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遥 | 原乡镇党委书记:三十五岁生日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4 12:44 3

摘要:晨起揽镜,见鬓角星霜。闻张九龄“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颇有蹉跎共生之感。然阅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二 语,尚觉浩然之气盈胸;再观张横渠"为天地立心"四句,仍知重任在肩。

萧遥

今日乃乙巳季春,余登不惑之半。

晨起揽镜,见鬓角星霜。闻张九龄“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颇有蹉跎共生之感。然阅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二 语,尚觉浩然之气盈胸;再观张横渠"为天地立心"四句,仍知重任在肩。

忆年少时,尝以“天下为公”自勉。今未敢忘也!前十年有三载,于黔北黄杨勤勉爱民。前五年有四载,就任于黔东茶邑躬为公仆,感之甚深。今取三四例以录之。

前岁孟春,治下有数条泥泞之路,坑洼甚深,百姓苦不堪言。然府衙财力拮据,未能及时修缮。有直言者怒之,诉其苦,其言如晨钟,震醒余心。余遂亲率百姓、同侪、商贾,共力修之,未及半月,路顺而坦荡,百姓甚欢,今仍沿之。

前岁仲夏,有感治下长街萧条之故,遂宰五豕以飨百姓,绎歌舞而聚人气,唤曰“烧烤节”。当日可谓万人空巷,比肩继踵、笙歌鼎沸。后数日,街上颇具“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之况。百姓因厚财而甚欢,今仍益之。

季秋,治下村落,见老妪捧新米临街而售。大雨至,乃不及避,稻米与其身皆湿,及而泣之于街。吾心甚悯,遂斥资建一钢棚,名为“米市”,夏可遮阳,春可避雨,专为百姓售米而用。并题曰“四月新芽九月谷,为民辛苦为民忙”。百姓甚欢,今仍用之。

前岁深冬,治下村落,有一老者,年逾七十,无妻无子,无父无母。双目失明,孤苦伶仃。然吾及同侪,待之甚厚。天寒则奉棉衣以慰之,月末则供粮肉以问之。月俸一千二百元,使其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茶邑似其者,有六七人。大同社会,概莫如此。其善拉二胡,常颂曰:“九州风和万物昌,千家仓廪有余粮。江河浩荡飞龙势,黎庶安定盛世章”。吾甚慰!

今又加一岁,吾已别茶邑两年矣。然过往岁月,甚抚吾心。昔处阡陌,多知稼穑艰难;今移衙署,常忧公文流转。民之膏血,不在奏牍之间,而在垄亩之上。《论衡》有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此理虽简,非亲历不能悟也。

近日,吾重读《新唐书》,见贞观十一年,魏征谏《十渐不克终疏》,其间有云:”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布政天下。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彼时之政弊,今日仍须警惕也!

去岁尝游寒山寺,闻晨钟而作偈:"九载风霜磨剑刃,千重云雾见灯明。此身愿作春泥散,润得苍生两三成。"友人近时颇有不顺,乃笑之曰:"兄着相矣,岂不闻“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吾对曰,汝所言或有理,然岂不闻“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彼时左文襄公数次名落孙山,然励其志曰:“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杰”。及后,其虽身处晚晴,国力衰微,然为国驱除蛮夷,开疆拓域,故土新归,为天下人所瞻仰。今观其豪迈之气,足以俯仰万世,何其壮哉!友人释然

是故,虽身处不利,亦不可自怨自艾矣。王阳明《传习录》有云:“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周易》有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亦常记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余今三十有五,虽未至"不惑",然已知"惑"而求道之阶矣。

吾辈何惧年齿?惟恐德业不修耳。是为记!

时维公元二零二五 年四 月三 日。

1.烧烤节:

2.米市:

3.大旱送水:

作者:萧遥,男,湖南人。20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曾任西部地区某街道党工委书记。

来源:新乡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