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超新军,云南玉昆本轮客场挑战豪门上海申花,原本2-0领先的大好局面,却在最后20分钟被连灌3球逆转。更让俱乐部窝火的是——裁判的3次关键判罚,直接改变了比赛走势。
“这球没法踢了!”赛后,云南玉昆更衣室里传出这样的怒吼。
作为中超新军,云南玉昆本轮客场挑战豪门上海申花,原本2-0领先的大好局面,却在最后20分钟被连灌3球逆转。更让俱乐部窝火的是——裁判的3次关键判罚,直接改变了比赛走势。
赛后,博主@小牛体育微报爆料称:由于主裁判黄翼多次做出争议判罚,云南玉昆已连夜搜集证据向足协提出书面申诉。有球迷调侃:“这效率,比他们防守反击还快!”
争议一:越位“助攻”的角球(63分钟)
申花外援马纳法接球时越位半个身位,边裁没举旗。
随后申花连续射门制造角球,并利用这次角球扳平比分。
规则盲点:VAR不回溯角球前的越位,但球迷质疑:“没这次越位进攻,哪来的角球?”
争议二:李可的“逃牌”铲球(77分钟)
归化球员李可铲倒玉昆外援内内,裁判未出牌。
慢镜头显示李可脚离地蹬踏,够不上红牌但绝对该吃黄牌。
对比案例:上轮类似动作,国安球员被直红罚下。
争议三:弋腾的“冤案”红牌(79分钟)
弋腾将球踢向任意球罚球点,裁判认定他拖延时间,两黄变一红罚下。
名嘴点评:“这牌给得莫名其妙,弋腾根本没挑衅动作。”(解说员詹俊)
后果:少打1人的玉昆5分钟内连丢2球,彻底崩盘。
笔者认为,这场比赛的争议折射出三个深层问题:
裁判尺度飘忽:同一轮联赛,类似动作不同判罚(李可逃牌vs国安红牌),让球队如何适应?
VAR使用局限:不回溯越位导致“连锁反应”进球,规则是否该优化?
新军生存困境:升班马本就弱势,若再遭争议判罚,保级之路雪上加霜。
更讽刺的是:申花去年也曾因误判受益(对阵泰山队进球无效),如今角色互换,球迷吐槽:“天道好轮回?”
《足球报》李璇:“裁判需要统一尺度,不能总让球队为‘盲判’买单。”
前国际裁判孙葆洁(直播分析):“弋腾的红牌过于严厉,裁判应更理解球员意图。”
云南媒体《春城晚报》:“足协若无视申诉,将寒了中小俱乐部的心。”
一位云南球迷的留言看哭众人:“我们不怕输球,但怕输得不明不白。”
申诉未必能改结果,但至少传递一个信号——中小球队不愿做“沉默的羔羊”。正如成都蓉城去年申诉成功案例所示,足协的纠错机制该动真格了。
你们说呢? 是接受“误判也是足球一部分”,还是该推动裁判职业化改革?评论区见!
来源:七叔talk体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