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乡镇的一个办公室,最多4个人,挂了18块牌子

360影视 2024-12-09 19:23 4

摘要:牌子一多,不知道的还以为走进了展览馆,知道的明白这是基层治理的“微缩景观”。

乡镇一个办公室,最多4个人,挂了18块牌子。

这事儿听起来魔幻,但却是不少基层工作人员的日常。

牌子一多,不知道的还以为走进了展览馆,知道的明白这是基层治理的“微缩景观”。

前几天跟一个在乡镇工作的朋友聊天,他说他们办公室4个人,负责的事情五花八门,从农业生产到环境保护,从计划生育到招商引资,几乎无所不包。

一人身兼数职,像个陀螺一样连轴转,却经常感觉使不上劲。

为什么?

因为很多工作互相交叉,职责不清,最后谁都管,等于谁都没管好。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

权威数据显示,一些试点地区在开展机构改革后,牌子数量虽然有所精简,但基层“牌子多”的问题依然存在。

比如,有的地方原本682块牌子精简到了383块,精简比例达到43.8%,最高的乡镇甚至达到了54.3%。

这看着挺 impressive 的,但仔细想想,383块牌子也不少了。

再看看云阳县普安乡,一个经济发展办公室就挂着统计、农村经营管理、扶贫开发等好几块牌子,这工作开展起来,能不乱吗?

其实,牌子多只是表面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基层治理体系的复杂性和权责不清的问题。

你想啊,一个办公室几个人,要对接十几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考核指标,都有各种报表要填,这工作量得有多大?

而且,很多时候这些工作是重复的、低效的,甚至互相矛盾的。

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哪还有精力去真正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网上也经常看到类似的吐槽。

有人说,他们村委会就5块牌子,包括党支部、村委会、民兵连等等,看着不多,但每块牌子背后都有一堆事儿。

还有人说,他们乡镇的政法综合治理办公室,头顶上挂了37块牌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招牌批发市场。

这些例子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基层“牌子乱象”的普遍性。

牌子越多,责任越模糊,效率越低下。

这就像一个公司,如果部门设置混乱,职责交叉重叠,那工作效率肯定高不了。

基层治理也是一样,牌子挂得再多,如果职责不清、权责不明,最终只会导致基层干部无所适从,群众办事也更加困难。

有人可能会说,牌子多是因为基层工作任务重、职能多。

这话没错,但问题在于,职能多不等于牌子要多

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整合职能、精简机构,而不是简单地挂牌子、设机构。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出现“空壳化”现象,机构设置了,牌子挂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人员和资源来支撑。

这种“虚胖”的机构设置,不仅浪费资源,也容易滋生腐败。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简政放权、优化职能

要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机构,明确职责分工,避免职能交叉重叠。

同时,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

此外,还要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对基层机构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防止出现“牌子乱象”和“空壳化”现象。

说到底,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实效,而不是牌子数量。

与其挂满墙的牌子,不如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几件实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基层治理的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小卢走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