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伙种地年入百万 三个“不”原则震惊全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1 19:26 1

摘要:"二柱又买新车了!这次是辆大奔!"河南周口市李楼村的村民围着村口的黑色轿车议论纷纷。三年前还住在漏雨瓦房里的王二柱,如今成了全县闻名的"种粮状元"。去年他承包的3000亩地,纯利润突破130万元。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种地秘诀竟是三个"不"原则。

"二柱又买新车了!这次是辆大奔!"河南周口市李楼村的村民围着村口的黑色轿车议论纷纷。三年前还住在漏雨瓦房里的王二柱,如今成了全县闻名的"种粮状元"。去年他承包的3000亩地,纯利润突破130万元。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种地秘诀竟是三个"不"原则。

一、不种老把式,土法子种出新花样

"种地不是力气活,是技术活。"二柱拍着晒得黝黑的胳膊说。去年他试种的"水稻+龙虾"共生田,亩产稻谷1300斤,还多收了200斤小龙虾。这种立体种养模式让每亩增收3000元,村里老庄稼把式们看得直瞪眼。

我去年去采访他时,正赶上他在田里调试无人机。这个初中毕业的农村娃,手机里装着6个农业APP,书架上摆着《智慧农业实操手册》。"现在种地得看卫星云图,得算投入产出比。"他指着田间的传感器说,这些设备能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什么时候该浇水,手机"叮咚"一响就知道。

二、不守老地块,流转土地有新招

二柱的3000亩地分布在周边6个乡镇。他独创的"土地银行"模式让村民主动找上门合作:农户把土地存入"银行",每年保底收入800元/亩,还能根据收成拿分红。去年参与合作的42户村民,平均每户增收3.2万元。

"以前撂荒的地现在都抢着种。"村民李大爷掏出记账本给我看,他家12亩地往年种小麦净赚不到6000元,去年光分红就拿了1.8万。二柱的合作社还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托管服务,村里留守老人再也不用为地发愁。

三、不找老客户,手机成了新粮仓

"这是咱的云粮仓。"二柱点开手机,抖音小店里的黑米月销2万单。他带着村里年轻人搞直播带货,把普通大米包装成"古法胚芽米",价格翻了三倍。去年双十一,合作社的杂粮礼盒卖断货,连夜找了20个村民打包发货。

更绝的是他的"粮食期货"玩法。春耕时就通过微信社群预售,客户预付定金就能锁定秋收价。去年预售出800吨粮食,提前回笼资金60多万。现在他的微信里有23个客户群,连上海的白领都找他订"年度口粮套餐"。

站在二柱新建的粮食烘干塔下,这个90后新农人算着新账:"今年要试种富硒功能稻,已经和生物科技公司签了订单。"远处,他新购置的无人收割机正在调试,几个邻村青年围着师傅学操作。

夕阳西下,二柱的媳妇骑着电动车来送饭。这个曾经连彩礼都凑不齐的小伙,现在带着全村136户搞起订单农业。村支书老张感慨:"现在年轻人种地,比我们卖房子还挣钱!"

临别时二柱悄悄跟我说,他正筹划"共享菜园"项目,要让城里人来村里认领土地。"种地这事,关键得换个活法。"他发动皮卡车的轰鸣声,惊起田埂上一群白鹭。这个曾经最不被看好的"愣头青",正在用新思维改写黄土地上的生存法则。

来源:广东阿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