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开发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主题活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4 16:00 1

摘要:清明节,是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文明载体。连日来,同里镇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也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

让我们一起感受自然的明媚春光

缅怀先烈,传承民族精神

同里镇组织开展清明节系列活动

清明节,是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文明载体。连日来,同里镇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清明文明祭扫 缅怀革命先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为持续推动推进移风易俗,4月3日上午,同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王绍鏊故居组织开展清明祭奠革命先烈活动,通过瞻仰祭扫、敬献鲜花、聆听革命事迹等文明祭扫方式深切缅怀王绍鏊先生,汲取奋进力量,弘扬文明新风。

活动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序幕,故居庭院中,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刻缅怀王绍鏊先生。祭奠环节,众人鞠躬默哀、敬献鲜花,表达出对王绍鏊先生的无限敬意与追思。

祭奠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在故居内深入学习了王绍鏊先生的革命生涯与家国情怀。从青年时期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到抗战期间奔走救国、创建民进组织,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政议政、推动多党合作事业,王绍鏊先生“丹心报国、矢志不渝”的一生令在场人员深受触动。

此次清明文明祭扫活动,不仅是一次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仪式,更是同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让移风易俗扎根、为文明实践护航的有效举措。

巧手制青团,清明寄思念

清明至,情意浓。为弘扬传统文化、增进邻里情谊,同里镇各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青团制作为纽带,开展了一系列温馨的清明主题活动,让传统习俗在指尖焕发新活力。

青团飘香暖人心,在镇级日间照料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团制作活动热闹开场。工作人员提前备好艾草汁、糯米粉和豆沙馅,长者们围坐一堂,揉面、包馅、捏团……动作娴熟又充满欢声笑语。"年轻时每年都做青团,现在和邻居们一起动手,感觉特别亲切!"吴阿姨捧着热腾腾的青团笑得合不拢嘴。翠绿的青团不仅承载着记忆中的味道,更传递着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富土社区日照中心组织开展了“巧手绘纸鸢,清风寄思念”手工DIY主题活动,让长者们体验非遗技艺,感受春日乐趣。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带有图案的纸鸢、环保颜料、画笔等材料。现场的长者们充分发挥创意,用画笔在纸鸢上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图案。有的绘制传统祥云纹样,有的勾勒花鸟鱼虫,还有的长者写下吉祥祝福语。创作过程中,大家互相交流心得,现场洋溢着欢乐的艺术氛围。

屯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内春意融融,一场以“春和景明”为主题的纸浆非遗手工活动正在开展。十余位老人围坐一堂,用指尖感受传统纸浆工艺的温度,以缤纷色彩描绘清明时节的盎然生机。经过一小时的精心制作,一幅幅独具匠心的纸浆画摆件逐渐成型:翠绿的竹子、湛蓝的溪水……王爷爷在作品角落工整地贴上“清明”二字,笑称这是自己的“第一件艺术品”。

一缕艾草香,一份邻里情。同里镇各日间照料中心通过青团制作、节气手工等活动,既唤醒了居民对传统节俗的情感记忆,也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沉浸式体验。未来,各日照中心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更多暖心活动,让文化传承与社区温情相伴同行。

屯村实验小学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清明节系列活动。

品青团承民俗,忆清明祭英烈

一个青团,满腔愿望。正值清明之际,队员借做青团、吃青团的契机,向英烈、先人致敬。

心中的丰碑,永远的记忆

队员们以“心中的丰碑”为主题,为英雄们设计名片,了解人物事迹,感悟英雄形象。

“对话”先烈,致敬英魂

有人以身许国,才有山河无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少先队员积极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并亲手制作小黄花,向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先烈们致敬!

