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耳鸣怎么办?别担心!这篇文章给出了5种应对办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4 07:12 2

摘要:耳内传来的嗡嗡声或铃声,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却总在安静时分外明显。这不是你的幻觉,而是一种被称为"耳鸣"的生理现象。

耳内传来的嗡嗡声或铃声,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却总在安静时分外明显。这不是你的幻觉,而是一种被称为"耳鸣"的生理现象。

我在门诊中遇到过无数被耳鸣困扰的患者,他们中有人因此辗转难眠,甚至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事实上,全球约有10-15%的人口受到耳鸣困扰,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耳鸣并非不治之症,合理应对能够让我们重获宁静。

耳鸣是指在没有外部声源刺激的情况下,患者主观感知到的声音,包括嗡嗡声、蜂鸣声、嘶嘶声、脉搏声等。

根据病因和表现形式,耳鸣可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主观性耳鸣是最常见的类型,仅患者自身能够听到。

而客观性耳鸣则不仅患者自己能听到,医生通过特定设备也可检测到,如血管性噪音或肌肉收缩声等。

从病程上看,耳鸣又可分为急性耳鸣(持续不超过3个月)和慢性耳鸣(持续超过3个月)。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压力和焦虑也是重要的诱因。

耳鸣的症状表现各异,许多患者描述听到持续的高频蜂鸣声、低沉的嗡嗡声、嘶嘶声或者类似水流声。有些患者的耳鸣与自身心跳同步,呈现脉搏性特点。

约有75%的耳鸣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4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30%以上的患者报告有注意力集中困难,约25%的患者甚至可能发展为抑郁或焦虑障碍。

如何识别耳鸣是否需要就医?以下几种情况应引起警惕:单侧耳鸣、突发性耳鸣伴随听力下降、脉搏性耳鸣或伴有眩晕、头痛、平衡障碍等症状的耳鸣均应及时就诊。

针对耳鸣,目前医学界已经发展出多种有效治疗方法,现在我将详细介绍五种主要应对策略:

第一,病因治疗

识别并治疗导致耳鸣的原发疾病是最根本的方法。如外耳道耵聍堵塞导致的耳鸣,清除耵聍后症状可迅速缓解。

中耳炎引起的耳鸣,抗感染治疗往往能改善症状;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耳鸣,控制原发疾病可减轻耳鸣症状。

第二,声音治疗

声音疗法是耳鸣管理的重要手段,包括掩蔽疗法、声音强化疗法和神经调控声音疗法等。掩蔽疗法利用环境声音(如白噪音、自然声音)来减少对耳鸣的感知。

声音强化疗法则通过提供广谱声音刺激来减少耳鸣影响;而神经调控声音疗法则是根据患者听力特点定制的特殊声音刺激程序。

国际耳鸣研究协会的研究表明,约60-70%的慢性耳鸣患者通过声音治疗可获得不同程度的症状缓解。

第三,药物治疗

虽然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耳鸣的特效药,但某些药物在特定类型耳鸣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效果。如针对突发性耳聋伴随的耳鸣,糖皮质激素可能有效。

对于焦虑抑郁严重的耳鸣患者,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可改善症状;对于梅尼埃病引起的耳鸣,利尿剂和前庭抑制剂有助于控制症状。

2023年发表在《耳科学杂志》上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特定情况下合理使用药物可使约40%的急性耳鸣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第四,认知行为治疗

由于长期耳鸣常导致患者注意力过度集中、焦虑和睡眠障碍等问题,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对耳鸣的认知和反应模式,帮助患者建立应对策略。

这种方法不直接消除耳鸣声,而是降低其对生活的干扰。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表明,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的慢性耳鸣患者中,约75%的人报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耳鸣的困扰感明显降低。

第五,助听设备与耳鸣掩蔽器。对于伴有听力下降的耳鸣患者,助听器不仅可改善听力,还能通过增强环境声音间接减轻耳鸣感知。

耳鸣掩蔽器则是专门设计用来产生持续低强度声音以掩盖耳鸣的设备。最新的组合设备兼具助听和掩蔽双重功能。

中国听力学与言语康复学会数据显示,适配合适助听设备的听力下降伴耳鸣患者中,约65%报告耳鸣症状有所缓解。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对控制耳鸣也至关重要:

避免噪声暴露是预防和减轻耳鸣的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长期暴露在85分贝以上环境中应采取听力保护措施。

在高噪声环境工作的人群应正确佩戴耳塞或耳罩,使用个人音频设备时音量不应超过60%的最大音量,且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

均衡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也能帮助缓解耳鸣。研究表明,高盐饮食可能加重某些类型的耳鸣,而富含镁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或有助于缓解症状。

限制酒精、咖啡因摄入,保持充足睡眠,控制压力都有助于减轻耳鸣。放松技巧练习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冥想等方法可有效缓解压力,间接减轻耳鸣症状。

紧急应对措施:当耳鸣突然加重时,可尝试以下方法:轻轻按摩耳朵周围肌肉、转移注意力到其他活动、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或白噪音、闭目深呼吸5-10分钟。

在耳鸣研究领域,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进展。经颅磁刺激技术对药物难治性耳鸣具有潜在治疗价值,在临床试验中约50%的患者报告症状明显改善。

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声音治疗程序正在开发中,通过精确匹配患者的耳鸣特征来设计最佳掩蔽声音。

耳鸣虽然困扰人们已久,但随着医学进步,我们对它的理解和治疗手段正在不断深入和完善。

如果你正被耳鸣困扰,建议先到专业的耳鼻咽喉科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可能的病因,然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通过综合治疗和自我管理,是可以显著改善耳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耳鸣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版).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耳鸣患者临床调查分析报告.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健康食疗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