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扬雄撰《太玄》,将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新唐书·艺文志》作十二卷,《文献通考》作十卷。其书模仿《周易》体裁而成。分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赞,以模仿《周易》之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重
《太玄经》,西汉末年扬雄撰,也称《扬子太玄经》,简称《太玄》《玄经》,后为避清帝玄烨名讳,《四库全书》中又作《太元》《大园》。
扬雄撰《太玄》,将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新唐书·艺文志》作十二卷,《文献通考》作十卷。其书模仿《周易》体裁而成。分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赞,以模仿《周易》之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其赞辞,相当于《周易》之爻辞。《周易》有《彖传》《象传》等“十翼”。作补充说明,《太玄经》亦作《玄冲》、《玄摛》等十篇做补充说明。“玄”,如字形,意为螺旋式“轮回”,是自然规律的形态一般性构架。源出《老子》“玄之又玄”。
《太玄经》以“玄”为中心思想,揉合儒、道、阴阳三家思想,成为儒家、道家及阴阳家之混合体。扬雄运用阴阳、五行思想及天文历法知识,以占卜之形式,描绘了一个世界图示。提出“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质干在乎自然,华藻在乎人事”等观点。《太玄经》含有一些辩证法观点,对祸福、动静、寒暑、因革等对立统一关系及其相互转化情况均坐了阐述。认为事物皆按九个阶段发展,在每一首“九赞”中,皆力求写出事物由萌芽、发展、旺盛到衰弱以至消亡的演变过程。东汉宋衷及三国吴人陆绩曾为《太玄经》作注。晋人范望又删定二家之注,并自注赞文。另有北宋司马光《太玄经集注》、清人陈本礼《太玄阐秘》等。
《太玄经》扬雄玄首序
【原文】驯乎玄,浑行无穷正象天。阴阳,以一阳乘一统,万物资形。方州部家,三位疏成。陈其九九,以为数生,赞上群纲,乃综乎名。八十一首,岁事咸贞。
【译文】遵循着玄妙的规律,周行不止,就像那无穷无尽的上天一样。阴阳相互作用,以一阳来乘统一之数,万物凭借此获得形体。(将事物分为)方、州、部、家,这三个层次有序构成。陈列那九九之数,以此作为万物生成的基础,对上层众多的纲领进行阐释说明,进而综合归纳出各种名称。(《太玄经》)有八十一首,一年之中的各种事情都能依此得到正确的占验。注释驯乎玄,浑行无穷正象天。注释晋·范望:驯顺也;玄,天也;浑行,浑天之义,浑沦而行也。无穷谓昼夜不休,无穷已也。玄正,取象于浑天,故言正象天也。阴阳(土比)参,以一阳乘一统,万物资形。注释晋·范望:参者,三也;(土比)者,比也,以阴阳相次而三,三相乘转为九矣。资者,取也。阴阳相参以为三方,一阳即一方也;一统则天统也。举一方一统,则二方二统可知也。三统相承,以主万物,故万物取形于是也。方州部家,三位踈成。晋·范望注释:踈,大也。言阴阳乘三统为方州部家,大数则三统之位,乃大成也。陈其九九,以为数生。晋·范望注释:言三方一位,乃运为八十一首,陈列乎其中,故言九九以数生也。赞上群纲,乃综乎名。晋·范望注释:赞,九赞之辞也。群纲诸阳也,阳动则阴从,言诸纲动于上,乃综理众首之名性,故言乃综乎名也。八十一首,岁事咸贞。晋·范望注释:贞,正也。八十一首周流一岁之事,侯司八节各得其正,故言“咸贞”也。
