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梨花在古诗词中常以素白清冷之姿承载多重意蕴:既象征高洁品格与短暂韶华,如苏轼“人生看得几清明”;又借飘零之态抒离愁孤寂,如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更以落花伴雨、映月之景寄寓时光易逝、人生无常。其色如雪、质若玉,凝天地清气而成文人笔下哀婉与超逸交织的隽永意象。
梨花在古诗词中常以素白清冷之姿承载多重意蕴:既象征高洁品格与短暂韶华,如苏轼“人生看得几清明”;又借飘零之态抒离愁孤寂,如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更以落花伴雨、映月之景寄寓时光易逝、人生无常。其色如雪、质若玉,凝天地清气而成文人笔下哀婉与超逸交织的隽永意象。
1、《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鹭鸶》—唐·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3、《江花落》—唐·元稹
“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江花何处最肠断,半落江流半在空。”
4、《春怨》—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左掖梨花》—唐·丘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6、《长恨歌》—唐·白居易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7、《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8、《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宋·王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9、《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0、《离思》—唐·元稹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11、《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宋·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12、《江城子·赏春》—宋·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_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13、《杭州春望》—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14、《江岸梨花》—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15、《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金·元好问
“槐阴别院宜清昼,入座春风秀。美人图子阿谁留。都是宣和名笔,内家收。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只除苏小不风流。斜插一枝萱草,凤钗头。”
16、《清平乐·梨花》—元·邵亨贞
“绿房深窈。疏雨黄昏悄。门掩东风春又老。琪树生香缥缈。一枝晴雪初乾。几回惆怅东阑。料得和云入梦,翠衾夜夜生寒。”
17、《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元·丘处机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18、《寓意》—宋·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19、《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宋·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20、《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唐·温庭筠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21、《临江仙·梨花》—元·刘秉忠
“冰雪肌肤香韵细,月明独倚阑干。游丝萦惹宿烟环。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
素质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悭。杏花才思又凋残。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
来源:人文历史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