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很多人误以为是胃炎!这3个症状,提前发现一个就很好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3 20:44 2

摘要:近年来,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人误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炎,殊不知,胃癌早期隐匿性极强,症状与胃炎极为相似,却潜藏着极大的危险。2012年,播音界泰斗张颂因胃癌离世,享年76岁;2018年,台湾演员林安迪因胃癌早逝,享年57岁;2021年,著名演员涂们因胃

近年来,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人误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炎,殊不知,胃癌早期隐匿性极强,症状与胃炎极为相似,却潜藏着极大的危险。2012年,播音界泰斗张颂因胃癌离世,享年76岁;2018年,台湾演员林安迪因胃癌早逝,享年57岁;2021年,著名演员涂们因胃癌辞世,享年61岁。看到这里,你是否还认为胃癌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它可能就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一、国际数据:全球胃癌中中国患者占比惊人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约100万例,而我国患者数量占比高达40%。这一数据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在全球胃癌患者中,中国人所占比例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尽管日本、韩国等国也有较高的发病率,但从绝对数量上看,我国胃癌患者数量更为庞大,这也使得胃癌防控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二、为啥国人胃癌发病率那么高?
我国胃癌高发与长期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原菌,长期感染会引起胃黏膜反复炎症和损伤,进而增加细胞突变的风险,最终可能发展为胃癌。这也是我国胃癌高发的首要因素。

2、高盐腌制食品摄入过多
不少地区的饮食习惯偏好腌制食品和高盐饮食。腌制食物中含有大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这些物质在体内容易转化为致癌物,对胃黏膜产生直接刺激作用,同时也为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
吸烟、饮酒、油腻饮食以及蔬果摄入不足等因素,同样会对胃黏膜造成长期损害。吸烟和饮酒不仅直接损伤细胞,还会削弱机体免疫功能;而不均衡的饮食则容易导致胃部营养不良和持续性炎症,使得癌变风险进一步上升。

三、胃癌这3个症状,提前发现一个就很好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往往与胃炎十分相似,很多患者容易忽视以下几个异常信号。实际上,若出现其中任一症状,就需要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检查:

1、上腹部持续性隐痛
与普通胃炎偶发、间歇性的疼痛不同,胃癌引起的上腹部隐痛通常具有持续性,且疼痛感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即使在没有进食时,疼痛也可能持续存在,这种“隐隐作痛”往往是早期癌变的信号。

2、食欲不振与消化不良
胃癌患者常常会表现为长期食欲明显下降、饭后饱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若这些症状反复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常规胃药难以缓解,就应引起足够重视。

3、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体重骤减往往是机体代谢异常的表现。若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出现持续性的体重下降,同时伴有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应考虑是否存在胃部病变,及早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胃癌可能。

四、胃癌如何早期筛查和预防?
胃癌的早期发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胃镜检查被视为筛查胃癌的金标准。通过胃镜可以直观观察胃内情况,对可疑病灶进行活检,从而明确病理分型和分期。对于有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为必要。

预防胃癌,我们更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改变:
坚持健康饮食,减少高盐及腌制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蔬果比例;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饮用刺激性饮品;
养成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增强体质;
密切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上腹部隐痛、消化不良或体重无故下降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必要的检查。

胃癌并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经过长期慢性炎症和细胞突变的积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高风险人群,因此,树立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从自身做起,改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科学筛查,是降低胃癌风险的关键。记住,只要我们在平时多加注意这些细节,就能在早期发现问题,为健康多加一重保障。

来源:中医陈旺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