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了解,事发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行驶,因路段施工改道,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提醒并减速,驾驶员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最终仍与隔离带水泥桩碰撞,碰撞前时速约97km/h ,随后车辆爆燃,车内三人不幸身亡。
近日,小米SU7高速自燃事故引发广泛关注,这场悲剧令人痛心。
据了解,事发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行驶,因路段施工改道,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提醒并减速,驾驶员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最终仍与隔离带水泥桩碰撞,碰撞前时速约97km/h ,随后车辆爆燃,车内三人不幸身亡。
从事故过程看,司机操作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在NOA智能辅助驾驶时,可能出现了轻度分心报警和脱手预警提示,这表明司机可能存在分心情况或过度依赖智驾。
而且,在高速修路改道路段驾驶员并没有及时发现减速标志,也没有进行减速,说明驾驶车辆时注意力不够集中。
而在高速行驶中,任何分心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即使有智能辅助,驾驶员也不能放松对驾驶的专注。
而在接管车辆后,从数据看,司机进行了转向和制动操作,但为时己晚,车辆最终还是以97Km/h的速度严重撞击,这或许说明在应对突发情况时,司机的操作未能有效避免碰撞,没有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次事故也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很多人会开车,可真的合格吗?
一个合格的老司机,个人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作为一个合格的司机,要熟悉驾驶车辆的各种功能,以及上下限,包括应急按钮等。
我敢打赌,可能50%的司机都不会正确使用雾灯、应急双闪,甚至有人不知晓车辆配备的主动刹车功能。
就像雾灯,在能见度低的天气里,它能提高车辆的可见性,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如果连这些基本的车辆功能都不熟悉,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就很难做出正确操作。
防御性驾驶的核心在于预防措施,通过系统总结和归纳相关的驾驶技能和习惯,形成一套科学的安全驾驶体系。
这要求司机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路况和周围车辆行人动态,提前预判潜在危险。
例如,在经过匝道、收费站、服务区等容易出现突发情况的路段时,要格外小心,还比如,在人行横道前,旁边有车辆挡住视线的时候,就要格外小心“鬼探头”的出现。
在驾驶时,根据天气、路况等要素提前分析可能对驾驶安全造成的潜在危险。
同时,要避免在车群中行驶,与前后左右的车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应对措施。
一个合格的老司机,不光会开车,而且还会得当处理紧急突发情况。
比如在紧急刹车时,要能通过刹车和方向盘的配合控制住车辆,避免失控。
在无法避免撞击时,要懂得如何调整车辆姿态,将损失降到最低。
像在一些事故中,司机如果能提前预判,合理地转动方向盘、控制车速,就能减少碰撞的冲击力,增加车内人员的生存几率。
下面,再给大家一个非常实用性的建议。
对于刚考完驾照的新手司机,建议多看一些车祸视频,非常有用,作为5年0事故0违章的新手司机,就是这么过来的。
每天看几个,久而久之,就能更直观地了解车辆驾驶中的潜在危险,对车辆的力量也有准确认知,从而敬畏生命。
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可以学习到在各种情况下正确的应对方法,了解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避免在实际驾驶中犯同样的错误。
同时,新手司机还可以多参加专业的驾驶培训课程,在空旷安全的道路上反复练习驾驶技巧,可以试一试急加速急减速,特别是直接踩出ABS的感觉,了解自己车辆的极限,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驶水平。
行车安全关乎生命,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会开车,而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时刻保持警惕,遵守交通规则,不断提升自己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在道路上平安出行。
这不光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不要被车企所谓的“高阶智驾”宣传所误导了,现阶段任何汽车品牌的智驾都没办法用“放心开”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只能说有相对的好用与不好用。
就算是强如华为、小鹏的智驾也会有搞不定的场景突然要求车主接管的时候,比如,环岛、掉头、修路改道、划线不清晰等,甚至突然错乱抽风的情况,其他品牌也是如此,甚至有些还更差。
所以,现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所有智驾都持怀疑态度,永远将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才踏实!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来源:瞎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