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逐新“路” 高坪“六大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3 15:36 2

摘要:近年来,高坪区以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深挖特色优势、延伸产业链条、锻造金字招牌,推动粮油、生猪、柑橘、花椒、蔬菜、蚕桑六大现代农业产业矩阵蓬勃起势,交出了一张亮眼的现代农业发展答卷。

近年来,高坪区以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深挖特色优势、延伸产业链条、锻造金字招牌,推动粮油、生猪、柑橘、花椒、蔬菜、蚕桑六大现代农业产业矩阵蓬勃起势,交出了一张亮眼的现代农业发展答卷。

连日来,在高坪区东观镇灵观音村,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黄溪贡米”水稻育秧。新引入的先进托盘育秧技术,使育秧效率与质量大大提升。

“今年黄溪贡米播种面积达1万余亩,核心区域2500亩。”东观镇副镇长林涛说。

因当地得天独厚的地势、气候以及土壤条件,孕育出了“黄溪贡米”这一特色粮米产品,出众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广受市场青睐,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但受硬件落后、管护粗放等因素影响,“黄溪贡米”无法实现规模生产,年产量较少,一度面临“谁来种”“卖不上价”等问题。

为进一步扩大“黄溪贡米”品牌知名度,高坪区着力建立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控制、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特色稻米发展体系,让这个老品牌蹚出了一条新“稻”路。

“我们在东观镇灵观音村、黄岭沟村、白岩店村等5个村建立产业联盟,实现贡米规模化种植,并借助村集体经济的力量,成立了四川黄溪贡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集体+公司+农户’的新模式,不仅提高了贡米的产量和质量,也让当地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林涛高兴地说,“今年,预计水稻产量达4000吨以上,产值能达到1600万元。”

为降本增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去年,当地还建成“黄溪贡米”全链条加工生产线,实现烘干、仓储、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服务,做到产、供、销全程监管。同时,为扩宽销售渠道,东观镇积极抢抓数字经济风口,通过搭建电商直播间,构建起了本地外地同步推广、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的立体营销网络,不断擦亮“黄溪贡米”这块金字招牌,让高坪区农产品中这张闪亮名片持续绽放新光彩。

每年2至3月,在果树萌芽之前,是柑橘树的高接换种的关键时期。位于高坪区阙家镇的四川本味农业产业有限公司的柑橘基地,低产果树改造工作刚刚结束。

“今年,我们对50亩柑橘园内低产果树进行了改造,将之前产量低、管护成本高的媛小春品种全部替换成了内橘、尚品2号等更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新品种,这些品种果型大、产量稳定、口感更佳。”四川本味农业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琼信心满满地表示,力争达到明年挂果、三年丰产。

高坪具有4000年的柑橘种植史,柑橘产业也是该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但机械化水平不高,品种、产量以及品质不足等问题成为这一传统优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

如何让老产业焕新?近年来,高坪区把高接换优作为提高改良柑橘品质的重要抓手,积极培育优新品种助力柑橘产业提质增效。

2017年开始,本味农业牵头成立了南充首家民办科研单位——南充现代柑桔产业研究院,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柑橘“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建成200亩的新品种示范园,园内有3个柑橘品种正在申请知识产权登记。

“我们在本味农业建立了柑橘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引进了50余个优新品种进行试种,从中筛选出优质品种,并对低质低效的柑橘产业园进行高接换种。”高坪区果树技术指导站副站长王小平告诉记者,“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产业基地的管护工作,努力提高柑橘的单产和品质,从而带动全区柑橘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高坪区现已建成5个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全区柑橘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21万吨,产值11亿元以上,是全省晚熟柑橘特优区。2024年,高坪甜橙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今年高坪区“两会”的多组数据勾勒出高坪“六大产业”的复兴轨迹:2024年,全区打造粮食生产示范片1.16万亩,实现粮食产量21.3万吨、蔬菜总产量59.16万吨、生猪出栏54.1万头;新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2户,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26亿元;新(改)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0个;长乐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被评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高坪蚕桑入围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如今在高坪,“六大产业”蝶变浪潮奔涌,乡村振兴的壮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全媒体记者 贾新玥

来源:云上高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