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农历三月初七到来了。三月初七,可是有点不一般,因为这天是十二建星中的闭日(十二建星是古代星宿学中用来择日的方法),而且这天还是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此这天在民间就有了很多的讲究和说法。
导读:老话“三月怕初七”,今日三月初七,有何好怕的?看老祖宗咋说。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农历三月初七到来了。三月初七,可是有点不一般,因为这天是十二建星中的闭日(十二建星是古代星宿学中用来择日的方法),而且这天还是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此这天在民间就有了很多的讲究和说法。
其中,最受大家关注的就是“三月怕初七”的说法。那么今日三月初七,有何好怕的?看老祖宗咋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月初七这天对于农民朋友而言是非常担忧和害怕的,因为这天不仅日子很特殊,而且这天的天气还会影响未来的庄稼收成。具体如下:
首先,三月初七是“凶日”。根据历法显示,这天是干支纪年中的己卯月癸卯日,属于十二建星中的“闭日”。闭日,指的是闭塞不通的意思,寓意诸事不宜进行,包括嫁娶、拆迁、搬家、赴任等活动。而且这天在旧时黄历中就不是黄道日,而是黑道凶日,为此这天就令百姓担心。当然,闭日适合进行收敛、埋葬等事宜,因此在这一天进行丧葬相关的事宜被认为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
其次,三月初七是清明节。清明节在民间往往有很多的讲究,尤其是上坟祭祖。不过除此之外,清明节的天气讲究也受大家重视。因为民间一直有“清明早看天,一年不用问神仙”的说法。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通过观察清明节这天的天气,就能预测未来的庄稼收成。
据悉,清明节这天如果是个雨天,那么就意味着接下来会有可能会出现低温情况,也就是倒春寒天气,而倒春寒可是非常可怕的气候现象,很可能会对庄稼生长造成危害,进而影响产量。而且清明节正值春耕春播之时,此时出现倒春寒和雨天还会延误农时,导致春耕春播受阻,而这也会威胁庄稼的丰收。为此,清明下雨就成了农民朋友比较担心的事情。
当然,对于这一说法而言,并非毫无根据,因为民间很多谚语都能解释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清明天晴不下雨,石头缝里都结谷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清明节这一天不下雨,天气晴朗,那么这一年的天气将会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连石头缝里都能长出谷物,预示着丰收的年景。
清明不明,怕是荒年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清明节这天出现阴雨天气,没有太阳出现,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从而引发荒年。
据悉,清明节出现连阴雨天气,会对小麦等作物的影响较大。因为此时的小麦在抽穗扬花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而连续阴雨会导致小麦授粉受阻,影响产量。因此,农民们认为清明节下雨是不好的预兆。
此外,民间还有“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的说法,其意思也是说清明节天气晴朗,那么家畜会兴旺;而清明节出现下雨天气,则意味着果树将会遭殃。这是因为清明节容易出现倒春寒天气,尤其是阴雨天会增加倒春寒的概率,所以人们就害怕这天下雨。
看得出,清明节宜晴不宜雨,而三月怕初七的原因,主要也是因为担心这天的天气不好。
总之,今天是三月初七,虽然这天属于“凶日”,但是这天比较适合上坟祭祖,也符合清明节的习俗特点。而且这天多地都是以晴天为主,这也预示着今年将会是个好年景。因此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三月初七的讲究了。话说,你觉得老话说的有道理吗?你们那边还有哪些说法?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们那边的情况。
来源:CL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