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顺的时候,复读《道德经》:一切都是命,天意释然,勉强不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9 07:17 2

摘要:春秋时期,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面对高官厚禄,却泛舟五湖而去。世人叹其愚,他却道:“天意如潮汐,涨时势不可挡,退时强留反成祸。”

争,是执念的枷锁

《道德经》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春秋时期,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面对高官厚禄,却泛舟五湖而去。世人叹其愚,他却道:“天意如潮汐,涨时势不可挡,退时强留反成祸。”

果然,文种恋栈权位,终遭赐死;范蠡隐于市井,三散家财而三聚,成就“商圣”美名。

人至花甲,方悟一生汲汲营营,不过似孩童堆沙——握得愈紧,流失愈快。

老子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恰如寒山寺的晨钟暮鼓,日日敲打,却从不执着于留住余音。

和,是命运的波纹

庄子曾梦蝶,醒后不知己为蝶亦或蝶为己。这般物我两忘之境,恰合《道德经》“和其光,同其尘”之妙。

北宋文豪苏东坡,半生贬谪,黄州垦荒、儋州食芋,却在《定风波》中写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将困顿熬成茶,苦涩中品出清甜——此非认命,而是与天命共舞的智慧。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江南老农最懂此道:春播时不怨倒寒,秋收时不贪余穗。

看那钱塘江潮,奔腾时摧枯拉朽,退时坦荡从容,恰似人生该有的节奏。

强求逆流者,终被浪涛吞没。

顺,是光阴的答案

弘一法师圆寂前写下“悲欣交集”,四字道尽人间况味。

少年时读此不解,六十岁再观,方知“悲”是执念未消的遗憾,“欣”是放下重负的释然。

《道德经》有言:“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恰如陶渊明种豆南山,草盛苗稀却笑答:“但使愿无违。”

唐代诗僧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如何处之?”拾得答:“忍他让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般豁达,暗合老子“反者道之动”的深意。

暴雨倾盆时,山涧默默蓄水;烈日灼空时,古槐悄悄展荫。

天意如水,自有流向

《道德经》五千言,归根不过八字:“致虚极,守静笃”。六十载人生如观棋,年少时总想替对弈者落子,如今方知局外才是真境界。

看那黄山云雾,缭绕时不辩峰谷,散尽时方见峥嵘。天意的画卷,从不在抢笔急墨中成就。

老子云:“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此间真谛,恰似老茶客泡一壶陈年普洱:初尝淡而无味,待三沸过后,回甘自舌尖漫向心头。

原来所谓“勉强不得”,不是消极躺平,而是如庖丁解牛般,“以无厚入有间”的从容。

这般境界,或许便是六十岁读《道德经》最珍贵的馈赠。

来源:说教最烦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