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过后,大地回暖,正是花生种植的黄金时期。想要花生高产优收,温度把控、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这些环节一个都不能疏忽。依据花生育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成熟期等不同生长阶段的独特需求,科学种植,才能有效避开烂种陷阱,提升花生的产量与品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关
清明过后,大地回暖,正是花生种植的黄金时期。想要花生高产优收,温度把控、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这些环节一个都不能疏忽。依据花生育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成熟期等不同生长阶段的独特需求,科学种植,才能有效避开烂种陷阱,提升花生的产量与品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关键技术要点。
一、播种筹备与精准温度调控
温度遵循三大原则
• 地温稳定在15℃以上:花生发芽的最低临界温度处于12-15℃ ,只有当地温连续5天稳稳保持在15℃以上时,才可以进行播种。要是地温不达标就匆忙下种,花生种子在低温的土壤里很容易发生烂种现象。
• 土壤湿度保持在60%-70%:播种层的土壤含水量需维持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土壤过湿,种子会因缺氧而无法正常呼吸,导致烂根;土壤太干,种子则会脱水,无法顺利发芽。
• 避开寒潮后抢墒播种:清明节之后,倒春寒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户们一定要密切留意天气预报,在寒潮彻底结束后的3-5天内,趁着土壤墒情良好时抓紧播种,防止种子遭遇冻害。
精细种子处理
仔细挑选无破损、颗粒饱满的种子,先晾晒2-3天,增强种子的活力。随后,按照种子量的0.3%取用50%多菌灵进行拌种,以此有效预防根腐病。
二、分阶段精细化水肥管理
苗期(出苗-始花)
• 科学施肥:此阶段以基肥作为主要养分来源,每亩施入2000kg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再搭配40kg花生专用复合肥(15-12-15)。要是苗期发现幼苗长势较弱,可每亩追施5-8kg尿素,促进弱苗转壮。
• 适度灌溉:维持土壤呈现见干见湿的状态,切不可让田间出现积水。一旦遭遇干旱,采用轻灌高喷的方式,持续灌溉3-4小时即可。
开花下针期
• 精准施肥:这个时期要适当减少氮肥的使用量,着重增施磷钾钙肥。每亩施加40kg过磷酸钙、10kg硫酸钾以及20kg石膏,为针果顺利入土创造良好条件。
• 合理灌溉:花生在开花下针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达到峰值,土壤持水量应稳定在70%。要是遇到干旱,需在早晚时段用井水进行轻灌,千万不能在中午高温时浇水,否则极易引发烂针。
结荚期-成熟期
• 巧妙施肥:通过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与0.1%钼酸铵溶液,每隔7天喷施一次,能够有效防止植株早衰,促使荚果更加饱满。
• 精准灌溉:到了成熟期,要控制土壤水分,将土壤持水量调整至50%。在雨季,需及时做好排涝工作,避免出现烂果。
三、病虫害全方位综合防治
病害防治
• 根腐病/茎腐病:在播种之前,利用50%多菌灵拌种,提前做好预防。一旦在发病初期发现病症,可喷施苯醚甲环唑进行治疗。
• 叶斑病:刚发病时,选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者代森锰锌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施一次。
虫害防治
• 蛴螬/地老虎:播种的时候,在播种沟内施入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用量为3kg。在成虫期,可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 蚜虫:喷施10%吡虫啉2000倍液,注意要重点喷洒在嫩叶的背面。
四、关键操作误区警示
播种深度不当
花生播种的适宜深度为3-5cm。播种过深,种子会因缺氧而无法正常萌发,甚至出现烂种;播种过浅,种子容易受到干旱的威胁,影响出苗率。
氮肥施用过量
在苗期要是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花生植株徒长,进而降低结荚率。施肥时需严格按照 “氮减半、磷加倍、钾全量” 的原则进行肥料配比。
忽视中微量元素
花生生长过程中,硼元素缺失会造成空壳现象,钼元素不足则会影响根瘤固氮。可以通过叶面补充0.1%硼砂和0.05%钼酸铵,满足花生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
清明节后种植花生,只要牢牢抓住温度、墒情、肥力这三个关键要素,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灵活调整水肥管理,再配合绿色病虫害防控措施,就能有效避免烂种问题,实现亩产500kg以上的高产目标。
来源:农家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