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癌症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60岁以上人群占比高达70%。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癌症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60岁以上人群占比高达70%。
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为何癌症会与年龄增长如影随形?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又该如何调整才能远离癌症威胁?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主任刘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老年人癌症高发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1万余例癌症患者的跟踪研究,刘教授及其团队揭示了导致中老年人癌症高发的五大主因,并提出了针对性预防措施。
第一,基因损伤积累效应。
人体细胞每天都在分裂更新,而每次分裂都可能产生DNA复制错误。年轻时,人体拥有强大的DNA修复机制,能够及时修复这些错误。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这种修复能力逐渐下降,导致基因突变累积,最终可能引发癌变。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表明,75岁老人的基因突变率比25岁年轻人高出约10倍。
从细胞分子水平看,端粒(染色体末端的保护性结构)长度随年龄缩短,当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便失去正常分裂控制,增加了癌变风险。
中医理论认为这一现象属于"肾精亏虚,先天不足"的表现。
中医学"肾藏精",精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随着年龄增长,肾精日渐亏虚,机体修复能力下降,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五十而肾气半,六十而肾气竭"。
现代中医研究发现,通过滋补肾精的方法,如服用六味地黄丸等中药,配合太极、八段锦等养生功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细胞老化进程。
第二,免疫监视功能减弱。 人体免疫系统如同体内的"警察",能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
中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明显下降,导致异常细胞逃脱免疫监视,最终发展为肿瘤。研究显示,65岁以上人群的T细胞数量和活性明显低于年轻人,这直接导致了抗癌能力的下降。
国际免疫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指出,免疫老化(Immunosenescence)是中老年人癌症高发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医将此归因于"正气不足"。
《伤寒论》中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了正气对抵抗疾病的重要性。中老年人可通过食用黄芪、太子参等益气中药,配合适度运动增强正气,提升免疫力。
西医则建议通过均衡营养、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等方式维持免疫系统健康。
第三,长期环境因素暴露累积。 致癌物质的危害往往不会立即显现,而是经过10-30年的潜伏期后才导致癌变。
中老年人由于接触致癌物质的时间更长,累积效应更为明显。以肺癌为例,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随吸烟年限呈指数级增长,吸烟30年以上的人群肺癌发病率比非吸烟者高出15-30倍。
此外,职业暴露(如石棉、苯等)、环境污染、放射线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也是导致中老年人癌症高发的重要原因。
《本草纲目》记载了多种具有解毒功效的中药,如绿茶中的茶多酚、葛根素等成分,被现代研究证实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减轻环境毒素对人体的损伤。
西医则强调避免已知致癌物质暴露,如戒烟、减少酒精摄入、避免过度日晒等。
第四,慢性炎症长期存在。 近年研究发现,慢性炎症与多种癌症发生密切相关。长期存在的慢性胃炎、肝炎、结肠炎等炎症状态,会导致组织长期处于修复状态,增加基因突变的机会。
中老年人慢性病高发,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也会引起全身性低度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加癌变风险。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显示,慢性炎症可能参与了约20%的癌症发生过程。
中医将这种情况描述为"久病入络",认为长期疾病会损伤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病理产物积聚。清代名医叶天士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即在疾病形成前进行预防和干预。
现代中医推荐通过三棱针刺络放血、艾灸等方法活血化瘀,消除炎症;西医则强调通过药物控制慢性疾病,定期体检发现潜在病变。
第五,生活方式不健康。 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变化也是癌症高发的重要诱因。
约40%的中老年人退休后身体活动明显减少,25%的人出现饮食不规律、高脂高盐饮食增多等情况,15%的人因心理失落导致烟酒摄入增加。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直接增加了癌症风险。
约30-40%的癌症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中医强调"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的养生之道。《养生论》中记载:"不妄作劳,不妄饮食,不妄起居",强调了生活规律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规律作息能维持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有助于免疫系统功能维持;而适度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降低多种癌症风险。
医学专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定期体检不可少。 65岁以上人群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B超、CT、胃肠镜等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研究显示,通过常规筛查,结直肠癌死亡率可降低60%,乳腺癌死亡率可降低40%。
其次,调整饮食结构至关重要。 增加蔬果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消费,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适当体重。
地中海饮食模式(富含橄榄油、坚果、蔬果、全谷物,适量鱼类和禽肉,少量红肉)被证实可降低多种癌症风险。
第三,坚持适度运动是关键。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中老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拳等,可降低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风险。
第四,保持乐观心态不可忽视。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长期抑郁、焦虑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患癌风险。建议中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最后,中西医结合防治优势明显。 西医的精准检测和治疗技术与中医的整体调理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进行癌症预防。
例如,结合现代医学筛查技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同时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调整体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癌症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预防。
通过了解中老年人癌症高发的原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风险。正如中医所言:"上医治未病",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中老年朋友应珍惜退休后的宝贵时光,科学规划生活,远离癌症威胁,享受健康晚年。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2023). 中国癌症防治指南.
2.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2). 中医防治肿瘤临床指南.
3. 国家癌症中心. (2023). 中国癌症登记年报.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健康科普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