玄测序
【原文】盛哉日乎,炳明离章,五色淳光。夜则测阴,昼则测阳。昼夜之测,或否或臧。阳推五福以类升,阴幽六极以类降。升降相关,大贞乃通。经则有南有北,纬则有西有东。
巡乘六
【译文】太阳是多么盛大辉煌啊,它光芒四射,明亮耀眼,呈现出五彩纯正的光辉。夜晚就可以通过它来测度阴气,白天则通过它来测度阳气。对昼夜的测度,可以知晓事情是坏(否)还是好(臧)。阳气推动着五种幸福(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依照类别上升降临,阴气使六种极大的灾祸(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在幽暗之中依照类别下降降临。阳气的上升和阴气的下降相互关联,只有遵循着重大的正道(大贞),事物才能顺利亨通。(就像天地之间)纵向(经)有南有北,横向(纬)有西有东。(太阳)运行乘着六……(此处 “巡乘六” 后面内容缺失,翻译可能不够完整准确)
【原文】甲,舆斗相逢。历以记岁,而百谷时雍。中:阳气潜萌于黄宫,信无不在乎中。初一:昆仑磅礴,幽。测曰:昆仑磅礴,思之贞也。次二:神战于玄,其陈阴阳。测曰:神战于玄,善恶并也。次三:龙出于中,首尾信,可以为中庸。测曰:龙出于中,见其造也。次四:庳虚无因,大受性命,否。测曰:庳虚之否,不能大受也。次五:日正于天,利用其辰作主。测曰:日正于天,贵当位也。次六:月阙其抟,不如开明于西。测曰:月阙其抟,贱始退也。次七:酋酋,火魁颐,水包贞。测曰:酋酋之包,任臣则也。次八:黄不黄,覆秋常。测曰:黄不黄,失中德也。上九:颠灵气形反。测曰:颠灵之反,时不克也
【译文】(太阳)沿着六十甲子的顺序运行,与北斗星相互呼应。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录年岁,使得各种谷物按时丰收。《中》:阳气在大地深处暗暗萌生,诚信的品德无处不在。初一:昆仑山气势磅礴,幽深莫测。测辞说:昆仑山气势磅礴,意味着思考要坚守正道。次二:神灵在玄冥之处交战,其阵势展现出阴阳对立。测辞说:神灵在玄冥之处交战,表明善恶并存。次三:龙从中央跃出,首尾伸张,这可以作为中庸之道的象征。测辞说:龙从中央跃出,预示着它开始有所作为。次四:卑下虚无又无所依凭,难以承受重大的天命,是不好的兆头。测辞说:卑下虚无带来的不利,是因为无法承受重大使命。次五:太阳在天空正中,利于利用此时辰发挥主导作用。测辞说:太阳在天空正中,贵在处于恰当的位置。次六:月亮亏缺不圆,不如在西方初升时那般明亮。测辞说:月亮亏缺不圆,意味着地位卑下开始衰退。次七:火势旺盛,火焰围绕着腮部,水包容着正道。测辞说:这种火势旺盛的包容,是任用大臣的法则。次八:本该是黄色却不是黄色,违背了秋天的常理。测辞说:本该是黄色却不是黄色,是丧失了中正的品德。上九:灵气颠倒,形态反常。测辞说:灵气颠倒的反常,是因为时机不利。
