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前两天,上海浦东机场破获了一起重大的技术盗窃案。几个美国人拖着行李箱过安检时,工作人员突然发现不对劲,箱子里所谓的汽车零件在s光下闪着诡异的金属光。要知道普通轴承的金属原子间距都是0.2纳米,可他们箱子里的零件竟然精密到0.12纳米,整整缩小了40%。
差点损失47个亿,上海海关破获一起大案。
就在前两天,上海浦东机场破获了一起重大的技术盗窃案。几个美国人拖着行李箱过安检时,工作人员突然发现不对劲,箱子里所谓的汽车零件在s光下闪着诡异的金属光。要知道普通轴承的金属原子间距都是0.2纳米,可他们箱子里的零件竟然精密到0.12纳米,整整缩小了40%。
当技术员用3D扫描重组零件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看似普通的金属件拼起来就是一台能72小时破解14纳米芯片的间谍设备。更让人后怕的是监控拍到他们三次调整行李箱角度,可以说这伙人是非常不一般。他们连海关x光机的扫描盲区都摸透了,可想而知这绝不是一个普普通通走私。
从异常金属结构到精密仪器组装,每个细节都指向国家级技术窃取。当海关人员用专业素养撕破伪装时,这场纳米级的芯片战争才真正的暴露在阳光下。那些精准到原子的金属参数看得人直冒冷汗。
问题来了,他们是怎么搞到中国海关的核心参数?背后又是谁在操控?这些挂着游客身份的人真实背景到底是什么?这些疑问都值得深挖。试想一下,一旦这套设备被带出国,相当于把价值47亿的芯片研发成果拱手送人。
更可怕的是到那个时候,全球半导体格局可能都被改写。中国刚突破的14纳米技术转眼就变成了对手反制的武器。所以这次惊险拦截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科技战早已渗透到基层安全口,当我们为海关英雄喝彩时,更要思考那些潜伏的间谍还有什么新的手段。想要守住核心技术,保护好科技成果,需要14亿双眼睛。
对此您怎么看?
来源:刚哥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