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不论多忙,牢记:1坟不上,2人不去,3物不烧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4 08:40 2

摘要: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万物复苏,春和景明,中国的清明节又要来了。清明节是重要的节日,它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具有扫墓祭祖和缅怀故人的习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万物复苏,春和景明,中国的清明节又要来了。清明节是重要的节日,它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具有扫墓祭祖和缅怀故人的习俗。

清明节的景象就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时,踏青出游、追逐嬉戏,是阡陌农家、梨园春夜的安静也是繁花似锦、细雨如烟的浪漫。更是放风筝、扫墓祭祖的怀念与沉重,是人间四月的美好与不舍,是清明时节的缅怀与铭记。

一、古人笔下的清明节:寒食与清明合为一气象万千

古人笔下的清明节色彩斑斓,景象万千。清明节原来是春分后十五天(阳历4月5日或6日),也是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的日子。

寒食节与清明节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之推,后来将两个节日合为一个节日,设有寒食与清明节的习俗,虽说清明节与寒食节是两个节日,但却有着相同的习俗——扫墓,也有相同的节日气氛。

二、清明节的由来:古人有祭品,今有人祭品

清明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主要有寒食说、祭春秋说、三月三说。清明节不只有扫墓,还有“踏青”。青山绿水,春日踏青,更是清明的美好!

古人扫墓,会在坟头布置水果,干菜,酒,肉等祭品。鲜花,水果作为祭品的表现形式正延续至今。但现代人祭祀更多了一份文化习俗,纸钱,冥币便成了清明节最火热的“祭品”。

three:坟不上,不去祭拜更高代的祖先

实际上,清明节并不只属于逝去的亲人,也属于我们的后代。清明节注重的是“慎终追远”,这是对先人最好的祭奠,也是对后代最好的文化传承。

老辈人有“一代不祭三代坟”的说法,直系亲属三代以内去祭奠逝去的亲人,就不必上更高代的坟。人逝去必有时,祭奠更高代的先人是对“先人”的亵渎哟。

three:人不去,不让高龄老人去扫墓

除了不去更高代的坟外,老辈人也不提倡高龄老人去扫墓,尤其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更是少上山的好。人年老后,记忆模糊,反而更容易模糊对逝去亲人的印象,徒增伤感。

况且,老人年纪大,身体机能下降,安全及健康才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扫墓。过度追求“扫墓”,放弃安全也不是对逝去亲人的敬重。

three:物不烧,祭祀需遵循“三不烧”原则

祭祀逝去亲人,清明节要遵循“三不烧”原则。首先, 不烧照片,烧照片不仅不尊重逝去亲人,更会导致火灾隐患,烧纸钱选择环保型的纸钱或者塑料钱即可。

其次, 不烧衣物,衣物易燃气味大,烧衣物容易引起火灾隐患,也会污染空气。纸钱、冥币用水泡软后,再用清水润湿,直接放在坟头即可。

最后, 不烧二纸,二纸是指冥纸和冥币。用冥纸烧冥币纸不仅费时费力,还易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纸钱、冥币直接放在坟头即可,简直太香!

如果要在坟头焚香,记得将香插在专门装香的香炉里,香插在坟头易产生火灾隐患,香烟也污染空气,影响环境。

尾声:不管多忙,清明节别忘记这些习俗哦!

清明节的来临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百花齐放的节日,这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祭奠,更是对家庭,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时节不论晴雨,扫墓、踏青、诚心祭奠逝去亲人,遵循“三不烧”祭祀禁忌,清明节一定会更好!

一、清明节可这样过,比扫墓更有趣

做公益活动,寄托哀思还有益环境

清明节除了扫墓祭奠,也有很多其他有趣的活动。清明节可做公益活动,比如植树造林,在寄托哀思的同时还有益于环境。

植树造林活动是以植树造林为主要目的,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植树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绿化祖国,美化环境,为地球母亲献一份爱心。

通过视频直播祭祀,更方便参与祭祀

居住地有差异的家庭也可采用这样的方式——视频直播。以前扫墓要提前预约,提前排队,现在扫墓的方式更多元。

现在很多地方会采用视频直播的方式,让远在天边的后辈也能第一时间参与扫墓,就算不能亲身到达,也可通过别的方式表达哀思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二、清明节可这样过,比扫墓更有趣

传统祭祀融入现代文化元素,环保又新潮

其实,清明节的扫墓祭奠也可以和现代文化融合,比如现代人提倡环保,就采用环保材料代替纸钱,衣物等。

祭奠就用环保纸带去世亲人的墓碑前,烧掉纸带将亲人铭记在心,既环保还省心。也可将纸钱放在收纳盒中,放在坟头,风一吹,纸钱就会随风飘扬,既好看还环保。

年轻人多参与祭祀,更能增强代际间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的扫墓祭奠是一种文化习俗的传承,传统的习俗若没有年轻人参与的传承,是会流失的。

所以,清明节时,多带上年轻人参与扫墓,缅怀逝去的亲人,年轻人也可以了解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继承先辈们的精神,也更能增强代际间的文化传承。

三、未来的清明节,或许会这样过

融入更多心理健康元素,用更积极的方式缅怀亲人

扫墓祭奠这件事并不容易,扫墓时要考虑安全问题,还得考虑卫生问题,甚至还得考虑天气问题。未来的清明节或许会融入更多心理健康元素。

悲伤,不是清明节的主旋律,积极向上才是清明节的主题。未来的清明节,也许除了扫墓以外,还会有更多积极向上的活动,比如集体心理疏导,追思会等。

清明节是一个寄托哀思、缅怀故人的节日,但我们也不能让清明节变得沉重,清明踏青,扫墓是清明节的常见活动,我们还可以去公园、草地、河堤放风筝,放风筝既是祈愿,更是释放情感。

清明节简单粗暴的祭祀风俗,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年轻人对清明节的印象呢?其实,清明节更应该是年轻人的节日,清明踏青,清明游,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活力!

来源:老谢钓鱼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