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英国读一年制硕士,总会被人拿去跟国内的三年制硕士对比,觉得这一年制的硕士非常水。
去英国读一年制硕士,总会被人拿去跟国内的三年制硕士对比,觉得这一年制的硕士非常水。
甚至在知乎,那些一年制硕士比较普遍的地区,已经直接被打上了“生产水硕”的标签:
中国,一直是英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英国在读研究生的总数为35万, 其中10万人来自中国,即平均3.5个研究生,就有一个是中国学生。
但一直以来,英国一年制硕士项目的“含金量”都是留学界经久不衰的话题:
@William偉業:我有个工程专业的室友,dissertation最后半个月才动笔,需要弄的模型直接花钱找淘宝代做,毕业勉强拿了Merit,回国后评价“确实水”
@一起走过的日子:不是水,是没用,老师教的也没用。因为有签证,以后找工作还能移民,不能移民谁读
@Rainy:一年master确实水,说好听的是给自己镀个金,说不好听的,可能连当地文化你都搞不懂你就滚蛋了。一年制课程其实也就充其量8个月的课,一个专业8个月能学到啥???别欺骗自己了,回国就业好好当韭菜就完了!
@Polymer science:STEM的研究型硕士肯定是不水的,而且还很强,至于授课型的就……
除了在网上“抬不起头”,毕业后在国内面试时,一年制硕士可能会遭到HR的灵魂拷问:
“为什么你的硕士只有一年多时间?”
最近某网友还发布了一个提问——“那些花三四十万去英国读一年硕士的人,到底怎么想啊?”
在该网友的想法中,这三四十万可以用来做很多东西:
· 比如可以在国内小县城可以买一套房子,这比一纸毕业证书更划算;
· 比如可以将其存到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5的银行,能获得4500元的利润,这不比一张硕士文凭来得划算?
确实,比起国内两年到三年的硕士学制,海外高校的一年制硕士看起来确实是“缩水”了。
但“水硕”真的含金量很低,学不到任何东西吗?
Vicky在这里先说结论:答案当然是NO!
01
“水硕”究竟“水”在哪?
在分析“水硕”到底水不水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大家会觉得部分研究生项目“很水”。
01时长“缩水”
大多数人界定“水硕”的标准就是看项目时长。
英联邦体系的硕士教育基本都以一年为主,美国也有不少可以在12-16个月修完的硕士项目。
乍一看难免会心生疑问:“这么短的时间内真的可以学到东西吗?”
实际上,不管是英国香港还是美国,一年左右的硕士项目大多是授课型硕士,而不是研究型硕士。
研究型硕士多数要花很长时间产出学术成果,也有很多同学是为了将来读博做准备。
与研究型硕士不同,更多偏向于就业导向,不仅会涉猎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可能也会有实操类作业或项目。
学生们除了paper,essay,和quiz,可能还有group project,甚至有的学校会与行业内头部企业合作让学生实地参观或实训。
因此一年制硕士实际上是将硕士应该学的内容浓缩到了一年,学生们不仅要有“能力”也要有“效率”。
02申请门槛“含水”
除了英港美地区的一年制硕士,澳洲的项目也常年被诟病“水”。
这实际上是大多数人将录取难度直接等同于了项目含金量。
澳洲许多项目并不像英港那样非985/211就不考虑,它们主打一个“公平”,大部分双非院校的同学也有机会申请。
且除了热门专业,大部分专业对于本科的gpa的要求也没有高到像3.7或3.8(4分制)这么高。
看起来录取门槛并不高的澳洲院校因此也被加上了“水”的标签。
但是课程难度和毕业难度你们是只字不提啊!
澳洲地区是出了名的“宽进严出”。
国外大学每学期论文作业非常频繁,成绩由非常多部分组成,并不是在期末突击一下就可以不挂科,且无补考,毕业清考之类的机制,因此不存在水课的情况。
03中国人多=“水分大”
什么?中国人多都成为判定学位含金量的标准了吗?!
近年来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现在也并不必须得是“富二代”才可以留学。
根据《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年收入是80万-100万及100万以上的留学家庭,占比仅为4.03%;而年收入为10万-30万的家庭,占比高达近40%。
由于学历贬值,本科生不好找工作,国内考研太卷等诸多因素,留学也趋向于“大众化”,中国学生也逐渐成为海外高校中国际生的主要生源。
此外,英美等国的教育资源比较优势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中国人多的项目并不等于“水”,可能也意味着这个项目很热门,很抢手哦~
02
“水硕”简直太香了!
在目前这个内卷的大环境下,“水硕”真的不要太香!
而许多“水硕”被人诟病“水”的特点,才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01学制短,快速进入职场
真正有过职场经验的朋友们都知道,在职场中的工作经验有多么重要。
对于许多非技术性,专业能力要求并不苛刻的文,商科学生来说,现实中职场要求的技能往往和学校课本中教授的内容有所偏差。
这类专业的同学更需要的是在工作中提升能力和对行业的了解。
且比起两到三年才能毕业的硕士同学来说,一年制硕士的同学早些进入职场理论上来说未来可能晋升也会更快!
02提升学历,弥补本科劣势
国内的考研一次只能选择一个志愿,可谓是“孤注一掷”,一次考不上还可能面临着“二战”甚至“三战”。
而国外的硕士项目为申请制,理论上来说只要你所申请的项目和你的本科背景,gpa,标化成绩等相匹配,是完全可以申请到的。
且像澳洲的一些院校简直就是“双非之光”,并不存在太多对于本科院校的歧视政策,本科院校不太好的同学努努力也有机会去到世界排名前一两百的学校。
03回国优待,同等享受海归待遇
读完一个“短平快”的硕士项目后,回国还可以享受国家对于海归们的待遇。
比如许多地区考公对于QS排名前100的海外院校毕业的学生也会有相应的“加分”。
还有许多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也会有针对留学生的人才引进计划,在当地落户也更加方便。
03
结语
最后Vicky想说,学校和学制并不是决定你水不水的原因,你自己才是真正决定这一年到底水不水的关键。
如果你打算挥霍时光、整日碌碌无为,靠着一些买来的手段在学习上蒙混过关,那肯定会觉得这一年并没什么实质收获。但如果你真正利用好这一年,好好学习和生活,相信你会将这一年过出超过三年的精彩~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一年制的硕士有什么想说的呢?也欢迎大家来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和感受~
来源:雅思天后刘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