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控制不住的注意了!有新技术可长期降压,这类患者最适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4 16:43 2

摘要:63岁的汪先生(化名)拿着血压计的手微微发抖,屏幕上赫然显示着220/130mmHg的惊人数字,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出现如此危险的血压值。

血压又爆表了!

63岁的汪先生(化名)拿着血压计的手微微发抖,屏幕上赫然显示着220/130mmHg的惊人数字,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出现如此危险的血压值。

今年2月,汪先生慕名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接受了傅国胜主任医师、邱福宇主任医师团队全面的检查与评估,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肾动脉形态,最终接受了专家团队制定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全新的经皮去肾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

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53分钟

股动脉穿刺建立通路并行双侧肾动脉造影后,邱福宇主任医师将RDN系统六电极射频消融导管精准送达肾动脉,对双侧肾动脉的多个主干及分支进行了充分的消融,共成功消融44个位点。

消融后无肾动脉痉挛、血管夹层、迷走神经亢进等不良反应,患者体验良好,安返病房,术后一天便能下床自由活动。

汪先生是RDN技术正式进入临床应用后,首批应用此技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受益患者。RDN的实施让这类高血压患者能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实现“一次治疗、长期降压”,高血压治疗从此有了新选择。

难治性高血压治疗进入新时代

我国目前30岁至80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7%(2.567亿),其中10%至15%为难治性高血压,即已在使用三种或更多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含利尿剂)后,血压仍未能达标,是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伤和视网膜病变的高危人群。

RDN是一种通过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的新方法。通过射频消融技术,减少肾脏血管周围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因为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会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消融治疗能有效降低这些神经的活动,从而帮助稳定血压,尤其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也标志着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开启了介入治疗高血压的新时代。

邱福宇医师介绍:“在傅国胜主任的带领下,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在RDN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成为国内首批使用该器械进行手术的中心之一。临床团队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操作规范严谨,确保整个手术流程顺畅。心内科团队始终致力于探索与创新,旨在为难治性及药物不耐受的高血压患者开辟新的治疗途径,带给他们新的希望。”

图源:图虫创意

RDN知识科普

什么是RDN手术?

经皮去肾神经术(RDN)指的是医生通过微创介入手术的方式减少肾神经的活跃程度,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这个手术通常只要做一次,就可能让血压长时间保持稳定。对于那些血压控制不理想或者不方便服用降压药的人来说,RDN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降压治疗手段。

RDN知识科普

RDN手术有哪些优势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RDN系统在术后半年可以降低收缩压25.2mmHg。做完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减少,甚至不需要服用降压药。

■RDN术不在体内植入任何永久器械,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通常第二天可以出院。

■研究显示收缩压每下降10mmHg,可以降低20%主要心血管疾病风险、17%冠心病风险、27%卒中风险、28%心衰风险和13%全因死亡风险。

RDN知识科普

RDN适合哪类患者?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即服用三种或以上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血压仍无法达标者。

■药物依从性不佳的患者:无法坚持长期规律服药者。

■对降压药物不耐受的患者:因药物副作用无法继续服药者。

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能做RDN吗?

研究显示,RDN对于心衰和高血压都有很好的控制和改善作用,RDN手术可以使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患者得到双重获益,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增加活动耐量、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衰症状,同时也可以保护肾功能。

对此类患者进行RDN手术可以同时解决上述两大疾病的根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具体的治疗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考虑RDN治疗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的可能效果和风险。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能做RDN吗?

RDN对于高血压合并CKD的患者表现出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可以通过RDN术有效控制血压。对于肾小球滤过率(eGFR)大于40mL/min/1.73m²的患者,RDN可以作为可选的治疗方式之一。RDN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并且对肾功能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但对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低的患者,需要谨慎考虑RDN。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需要在医生的全面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进行RDN手术。

参考文献:

Ettehad D, Emdin CA, Kiran A,et al.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for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2016 Mar 5;387(10022):957-967.

作者:刘向兰 余家明

审核:邱福宇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微信改版了

现在刷到我们的科普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关注邵逸夫医院

来源:邵逸夫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