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露思之前一度抑郁到出现脑雾状况,去年年底也在工作的时候突然病倒,患上失语症,不能控制四肢,要坐轮椅,后续才慢慢拄着拐杖重新站起来。
赵露思之前一度抑郁到出现脑雾状况,去年年底也在工作的时候突然病倒,患上失语症,不能控制四肢,要坐轮椅,后续才慢慢拄着拐杖重新站起来。
本以为这次身体亮红灯,赵露思应该会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但还不到一个季度,她就带着自己的专档人文纪实类综艺《小小的勇气》复出了,宣布要在这档纪实综艺中,开始自己的疗愈之旅。 从心出发、无剧本、无任务... 都是些比较抓眼的标签,但这综艺开播之后,她就被骂上了热搜。 是她本人有招黑体质?还是生病这事儿,多少有点造假了? 其实赵露思做公益、包括做这档综艺,发心都是好的,也能看出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确实是想付出自己的努力。 并且,她生病这事也不假,本身为了上镜好看,她就已经让身体瘦到极致了,加上密不透风的工作强度, 身体、心理双重超负荷,免疫系统早就脆弱不堪。 但说实话,赵露思被骂得不冤。
她身上那种“害怕被大家忘记”的刻意感,真的太强了... 而且她太爱强调自己的“苦难”,好像这档节目是自己一个诉苦的出口, 这看似是秉承着让大家了解这种疾病的理念在表达,实际上三句不离“我”, 这就很容易让观众感到不舒服,也不能怪观众劝她退圈休养了。 除了沉浸在自己的悲惨叙事中,赵露思还很缺乏共情力,这在一档纪实公益类节目里,尤其是只她一人的探索之旅视角下(没有别人衬托、转移注意力),就会显得格外突兀。
比如她种种“何不食肉糜”的表现: 追问山区的小孩知不知道什么叫做艺术照,还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对手艺人前辈说,你自私了。 
还有,“教育”穷人家小孩的父母,问他们为什么不支持孩子,小女孩明明很有天赋。 其实山里的生活环境,赵露思也是亲眼看到了的,这对父母没办法培养孩子学艺术,当然是有生活上的苦衷啊。
真的觉得小女孩可惜了,又或者想要帮助这个孩子,其实可以像胡歌那样,资助小姑娘把书念下去。 耳提面命地告诉她的父母,孩子有灵性、有天赋,真的起不了什么实际作用啊。 给我的感觉,赵露思好像是很早就被幸运眷顾的孩子,她身上不乏干净纯粹的地方,但也因为获得常人难以想象的大体量曝光和关注,视角长时间局限在自己身上,而失去了基本的共情力。 
她会在家徒四壁的村民家里,滔滔不绝地讲自己马不停蹄工作的场景,说自己如何辛苦,是怎么抑郁的。
可能这些在工作采访中讲,没什么问题,也会是粉丝了解明星周边后,感到心疼的一些切片。
但对着村民们讲,怪怪的。
他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两眼一睁就忙活着放牛羊呢,风餐露宿地,而且挣得还不是大明星的报酬,他们哪懂什么抑郁啊。 听不懂,就只能尬笑。而赵露思不管,只是一味地诉苦。 还有,山区孩子们不得不长途跋涉,走悬崖上学,在赵露思看来,是一种知道危险但仍然勇敢去走的“酷行为”... 孩子们不是自己愿意这么走的啊,是没办法啊!
笔者以前也刷到过不少赵露思讲原生家庭的视频,给我的感觉她是很疏离的,好像爸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把她当挣钱工具,要她独当一面似的。 最近她还有一条热搜,叫做“赵露思称不被父母偏爱”。
但从她日常工作,父母经常探班陪伴, 以及生病的时候,妈妈对她的无条件支持和维护,
这些都看不出来爸妈对她的“冷漠”啊,反而让我觉得她是一个在有爱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小孩,
她的拧巴、脆弱,是不是自己被宠得太好的缘故? 我觉得人还是不能有太重的自怜情绪,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境地。 你是何种经济条件、何种生活状态,过得好与不好,一句自怜能把你一步步拉入受害者逻辑,然后磁场啊、运气啊,真的就在走下坡路了。
有的人明明过得还不赖,属于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还是觉得自己各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所以其实怕就怕在“比较”这件事上,很容易就给自己设个“悲惨”的套子,钻进去自怨自艾。 谁的人生没有点坎坷与辛苦,要比惨,谁都有吐不完的苦水。 但转变视角,
不要烂在过去,看到自己所拥有的,日子才会蒸蒸日上啊。 还有,我觉得咱们平常有可能的话,最好也给自己创造一些走到户外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毕竟困在自己熟悉的一隅,每天都是一样的生物钟、一样的的生活节奏,很容易活着活着就狭隘了,以为自己喜悲就是全天底下最大的事儿。
到了户外,看到自己的渺小,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会扩大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力,提高自己对他人的共情力。 这真的还是蛮重要的。 来源:凝雪与水星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