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己则可知人,知人者先自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4 10:19 2

摘要: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通过观察自己可以了解别人,通过观察当今可以了解古代。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通过观察自己可以了解别人,通过观察当今可以了解古代。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吕氏春秋·有始览》一个人倘若对自己实际的无知浑然不觉,反而自鸣得意,这种错觉往往是诸多灾祸的根源。

自以为是的心态,就如同盲目航行的水手,虽然自信满满,却对潜藏的暗礁一无所知。这种状态常常会催生狂妄自大,使人耳目闭塞,排斥外界的光亮与温暖。

这样的人,无法从失败中汲取智慧,也难以在别人的镜鉴中洞察自我,最终可能因自身的无知与固执而引发一连串的不幸和灾祸。

古人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知识的谦逊态度,更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唯有勇敢面对自己的无知时,才能点燃探索未知的激情,坚定地踏上追求真理的旅程。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想要战胜对手必须先战胜自己,

想要评价他人必须先正确评价自己,

想要了解他人必须先了解自己。

若要战胜别人,必须先要能够战胜自我、克制自己;

若要评论或批评别人,必须先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价;

想要了解别人,必须先要有自知之明。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般来讲,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难,战胜别人是勇敢,战胜自己才是′的强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一切应先从严格要求自身做起,自身的修为德行好了,外部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不在事物的外部原因,而在于自身的内部原因,一切从严格要求自身做起,先成就自身,再成就天下。

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

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被人激怒;

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

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

这就叫做“不争之德”,这就叫做能利用他人的力量,这就叫做配合天道的自古以来的准则。

宋代大理学家王阳明说:“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打败别人简单,但要打败自己却很困难,因为人们往往眼高手一低,说起别人来一套一套的,可若拿说别人的话来对照自己,则会自惭形秽。

孔子认为:“欲正人者,先正己。”知人者明,自知者强。战胜自己,就是要能克服自身的弱点、不足和偏见。自知之明,正是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这往往是人们容易忽视、不愿正视的。

自胜、自知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勇气值得我们十分重视,能够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的,能够认识自我的人则更为睿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则更为强大。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遵循大道坚持力行的人是有志的。不违背大道的人就能长久生存,死而精神永存的人是真正的长寿之人。

《吕氏春秋》知人方法:凡论人,

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

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

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

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

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

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当一个人生活得意时,观察他尊敬什么人;当一个人掌握大权时,观察他举荐什么人;当一个人十分富有时,观察他赡养什么人;当一个人侃侃而谈时,观察他的实际行为;当一个人居家生活时,观察他的兴趣爱好;当一个人读书学习时,观察他的谈论内容;当一个人穷困潦倒时,观察他不接受什么;当一个人地位低贱时,观察他不愿做什么;

有时让一个人得意洋洋,以检验他的操守如何;

有时让一个人快乐无比,以检验他的缺点毛病;

有时让一个人怒气冲天,以检验他的节制能力;

有时让一个人恐惧万分,以检验他的胆量大小;

有时让一个人忧伤悲哀,以检验他的仁爱之心;

有时让一个人受苦受难,以检验他的志向高低。

高明的人,先要自知,然后才能知人。老子更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还比较容易做到,世界上明白自己的人绝对不容易找到,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明白人,那就开悟了,开悟也就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本来面目。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家恩.天行健.地势坤.齐家道!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来源:中华大家读书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