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冯巩回河北祭祖,全家不坐豪车,名气虽大,看来一家子很低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4 20:30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灿灿

编辑丨别喝我旺仔

他是连续33年登上春晚舞台的相声大师,一句“我想死你们了”成为几代人春晚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相声、小品、影视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还是中国广播艺术团副团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拥有副部级待遇。

然而,在这些耀眼光环之外,冯巩更是一位恪守传统、心怀祖根的普通人。

2025年清明节前夕,67岁的冯巩携家人回到河北老家祭祖,这次行程因他的低调与朴素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4月3日,几位河北网友在网络分享的一段祭奠视频,让冯巩的祭祖之行进入大众视野。

视频中,因拍摄距离较远,祭拜者面容未被清晰捕捉,但从其背影、拍摄者叙述及墓地规模等细节,众多网友推测这位祭拜者正是冯巩。

事实上,冯巩并非首次公开祭祖,早在2021年,他就曾分享回老家扫墓画面,此后几年虽未再有公开动态,但据了解,每年清明节,他都会雷打不动地回到河北,为先祖祭扫。

此次冯巩祭祖地点选在河北省河间市西诗经村,这里埋葬着他的曾祖父——北洋军阀时期曾任代理总统的冯国璋,不过此地的是衣冠冢,冯国璋真身墓位于黄龙湾 。

选择诗经村衣冠冢,或许有交通便利、避免清明祭扫高峰拥堵等考量,也可能源于家族内部的特殊安排。

冯巩在整个祭祖过程中保持着极高的低调。

与以往不同,这次他没有在公众平台晒出集体祭祖照片,未发布任何动态,即便在短视频平台已然是拥有众多粉丝的“段子王”,这次也选择沉默。

他安静地站在墓碑前,眼神专注,表情凝重,轻声念着什么,没有了舞台上的幽默风趣和招牌笑容,只有对先辈的肃穆与敬意。

那一刻,他不是舞台上光芒万丈的艺术家,只是一个怀着赤诚之心回乡尽孝的普通孙辈。

冯巩及其家人的着装和座驾也尽显低调。

他身着黑色商务休闲服,搭配一顶常见品牌的斐乐帽子,整体造型朴素自然,毫无张扬之感,完全没有副部级领导干部的威严架子,更似一位和蔼可亲的邻家老人。

当天的座驾中,最贵的是一辆岚图梦想家商务车,其余则是雪佛兰、日产等普通品牌车辆,与普通民众日常出行的座驾并无二致。

在这个明星出行豪车相伴、生活追求奢华的时代,冯巩的朴素作风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格外令人敬重。

从现场流出的照片和视频中,还能看到冯巩家人的身影。他的身后站着一位穿深青色衣服、留着卷发的妇人,推测应是他的姐姐。

站在最前方,远离冯巩且头发花白的男子便是他的哥哥冯信。

一家人神情庄重,虔诚地完成每一项祭拜仪式,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对先辈的追思和家族传承的重视,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亲情与家族凝聚力。

消息传出后,迅速在网络引发热议,网友纷纷留言称赞冯巩的低调与谦逊。有人说:“冯巩的气质太正了,一看就是有家教的人。

太爷是冯国璋,孙子是冯巩,冯家基因太强大,这才是真正的名门风范。”还有人评价:“真正的高级,从来不靠外在标签,而是靠内心的分寸感。

冯巩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低调与尊重,这才是最好的“衣锦还乡”,不是炫耀,而是回归根本。

不过,也有少数网友质疑,认为他返乡祭祖面对乡亲没有打招呼,显得不亲民。

但更多人理性回应,祭祖是私事,是庄重肃穆的家族仪式,不应被过度解读和道德绑架,不打扰也是一种尊重。

冯巩出身名门,作为“官四代”,曾祖父冯国璋的历史地位本可成为他的光环与噱头,但他从未借此炒作。

相反,他在艺术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凭借自身努力和对艺术的热爱......

