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拳出击处理校外培训和违规自媒体,如何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3 22:22 3

摘要:继通报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之后,西安市最近又对无教育职业资格、服务资质,散布违反“双减”规定,恶意炒作制造焦虑、歪曲解读教育政策的部分网络自媒体账号进行了处理。

继通报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之后,西安市最近又对无教育职业资格、服务资质,散布违反“双减”规定,恶意炒作制造焦虑、歪曲解读教育政策的部分网络自媒体账号进行了处理。

在公布的校外培训违规行为中,大多都是因为“违规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线下非学科类培训”,处罚的措施也多为“责令立即停止违规培训行为,并退还所收费用”。

而在教育相关的网络账号处理上,就显得严格许多,轻微的是“账号作出暂停内容更新,更严重的则是“账号注销处理”

显然,西安市最近对教育领域涉及的培训,网络信息传播等进行的一系列处理动作,也是与全国的教育大形势相一致。

尤其比起线下培训机构更加隐蔽的网络账号,其实盈利规模和危害性可能更大,比如被查处的"西安升学通"等账号通过贩卖焦虑除了获得流量分成之外,还引导用户购买所谓的“特殊升学渠道”教材,更可以跟线下机构勾结贩卖额外的奥数、奥语、补习等培训课程,据称单个升学季创收超过几十万元的大有人在。

而更多的不实和违规内容的传播,比如散布有关“特殊升学渠道”等损害教育公平、干扰招生入学秩序的虚假不实信息。渲染升学焦虑,干扰招生入学秩序和教育领域网络信息传播,进一步营造“内卷鸡娃”氛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显然都是管理部门和渴望公平公正的家长们不愿看到的。

“双减” 是全国性的教育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全面发展。

而西安最近的集中打击行动,显然也是对全国 “双减” 政策的积极响应和具体落实。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都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打击违规培训行为。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双减” 政策实施后,全国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大幅减少,但仍有一些机构顶风作案。

西安通报的多起校外培训和自媒体账号违规行为,说明在全国范围内,“双减” 政策的持续推进仍需加强监管力度,防止违规培训行为反弹。

无论是线下的培训机构,还是线上的自媒体,这样的"猫鼠游戏"实质是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阵痛。

相比起其他城市,北京推行"教师轮岗+"模式,海淀区45所薄弱校教学质量指数提升23.4%;上海建设"15分钟校外教育圈",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覆盖92%中小学;杭州建立"家庭养育师"制度,500名持证专家提供免费教育规划;广州运用NLP技术扫描2000个本地自媒体,虚假信息识别响应速度提升至2小时等等这些措施,西安最近对于培训机构和自媒体的这些处理,显然还比较粗糙和原始。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市场,“堵不如疏”,只有将治理重心从末端查处转向前端疏导,才能真正破解"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局,否则,这一阵风之后,西安这些贩卖升学焦虑的机构和自媒体们还是会卷土重来。(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露露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