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0岁老汉场均25+8+8带队西部前三,MVP榜却只排第六? 这届媒体投票是不是该挂个眼科? 詹姆斯这赛季的表现就像你爷爷在小区篮球场暴打00后——明明全场都在喊“卧槽牛逼”,但最后评MVP时却说:“老爷子动作太老派,不够酷炫。”
40岁老汉场均25+8+8带队西部前三,MVP榜却只排第六? 这届媒体投票是不是该挂个眼科? 詹姆斯这赛季的表现就像你爷爷在小区篮球场暴打00后——明明全场都在喊“卧槽牛逼”,但最后评MVP时却说:“老爷子动作太老派,不够酷炫。 ”
一、数据与年龄的“双重标准”:老詹打的是NBA还是敬老院联赛?
看看这数据:24.9分8.1篮板8.6助攻,52%命中率带湖人狂揽7连胜,40岁还能月均29+10+7冲上热搜。 这要是26岁的东契奇,媒体早就吹成“史上最强三双机器”了。 可到了老詹这儿,评价标准突然变成“您老悠着点,别闪着腰”。
更离谱的是高阶数据:PER值23.5联盟前十,关键时刻得分排第三,防守效率105.1湖人第一。 约基奇和亚历山大确实强,但一个28岁正值巅峰,一个26岁罚球王(场均9次罚篮),这俩和40岁老汉比数据,跟大学生和小学生比奥数有啥区别?
二、媒体潜规则:新鲜感碾压传奇性
NBA的MVP评选早成了“故事会”:
约基奇带着卫冕冠军稳如老狗(常规操作)
亚历山大率雷霆青年军逆袭(青春热血)
老詹? 年年被说“最后一舞”,结果年年打脸(审美疲劳)
这就像看《西游记》,孙悟空打妖怪观众都麻木了,突然夸一句“沙僧挑担真卖力”——不是老孙不牛了,是你们看腻了猴戏。
三、罚球争议背后的“强者歧视”
罗伯特·霍里说破真相:“老詹要有SGA的哨子,场均30+跟玩似的”。 看看这对比:
亚历山大场均20.4次突破换9次罚球(裁判:这年轻人真拼! )
老詹场均4.6次罚球(裁判:你肌肉太硬,撞人不算犯规)
合着NBA现在流行“柔弱美学”? 建议老詹下次突破时自带《林黛玉倒拔垂杨柳》BGM,说不定裁判能给点同情分。
四、奥运MVP争议暴露的评判撕裂
巴黎奥运会上老詹拿MVP被喷“黑幕”,却没人提他六战场均14+7+8全面carry,篮板助攻全队第一。 库里固然半决赛三分封神,但小组赛19中5的哑火时刻呢? 这就像高考只看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其他科目全当不存在。
更讽刺的是,当40岁老汉成为美国队攻防中枢,媒体却说“你该让位给年轻人”——合着老同志活该当备胎,关键时刻还得背锅?
五、我们到底在为什么愤怒
为老詹鸣不平的本质,是对“努力就该被看见”的基本诉求:
他减重8公斤转型无球,三分命中率干到39.5%(比库里还准)
带着湖人从附加赛冲到西部第三,比雷霆多打了32场关键球
40岁还能平筐暴扣,把“人类身体极限”踩在脚下
当这些努力被一句轻飘飘的“他老了”抹杀时,我们愤怒的不是排名,而是对奋斗者最起码的尊重正在消失。
詹姆斯的故事早就超越篮球——这是一个关于“如何优雅地对抗时间”的史诗。 当媒体用“双标”丈量传奇,用“审美疲劳”掩盖伟大,我们不妨记住:5万分先生不需要MVP证明自己,但MVP需要詹姆斯来证明它还没变成笑话。 下次看到老詹被黑时,请打开他隔扣文班亚马的视频,然后对喷子们说:“等你40岁还能从办公椅上站起来不喊腰疼,再来评价这个男人。 ”
老詹本赛季关键时刻正负值+8.3,比亚历山大高2.1,比约基奇高3.5——这哪是“快退役的老头”,分明是藏在计时器里的杀手。
来源: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