对艺术的敬佩之情

从13岁拜师马季开始,历经无数艰辛,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相声、小品作品,把自己从“冯国璋的曾孙”活成了“冯巩”这个具有分量的名字,成为观众心中备受喜爱的艺术家。

他始终秉持对艺术的纯粹追求,远离相声界的“门派之争”,坦言“相声的荣誉不是奖杯,而是观众的笑声” 。

2018年,冯巩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代表性传承人”,这无疑是对他艺术成就和德艺双馨的高度认可。

在生活中,冯巩也一直保持低调、简朴的作风。

此前网友曝光他的北京居所,是一座老旧别墅,内部装修并非奢华路线,而是摆放着红木家具,还有充满生活气息的菜园子,衣架上挂着的灰色西装甚至已显褪色。

他还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种菜、做饭等日常,完全是普通退休老人的生活状态,被网友调侃“活成了退休大爷”。这种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与他在祭祖时的低调一脉相承。

冯巩此次回乡祭祖,不仅仅是个人和家族的行为,更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在快节奏、物质化的现代社会,许多传统习俗和家族观念逐渐被淡化。

冯巩作为公众人物,以身作则,坚守清明祭祖传统,为大众树立了传承家族文化、尊重传统习俗的榜样,让人们看到在时代变迁中,传统文化和家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依然重要。

他用行动告诉世人,无论身处何位、取得多大成就,都不应忘记自己的根,要心怀敬畏与感恩,铭记先辈、传承家风。

冯巩的故事,是一个艺术家对艺术坚守的故事,是名门之后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的故事,更是传统孝道与家族精神延续传承的故事。

从春晚舞台到日常生活,从艺术创作到家族传承,他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近期,他发布的“巩哥:巩哥要玩儿命”视频,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再次彰显了他作为资深艺术家的非凡影响力。

视频以日常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围绕夫妻间的小互动展开,没有华丽的特效,也没有宏大的场景,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冯巩饰演的丈夫,在面对妻子的“大喊大叫”时,没有选择激烈回应,而是幽默地表示要“玩命”。这一情节设置巧妙,瞬间抓住观众的好奇心。

当观众以为会有一场激烈冲突时,冯巩话锋一转,将“玩命”具体化为“玩命挣钱、玩命做家务、玩命养家、玩命带孩子、玩命给你发红包”。

这种反差式的幽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忍俊不禁。

从内容创作角度看,冯巩的作品贴近大众生活,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并将其转化为有趣的创作素材。

这种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使得他的视频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之间难免会有小摩擦,冯巩通过艺术加工,将这种常见的生活场景演绎得妙趣横生,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与责任,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观。

语言是冯巩作品的一大亮点,他擅长运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在这个视频中,台词简洁利落,没有过多的修饰,却精准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展现出夫妻之间的微妙关系。

他的天津口音更是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既亲切又富有喜剧效果。

这种语言风格与作品的生活主题相得益彰,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欣赏作品,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生活的启示。

在表演风格上,冯巩延续了他一贯的幽默诙谐,举手投足间尽显喜剧大师的风范。他的表情、动作和语气都恰到好处,将角色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通过夸张的表演手法,增强了作品的喜剧效果,同时又不失真实感,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与冯巩以往的抖音作品相比,这部作品在保持幽默风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感的深度表达。

它不仅仅是为了博观众一笑,更是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绘,传达出对家庭责任和夫妻关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与其他抖音创作者相比,冯巩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凭借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出一系列高质量的作品,在抖音平台上脱颖而出,为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听享受。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息来源:

冯巩同志简历. 民革中央网站. [2022-12-31].

冯巩连续30年不缺席春晚被封“劳模”盘点其历届春晚作品. 人民网. [2022-12-31].

2004年春晚_相声《让一让,生活真美好》表演:冯巩、刘金山、李志强、周涛、朱军 2004年春晚. 央视网. [2022-12-31].

来源:爱伦坡电影小酒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