【原文】周:阳气周神而反乎始,物继其汇。初一:还于天心,何德之僭,否。测曰:也还心之否,中不恕也。次二:植中枢,周无隅。测曰:植中枢。立督虑也。次三:出我入我,吉凶之魁。测曰:出我入我不可不惧也。次四:带其钩鞶,锤以玉环。测曰:带其钩鞶,自约束也。次五:土中其庐,设其金舆,厥戒渝。测曰:庐金戒渝,小人不克也。次六:信周其诚,上亨于天。测曰:信周其诚,上通也。次七:丰淫见其朋还于蒙,不克从。测曰:丰淫见朋,不能从也。次八:还过躬外,其祸不大。测曰:还过躬外,祸不中也。上九:还于丧,或弃之行。测曰:还于丧,其道穷也。
【译文】《周》:阳气在万物中循环运转,又返回到初始状态,万物也依照其类别相继发展。初一:返回到内心的本真状态,有什么品德是超越常理的呢,这是不吉利的。测辞说:返回到内心却出现不吉,是因为心中没有做到宽容。次二:树立起中枢核心,循环往复没有偏向。测辞说:树立起中枢核心,是为了确立主导的思考。次三:行为或出或入,是产生吉凶的关键。测辞说:行为或出或入,不可以不对此感到警惕。次四:佩戴着衣带的钩环,又用玉环来装饰。测辞说:佩戴着衣带的钩环,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次五:在土地上建造房屋,设置华丽的车子,要警惕发生变化。测辞说:建造房屋、设置车子却不警惕变化,小人是无法成功应对的。次六:诚信贯穿始终且真诚,向上能通达于天。测辞说:诚信贯穿始终且真诚,所以能够向上通达。次七:过度放纵而看到同类,返回到蒙昧状态,不能有所依从。测辞说:过度放纵而看到同类,是无法有所依从的。次八:过错在自身之外,那么灾祸不会太大。测辞说:过错在自身之外,灾祸不会真正影响到自己的核心。上九:返回到衰败的境地,或许会被抛弃前行。测辞说:返回到衰败的境地,是因为道路已经走不通了。
【原文】礥(贤):阳气微动,动而礥礥,物生而难。初一:黄纯于潜,不见其畛,藏郁于泉。测曰:黄纯于潜,化在啧也。次二:黄不纯,屈于根。测曰:黄不纯,失中适也。次三:赤子扶扶,元贞有终。测曰:赤子扶扶,父母詹也。次四:拔我不德,以力不克。测曰:拔我不德,力不堪也。次五:拔车山渊,宜于大人。测曰:拔车山渊,大位力也。次六:将其车,入于丘虚。测曰:将车入虚,道不得也。次七:出险登丘。或牵之牛。测曰:出险登丘,莫之代也。次八:车不拔,骭轴折。测曰:车不拔,躬自贼也。上九:崇崇高山,下有川波其人有辑航,可与过其。测曰:高山大川,不辑航不克也。
【译文】《礥(贤)》:阳气开始微微萌动,这萌动显得艰难而缓慢,万物生长也面临着困难。初一:黄色纯粹地潜藏着,看不到它的边界,如同蕴藏积聚在泉水之中。测辞说:黄色纯粹地潜藏,变化就在细微之处。次二:黄色不纯粹,屈服于根基之处。测辞说:黄色不纯粹,是失去了中正适度的状态。次三:婴儿缓缓学步的样子,保持着原本的贞正就会有好的结局。测辞说:婴儿缓缓学步,父母满心期待。次四:想要拔除我这不善的德行,仅凭力量是做不到的。测辞说:想要拔除我这不善的德行,是力量不够承受。次五:在山间和深渊中拉动车子,这适宜于有大德的人去做。测辞说:在山间和深渊中拉动车子,只有拥有高位和能力的人才能做到。次六:驾着车子,却进入了荒丘废墟之中。测辞说:驾着车子进入荒丘废墟,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次七:走出险境登上山丘,或许会有牛来牵引。测辞说:走出险境登上山丘,没有什么能替代这一过程。次八:车子拉不动,小腿骨(骭)和车轴都折断了。测辞说:车子拉不动,这是自己伤害了自己。上九:高大巍峨的山峰,下面有河流波涛,那人有船桨和船只,就可以凭借这些渡河而过。测辞说:面对高山和大河,没有船桨和船只就无法通过。
