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当心过敏性结膜炎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3 14:58 2

摘要:清明节假期来临,是外出踏青赏花和拜祭祖先的日子。然而,每年这个季节都有人会出现眼睛发痒、发红、流泪、异物刺激感等不适症状。还有人即使在家里不外出,也会出现这些症状。眼科医生在门诊接诊过程中,患者往往会问医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到春天自己的眼睛就会发痒?该如何防

清明节假期来临,是外出踏青赏花和拜祭祖先的日子。然而,每年这个季节都有人会出现眼睛发痒、发红、流泪、异物刺激感等不适症状。还有人即使在家里不外出,也会出现这些症状。眼科医生在门诊接诊过程中,患者往往会问医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到春天自己的眼睛就会发痒?该如何防治?

其实,这些人多数患的是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病。患者常表现为春夏季发病,秋冬季症状好转或消失。过敏性结膜炎的本质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物质的过度反应。清明期间高发的原因是:春季植物花粉浓度飙升,杨柳絮随风飘散,易黏附在眼表;潮湿环境滋生的微生物(如:尘螨和霉菌)随空气接触眼睛;春季紫外线增强,可加重眼表的敏感性。当过敏物附着在结膜(眼白表面的透明黏膜)时,免疫细胞会释放一种叫做“组胺”的物质,导致眼结膜血管扩张、神经敏感,从而引发眼痒、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与个人体质有关,是一种变态反应,不具有传染性,有一定自限性。由于在同一个家庭或工作环境中,可能会出现多人过敏的情况,常常被误认为是传染所致,其实主要是因为大家处于同一个环境当中接触了致敏原,引起相同的过敏性结膜炎反应。

过敏性结膜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双眼发病。患者上眼皮的内部有一层粉红色、形状不规则的扁平突起,外观就像铺路石一样。症状特点是眼睛发痒、眼白充血发红、流泪及携带黏液性乳白色分泌物。此外,也有的患者常年有类似症状,在春夏季迎来高峰期,其他季节症状减轻。一般情况下,过敏性结膜炎随着季节变化,症状可自行缓解或消失,反复发作数年后,症状有减轻或消退趋势。

针对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患者要尽量明确过敏的物质,生活中避免接触过敏原,配合药物治疗,效果一般较好。有些患者对于过敏物质难以确定,因此,医生对这种病的治疗仅只局限于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治疗效果一般不太令人满意。

目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眼药分类及代表药物有以下几类:一是抗组胺类眼药水,如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等。二是肥大细胞稳定剂类眼药水,如色苷酸钠、吡嘧司特钾等滴眼液。三是双效药物眼药水,如奥洛他定滴眼液等。四是非甾体抗炎药眼药水,如米双氯芬酸滴眼药等。五是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如醋酸可的松、地塞米松等滴眼液。

需要注意的是,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虽然可在短期内有效控制过敏症状,效果较好,但不能长期且大量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继发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神经损害等。如果过敏症状比较严重,局部用药不能有效控制,则需要全身用药。

对于有些症状特别严重、经过治疗多年不愈的患者也可考虑“易地疗法”,也就是从原先住的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较远的地区居住和工作,可能会收获较好的效果,这是由于迁移到了异地,脱离了原居住地过敏原的缘故。

关于花粉所致的过敏性结膜炎的预防,首先,就是避免接触致敏的花粉,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密封式护目镜(如运动防风镜)、口罩等,保护好易受侵犯的眼睛、口腔和鼻子等部位。其次,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洗脸、洗头,更换干净的衣物。花粉传播明显的那段时间,不宜在室外晾晒衣服、床单等,白天要尽量少开门窗,防止花粉进入室内,室内可以用空气净化器清洁空气。第三,可以用药物预防,既往有过严重的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病史者,可在踏青前1周开始使用抗过敏滴眼液(如:吡嘧司特钾),形成保护屏障。

过敏性结膜炎虽不致命,但反复发作可能损伤眼表屏障,甚至影响视功能。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能并发角膜炎或其他感染,需要尽快就医,接受专业诊疗:1.眼痛、视力下降;2.眼睛有大量黄绿色分泌物;3.使用药物3天后无缓解。

总之,清明踏青时做好防护,必要时可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既能享受春光,又能保护双眼。若症状持续,建议至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实现精准防治。

来源:保健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