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营造文明祭祀、绿色低碳的良好氛围,近日,区民政局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暨主题党日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营造文明祭祀、绿色低碳的良好氛围,近日,区民政局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暨主题党日活动。
清明节来临之际,区民政局联合站西社区开展“移风易俗进社区,文明新风润心田”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当日,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歌曲、舞蹈等节目轮番上演,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对文明新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活动现场设有政策咨询点,工作人员面对面为群众讲解绿色殡葬的概念、形式及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等,将复杂的政策规定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倡导居民厚养薄葬,践行文明殡葬新风。同时,向过往的居民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引导居民摒弃陈规陋习,用安全祭祀的方式代替传统习俗来表达追思和缅怀之情。此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将移风易俗理念传递给居民群众,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效传播文明新风尚,为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祭扫,区民政局联合联点北关社区开展了“巧手绘纸鸢 清明寄相思”主题活动,依托纸鸢祈福好运,用这种特别的方式遥寄思念,文明祭祀。春之纸鸢“筝筝日上”,在手绘纸鸢环节中,辖区居民用心描绘,为各式各样的纸张换上了“新装”,让春天的鲜活跃然纸上。青团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发,这不仅是一种特色小吃,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动通过品尝青团、手绘纸鸢等一系列内容,让辖区居民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传承孝亲敬老、缅怀先烈的文化精神。区民政局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联合联点社区、社会组织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区民政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东城·非遗共富工坊”,聚焦非遗文化传承与党建融合,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强化党员文化自信,激发非遗保护与创新活力。工坊内集中展示了城东区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名录,打造八门拳互动体验、景泰蓝掐丝唐卡、福禄寿桃、河湟刺绣等非遗项目体验区,展示历史文化渊源与技艺精髓。在供销社及马爷爷的回忆铺,通过老物件、老照片还原70、80年代的生活场景,使党员干部感受到时代变迁,体悟到河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非遗为载体,搭建党员干部参与文化传承的实践平台,为“非遗+党建”模式探索了新路径,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来源:夏都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