【原文】闲:阳气闲于阴,礥然物咸见闲。初一:蛇伏于泥,无雄有雌。终莫受施。测曰:蛇伏于泥,君不君也。次二:闲其藏,固珍宝。测曰:闲其藏,中心渊也。次三:关无键,舍金管。测曰:关无键,盗入门也。次四:拔我輗軏,小得利小征。测曰:拔我輗軏,贵以信也。次五:礥而闲而,拔我奸而,非石如石,厉。测曰:礥闲如石,其敌坚也。次六:闲黄垁,席金笫。测曰:闲黄垁,以固德也。次七:跙跙,闲于遽篨,或寝之庐。测曰:跙跙之闲恶在舍也。次八:赤臭播关,大君不闲,克国乘家。测曰:赤臭播关,恐入室也。上九:闲门以终,虚。测曰:闲门以虚,终不可实也。
【译文】《闲》:阳气被阴气所阻隔,艰难的样子,万物都明显地受到了阻隔。初一:蛇潜伏在泥中,只有雌蛇而没有雄蛇,最终也无法受孕繁殖。测辞说:蛇潜伏在泥中,就如同君主没有尽到君主的职责(比喻失去应有的作用和状态)。次二:封闭好贮藏的地方,牢牢守护好珍宝。测辞说:封闭好贮藏的地方,内心就像深渊一样深邃、有城府。次三:门关没有门闩,丢弃了用来锁门的金管。测辞说:门关没有门闩,就会让盗贼轻易入门。次四:拔掉我车上的輗和軏(车辕与横木间的关键部件),会获得小的利益,有小的征兆出现。测辞说:拔掉我车上的輗和軏,说明珍贵的是诚信(因为没有了关键部件,车无法正常行驶,就如同失去诚信难以立足)。次五:在艰难中受到阻隔,除掉我的奸邪之人,(奸邪之人)虽不是石头却像石头一样难以拔除,需要砥砺前行。测辞说:在艰难中受到阻隔却像石头一样坚固,说明敌人很强大。次六:用黄土夯实地基,铺上用金装饰的竹席。测辞说:用黄土夯实地基,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德行(就像稳固的地基对于房屋的重要性)。次七:脚步不稳,却在宽大的竹席上休息,或者在这样的地方安寝。测辞说:脚步不稳却在这样的地方休息,坏处在于安于这种不合适的居处。次八:散发着腥臭味的东西传播到了门关,君主却不加以防范,最终会导致国家和家族的衰败。测辞说:散发着腥臭味的东西传播到了门关,意味着恐怕会有祸患进入内部。上九:关闭门户直到终结,内心虚空。测辞说:关闭门户而内心虚空,最终也无法充实(可能指内心没有实质的东西,即使关闭外界干扰也无济于事)。
【原文】少:阳气澹然施于渊物谦然能自韯。初一:冥自少,眇于谦。测曰:冥自少,不见谦也。次二:自少不至,怀其恤。测曰:自少不至,谦不诚也。次三:动韯其得,人主之式。测曰:韯其得,其谦贞也。次四:贫贫,或妄之振。测曰:贫贫妄振,不能守正也。次五:地自冲,下于川。测曰:地自冲,人之所圣也。次六:少持满,今盛后倾。测曰:少持满何足盛也。次七:贫自究,利用见富。测曰:贫自究,富之聘也。次八:贫不贫,人莫之振。测曰:贫不贫,何足敬也。上九:密雨溟沐,润于枯渎,三日射谷。测曰:密雨射谷,谦之敬也。
