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夫妻店”到对簿公堂:黄韬1.2亿股权割让前妻翁淑华,丽人丽妆业绩“变脸”亏损2440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3 18:07 2

摘要:上海丽人丽妆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605136.SH)的控股股东黄韬与其前妻翁淑华的离婚财产纠纷终于迎来终局。根据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黄韬需将其持有的4.18%公司股份(约1675万股)划转至翁淑华名下,按照当前股价计算,该部分股权价值约1.2亿元

上海丽人丽妆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605136.SH)的控股股东黄韬与其前妻翁淑华的离婚财产纠纷终于迎来终局。根据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黄韬需将其持有的4.18%公司股份(约1675万股)划转至翁淑华名下,按照当前股价计算,该部分股权价值约1.2亿元。这场持续数年的离婚纠纷虽暂告段落,但伴随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37.44%、净利润由盈转亏至-2440万元,同比下滑182.64%的业绩压力,丽人丽妆在资本市场和经营层面的双重挑战仍待化解。

股权分割终局:实控人地位未变,公司治理稳定性存疑

根据判决书,黄韬需在15日内完成股权变更登记,其持股比例将从32.46%降至28.28%,但仍为公司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翁淑华则通过分割获得4.18%股权,成为重要股东之一。公告强调,此次变动“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变更”,且“对公司利润无重大影响”。但股东结构的变化仍可能埋下治理隐患。

黄韬与翁淑华的矛盾始于2021年。彼时,翁淑华在微博公开指责黄韬“长期不归家”,引发股价单日跌停,市值蒸发超10亿元。此后双方进入法律诉讼阶段,翁淑华多次申请冻结黄韬股份。此次终审判决虽终结了财产分割纠纷,但翁淑华作为新晋股东,其未来是否参与公司决策、是否与黄韬形成新的利益博弈,仍为投资者关注焦点。

业绩滑坡背后:阿里“清仓”撤离,美妆代运营模式遇瓶颈

丽人丽妆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17.28亿元,同比锐减37.44%;归母净利润亏损244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82.64%。这一业绩表现与其“美妆电商代运营第一股”的光环形成强烈反差。回溯发展历程,公司曾凭借天猫平台运营美宝莲、施华蔻等品牌快速崛起,但过度依赖单一渠道的弊端逐渐显露。

早年招股书即显示,公司超九成收入来自天猫平台。2018年IPO被否时,发审委曾直接质疑其“对阿里系平台重度依赖”。尽管2020年成功上市,但渠道集中风险未解。2024年11月,第二大股东阿里旗下杭州灏月宣布“清仓”转让7037.67万股,彻底退出股东行列。这一动作不仅削弱了丽人丽妆与阿里生态的绑定优势,也暴露出平台方对代运营模式的价值重估。

更深层危机来自行业竞争。随着品牌方自建电商团队、直播电商冲击传统货架电商,代运营企业的议价空间持续压缩。丽人丽妆2024年合作品牌数量未披露,但其核心品牌相宜本草、雪花秀等近年增长乏力,新兴国货品牌更倾向于直接入驻抖音、小红书等新渠道。代运营模式的技术门槛降低,进一步加剧行业价格战。

自救路径探索:押注自有品牌难解近渴,研发投入待验证

面对业绩压力,丽人丽妆近年尝试转型自有品牌。旗下美壹堂主打“典籍新研”概念,将中草药配方与现代科技结合,2023年曾获“年度国潮品牌”称号。2024年推出的“小绿豆祛痘精华”宣称以无酸配方解决痘痘难题,但市场反馈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销售费用达4.3亿元,同比减少26%,但研发投入仅0.3亿元,占比不足2%,与头部美妆企业相比差距显著。

黄韬在公开论坛中强调“以研发创新赋能自有品牌”,但现实困境在于:代运营基因深厚的企业往往缺乏品牌孵化经验。美壹堂虽定位“肌肤修护”,但面临薇诺娜、玉泽等专业品牌的挤压;其“中草药+科技”叙事亦需更扎实的专利支撑。当前亏损状态下,公司能否持续投入研发存疑。

另一转型方向是拓展抖音等新渠道。2024年财报提及“布局内容电商”,但未披露具体GMV占比。相较于若羽臣、壹网壹创等竞对在直播带货领域的激进投入,丽人丽妆动作显得保守。代运营企业转向自有品牌与新兴渠道的“双线作战”,需要更强的资金实力和战略定力,这对现金流紧张的丽人丽妆构成严峻考验。

这场价值1.2亿元的股权分割,既是黄韬与翁淑华私人关系的终结,也是丽人丽妆发展历程的关键转折点。当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从创始人纠纷转向经营基本面,公司亟需证明其代运营模式的生命力,或在自有品牌突破、渠道革新中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在美妆行业竞争白热化、平台规则重构的当下,留给这家老牌电商服务商的时间已然不多。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