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事故背后的信任撕裂与人性挣扎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3 20:43 2

摘要:在小米SU7爆燃致三人死亡事件发生72小时后,雷军回应称,对事故遇难者及家属表达深切哀悼与慰问,并表示小米已迅速成立专项小组,于事发次日赶赴现场,并在3月31日配合警方提交车辆数据,但因调查尚未结束且未接触事故车,部分问题暂无法回应。

在小米SU7爆燃致三人死亡事件发生72小时后,雷军回应称,对事故遇难者及家属表达深切哀悼与慰问,并表示小米已迅速成立专项小组,于事发次日赶赴现场,并在3月31日配合警方提交车辆数据,但因调查尚未结束且未接触事故车,部分问题暂无法回应。

文/鸭叔

来源/澎湃新闻、上游新闻、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

图/百度AI

01

奶茶杯里的青春与碰撞数据里的死亡

3月29日深夜,安徽德上高速公路的摄像头定格了三个女孩最后的笑容:副驾上的奶茶杯还冒着热气,后排座位的考试资料散落着荧光笔标记。这条由小米SU7记录的行驶轨迹里,藏着23岁女孩罗某生前最后一条朋友圈:"终于考完笔试啦!"

十七分钟后,NOA系统以116km/h的时速冲进施工路段改道口。后台数据显示,从智驾预警到车辆撞上水泥桩,留给人类的反应时间仅有2秒——这恰好是人类眨三次眼的时长。当救援者用石块砸碎车窗时,烧毁的车架上还粘着半融化的奶茶吸管。

02

雷军的"站出来"与母亲的"说不清"

"我必须站出来!"雷军的深夜宣言在社交媒体刷屏。字里行间浸透着企业家的焦虑:成立专项小组、提交车辆数据、承诺绝不回避。但在铜陵某殡仪馆外,罗母攥着女儿烧焦的手机壳,反复念叨着四个字:"车门打不开。"

这位母亲不得不在丧女之痛中化身技术侦探:

翻出2022年7月的驾照,证明女儿并非网传的"三个月新手"

展示小米后台记录的武汉-佛山多次长途驾驶数据

指着事故照片质问:"AB柱完好无损,为什么机械拉手失效?"

而小米工程师的回应像极了精密仪器:"电控车门在蓄电池断开时需手动解锁,应急拉手位于储物格下方......"这些冰冷的术语,在烧焦的车架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03

智能驾驶的"楚门世界"

事故时间线暴露了智驾时代的荒诞剧:

22:36:48,系统提醒"请手握方向盘"

22:44:24,预警"前方障碍"并开始减速

22:44:25,人类接管方向盘左转22.0625度

这串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数字,构成了智驾时代的黑色幽默。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指出:"L2系统要求人类随时接管,但99.7%的车主承认开启辅助驾驶后会刷手机"。就像让幼儿园孩子监护核按钮,荒诞却真实。

04

风暴眼中的沉默者

当全网争论"该不该骂小米"时,鲜有人注意:

宁德时代连夜声明"不是我们的电池",而另一供应商比亚迪始终保持缄默

道路施工方未解释为何深夜封闭车道却缺乏预警标识

那位用石块砸窗的过路司机,至今无人知晓姓名

这些沉默的碎片,拼凑出智能时代最残酷的真相:当科技狂奔时,生命往往成为算法里可以抹去的异常值。

小米SU7的残骸仍在铜陵的停车场慢慢冷却,而智能驾驶的列车仍在加速度前行。这场事故撕开的,不仅是车企的技术底裤,更是整个行业"重营销轻安全"的集体焦虑。当雷军们忙着给算法升级时,或许该听听沃尔沃工程师的那句话:

"我们不是造车,是在设计移动的诺亚方舟。"


来源:墨问大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