【译文】《少》:阳气平和舒缓地施予深渊中的万物,万物谦逊地能够自我减损(节制)。初一:在幽暗中自我减损,细微到近乎谦卑。测辞说:在幽暗中自我减损,却看不到真正的谦卑(可能是说这种减损不明显,未体现出谦卑的实质)。次二:自我减损却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心中怀有忧虑。测辞说:自我减损却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是因为这种谦卑不真诚。次三:行动中减损自己所获得的(利益等),这是君主应有的法式。测辞说:减损自己所获得的,这是保持谦卑和贞正的表现。次四:处于贫穷之中,却有人胡乱地给予救济。测辞说:处于贫穷之中却接受胡乱的救济,是不能坚守正道的表现。次五:大地自行低洼,处于河流之下。测辞说:大地自行低洼,这是人们认为它圣明的地方(大地谦卑处下,有包容之德)。次六:稍微保持盈满的状态,现在繁盛日后却会倾覆。测辞说:只是稍微保持盈满,哪里算得上真正的繁盛呢。次七:处于贫穷中自我反思,适宜于去寻求致富之道。测辞说:处于贫穷中自我反思,是走向富裕的前奏(如同被富裕所“邀请”)。次八:看似贫穷却并非真正的贫穷,没有人会去救济他。测辞说:看似贫穷却并非真正的贫穷,又有什么值得敬重的呢(因为不是真正的困境,无需他人帮助)。上九:细密的雨纷纷洒落,滋润着干涸的沟渠,连续三日雨水润泽着山谷。测辞说:细密的雨润泽山谷,这是对谦卑的敬重(雨水滋润万物,如同以谦卑之态施予恩泽)。
【原文】戾:阳气孚微,物各乖离,而触其类。初一:虚既邪,心有倾。测曰:虚邪心倾怀不正也。次二:正其腹,引其背,酋贞。测曰:正其腹,中心定也。次三:戾其腹,正其背。测曰:戾腹正背,中外争也。次四:夫妻反道,维家之保。测曰:夫妻反道各有守也。次五:东南射兕,西北其矢。测曰:东南射兕,不得其首也。次六:准绳规矩,不同其施。测曰:准绳规矩,乖其道也。次七:女不女,其心予,覆夫谞。测曰:女不女,大可丑也。次八:杀生相午,中和其道。测曰:杀生相午,中为界也。上九:仓灵之雌,不同宿而离失则岁之功乖。测曰:仓灵之雌,失作败也。
【译文】《戾》:阳气微弱且虚浮,万物各自相互背离,却又会与同类相接触。初一:内心空虚又邪僻,心思就会有所偏斜。测辞说:内心空虚邪僻、心思偏斜,是因为心怀不端正。次二:端正自己的内心(腹可象征内心),挺直自己的脊背(背可象征外在行为),就会美好而坚贞。测辞说:端正自己的内心,是使内心安定下来。次三:内心乖戾,却想要使外在行为端正。测辞说:内心乖戾而外在行为端正,这是内心和外在相互矛盾冲突。次四:夫妻之间遵循不同的道路(行事方式不同),却能成为家庭稳定的保障。测辞说:夫妻之间遵循不同的道路,是因为各自都有自己的操守。次五:朝着东南方向射杀犀牛,箭矢却射向了西北方向。测辞说:朝着东南方向射杀犀牛,却连犀牛的头部都射不到(比喻做事方向错误,难以达到目的)。次六:(本应统一的)准则、规矩,却不能以相同的方式施行。测辞说:准则、规矩不能以相同的方式施行,是违背了应有的正道。次七:女子不像女子的样子,她心里另有想法,却辜负了丈夫的才智。测辞说:女子不像女子的样子,实在是非常可耻的。次八:生与死相互交错,要在其中找到中和的办法。测辞说:生与死相互交错,中庸之道是其中的界限(要以中和的态度对待)。上九:掌管农事的神灵(仓灵)的雌性配偶,不与它同宿而分离,就会使一年的农事之功有所偏差。测辞说:仓灵的雌性配偶(与仓灵分离),是因为失去了应有的作为而导致失败。
