍早已溃散,又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
可因为奸细散播谣言,组织不太相信他。
他不仅没有拿到总司令的职权,并被撤销抗联第三军军长职位。
这时候,日军也发现打是打不赢赵尚志的,使用更卑鄙的手段挑拨离间更有效果。
1940年,日伪军当局再次采用造谣、诬陷的手段,指使叛徒造谣赵尚志要“捕杀省委”,中共北满省委没有查实,就将赵尚志开除了党籍。
赵尚志不仅失去了党籍,还失去了指挥权,经受着内外的压力。
1941年初,赵尚志刚到东北抗联第二路军任职副指挥,再次受到批评,但他坚决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经过半年的坚持,组织才允许他带着5个队员回国(之前在苏联)。
赵尚志兴高采烈的返回抗日战场,打算重新组织队伍,与日伪军战斗,他就是死也要死在中国东北战场上。
可没想到,迎接他的会是背叛。
当日伪军当局得知赵尚志回到东北战场后,整个紧张起来。
日伪军派出一支队伍,对赵尚志藏身的大山搜了7天,因为抗联熟悉地形神出鬼没,日伪军也只敢在白天搜山。
可这7天一无所获。
兴山警察署长田井久二郎找了一个汉奸,伪装成猎人进山侦查。
这个汉奸叫刘德山,是日军进行布置在当地的一个棋子,此时为了在赵尚志终于拿了出来。
1942年2月初,在山上到处转悠的刘德山,偶然遇到了赵尚志的队伍,他们立马就把刘德山的枪给卸下了。
刘德山见到赵尚志一行人,立马表示自己也要加入抗联。
赵尚志原本是很警惕他的,要知道日军如今可在搜山,他敢冒险来山上收集什么皮毛?
可刘德山说自己不好怕日伪军,所以才要加入抗联。
就在这时候,赵尚志的一个名叫姜立新的手下,说他认识“刘海峰”(刘德山化名),他家住在珠河县一面坡人,外号叫刘炮。
赵尚志见是一个熟人,对他疏忽了警惕。
后来,一个叫张锡蔚的伪特务,经过刘德山的介绍,以亲戚身份也加入了赵尚志的队伍。
这种拉亲戚进来的方式,抗联扩招人手时很常见。
2月11日那天,刘德山向赵尚志透露了一条情报,说“鹤立县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人少,他们可以趁机夜袭警察所,拿下那里。
当天晚上,赵尚志带着几个人前往。
途中经过一个菜园子,刘德山在他身后,趁其不备,对着赵尚志的腰部射出一枪。
赵尚志忍着剧痛,回身对着刘德山打了两枪,将其击毙。
他自己却被赶来的日伪警察给抓了,带去了伪警察分驻所。
赵尚志从昏迷中醒来,还试图说服这几个伪警察:“我是赵尚志,你们不是中国人吗?怎么当了汉奸?该杀!”
敌人试图从他口中了解抗联活动,可赵尚志除了言语怒斥他们之外,一句情报不肯说。
在受伤8小时后,赵尚志被敌人残忍杀害,凶残的日军将他的头颅割下来,尸体扔到了松花江。
赵尚志的头颅,被送到了伪满洲国各处巡展。
日军借此炫耀自己的战绩,看这大名鼎鼎的抗联赵尚志,不也是死在我们的手中了吗?
可这不仅没有打击国人,反而增加了国人的愤怒。
一代抗日英烈被如此侮辱,长春护国般若寺的主持倓虚法师得知后,主动找到日军进行周旋,才让日伪当局松口,将赵尚志的头颅入土为安。
就埋在长春护国寺内一 片松林中。
直到2004年6月2日,在护国寺施工时,有工人才在工地发现了赵志尚的头颅。
经过2年的调查和安排,一代抗联英烈赵志尚的头颅,终于被送回他的家乡辽宁朝阳,继续守护着这片他为之奋斗过的土地。
来源:湖北台历史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