同里实验小学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陈去病故居:探寻南社精神

3月21日,学校大队部组织少先队员代表走进陈去病故居。踏入故居,古雅的建筑与陈列的文物仿佛在诉说往昔。陈去病,这位南社的关键人物,以笔为刃,为革命摇旗呐喊。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了解到南社如何汇聚爱国文人,用诗文揭露社会黑暗、传播革命思想。他们在故居的书房驻足,想象陈去病伏案创作的场景;在陈列诗作的展柜前,轻声诵读,感受其中的爱国情怀与革新精神。通过实地参观,南社精神(承前启后的人文情怀,心系民众的进步追求,振兴中华的家国担当)深深烙印在队员们心间,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精神指引。

童声讲先烈:传递红色力量

瞧!红领巾巡讲团的身影正活跃在校史文化长廊前,他们身着熨烫平整的校服,胸前那一抹鲜艳的红领巾随风轻扬,恰似跳动的火焰,点亮了这个春日。这些可爱的队员们,用他们独有的“童言童语”,将费巩、薛凤昌等家乡先烈的故事,化作灵动音符,奏响在同小的校园。红色力量恰似点点繁星,在每一位队员心中闪耀、激荡。

薛凤昌:南社情怀下的爱国践行者

五6中队 刘俏楠

费巩:南社精神感召下的爱国赤子

五7中队 周语萱

板报展风采:铭记革命历史

校园内,各中队的黑板报成为红色文化的展示窗口。队员们围绕清明祭英烈主题,发挥创意。他们用彩色画笔勾勒革命先烈的英勇形象,用工整字迹书写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一块块黑板报,成为铭记革命历史的载体,激励着全体队员铭记历史、奋勇前行。

在这片承载着家乡先烈奋斗记忆的土地上,我校的少先队员们深受鼓舞,誓言声声。他们立志传承陈去病、费巩、薛凤昌等家乡先烈的遗志,将先烈们的爱国精神融入血液,化作前行的动力。

江陵街道组织开展“气清景明·礼敬传承”清明节系列活动

清明风至,万物洁齐。在这慎终追远、吐故纳新的时节,江陵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围绕“气清景明·礼敬传承”主题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活动,通过祭奠英烈、移风易俗、民俗体验等内容,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

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梨花风起清明时,无限哀思祭英烈。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分别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清明节祭扫活动。

在青橙溪源幼儿园,湖东社区的志愿者教小朋友们制作“小菊花”,并带领小朋友们在中华英烈网上追思革命先烈,这云端追思,让跨越时空的缅怀触手可及。

在松陵公园的张应春烈士雕像前,新柳溪社区的居民和天和小学的孩子们列队肃立,他们深情讲述英烈故事,他们手捧菊花寄托思念,他们满怀敬意鞠躬致敬,他们携手歌颂至死不渝的革命精神。清明祭英烈,让居民群众在触摸历史中感悟家国情怀,在缅怀中坚定理想信念,激励着我们以奋斗之姿赓续民族精神。

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为深入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三里桥社区、江兴社区、淞南社区、叶泽湖村组织辖区居民开展“文明祭祀迎清明,移风易俗树新风”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将“绿色清明”的理念融入活动,倡导居民用鲜花祭扫、植树追思、云端祈福等方式代替传统焚烧祭品,鼓励群众用更加环保、文明的祭祀方式传递哀思。

民俗体验,感受文化魅力

青团飘香踏春行,不负春日好光景。清明不仅是祭扫的节日,更是春日的欢歌,山湖社区、吴新社区、江兴社区邀请辖区居民沉浸式体验江南传统时令美食青团的制作,将传统文化与时令美食相结合,让百年民俗在广大群众的巧手传承中焕发新韵。淞山社区组织辖区党员、居民代表走进吴江垂虹历史文化街区通过登高望远、踏青寻春等形式,感受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美,凝聚邻里温情。

清明

是文化的纽带,是精神的传承

更是文明的镜鉴

让我们在传承中创新

以文明祭扫守护绿水青山

用文化传承凝聚家园情怀

共同绘就“气清景明 文明有礼”的画卷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