【原文】上:阳气育物于下,咸射地而登乎上。初一:上其纯心,挫厥鏩鏩。测曰:上纯其心,和以悦也。次二:上无根,思登于天,谷在于渊。测曰:上无根,不能自活也。次三:出于幽谷,登于茂木,思其珍榖。测曰:出谷登木,知方向也。次四:卽上不贞,无根繁荣,孚虚名。测曰:卽上不贞,妄升也。次五:鸣鹤升自深泽,阶天不作。测曰:鸣鹤不作有诸中也。次六:升于堂,颠衣到裳,廷人不庆。测曰:升堂颠到,失大众也。次七:升于颠台,或拄之材。测曰:升台得拄,辅拂坚也。次八:升于高危,或斧之梯。测曰:升危斧梯,失士民也。上九:栖于菑初亡后得基。测曰:栖菑得基后得人也。
【译文】《上》:阳气在地下培育万物,万物都向着地面生长并向上发展。初一:使自己的内心纯正,挫抑那些刚猛急躁的情绪。测辞说:使自己的内心纯正,就能达到和谐愉悦的状态。次二:没有根基却想着登上天空,就如同把山谷置于深渊之中(不切实际)。测辞说:没有根基,就无法自我生存下去。次三:从幽深的山谷中出来,登上茂密的树木,想着那些珍贵的谷物(有了更高的追求)。测辞说:从山谷登上树木,是知道了前进的方向。次四:虽然向上却不坚守正道,没有根基却表面繁荣,只是空有虚名。测辞说:虽然向上却不坚守正道,这是虚妄的上升。次五:鸣叫的仙鹤从深深的水泽中升起,即使接近天空也不躁动。测辞说:鸣叫的仙鹤不躁动,是因为它内心有涵养。次六:登上了高堂,却把衣服上下穿反,连堂下的人都不庆贺(这种情况)。测辞说:登上高堂却把衣服穿反,是失去了众人的拥护。次七:登上高高的楼台,或许是因为有可用的支柱材料(的支撑)。测辞说:登上楼台得到了支柱,说明辅助的力量很坚实。次八:登上危险的高处,或许要用斧头砍制的梯子(才能上去)。测辞说:登上危险的高处使用斧头砍制的梯子,是失去了士人和民众的支持(这种方式不可取)。上九:栖息在受灾的地方,起初有所失落后来得到了安身的基础。测辞说:栖息在受灾的地方却得到了安身的基础,是后来得到了人们的帮助。
【原文】干:如人钻乎坚,铪然有穿.初一:丸钻钻于内隟厉。测曰:丸钻于内,转丸非也。次二:以微干正,维用轨命。测曰:以微干正,维大谏微也。次三:箝键挈挈,匪贞。测曰:箝键挈挈,干禄回也。次四:干言入骨,时贞。测曰:干骨之时,直其道也。次五:蚩蚩,干于丘饴,或锡之坏。测曰:蚩蚩之干锡不好也。次六:干干于天贞驯。测曰:干干之贞,顺可保也。次七:河戟解解,遘。测曰:河戟解解,不容道也。次八:赤舌烧城,吐水于瓶。测曰:赤舌烧城,君子以解祟也。上九:干于浮云,从坠于天。测曰:干于浮云,乃从天坠也。
【译文】《干》:如同人钻坚硬的东西,最终会豁然穿透。初一:像圆球一样乱钻,钻到内部的缝隙中,有危险。测辞说:像圆球一样在内部乱钻,转动圆球(这样的方式)是不对的。次二:以微妙的方式去干预正道,应当遵循规范和天命。测辞说:以微妙的方式去干预正道,是在大事上劝谏要从小处着手。次三:(像)紧紧夹住门闩一样(追求禄位),这不是正途。测辞说:紧紧夹住门闩一样(追求禄位),是为了谋取禄位而走了邪路。次四:进言深刻入骨,合于时宜且正确。测辞说:进言深刻入骨的时机,是坚持正道的时候。次五:笑嘻嘻地去求取山丘上的糖,或许会得到土块。测辞说:笑嘻嘻地去求取(东西),得到的并非好东西。次六:不断努力地追求上天的正道,驯服(顺应)天理。测辞说:不断努力追求正道而保持坚贞,顺应天理就可以得到保全。次七:(如同)河岸的防护设施松散,(会遭遇危险)。测辞说:河岸的防护设施松散,是不能容留正道(难以保障安全)。次八:赤舌(恶毒的言语)能烧毁城池,(此时)应像往瓶中倒水一样(冷静)。测辞说:赤舌能烧毁城池,君子应以此解除灾祸。上九:追求那虚幻的浮云,就会从天上坠落下来。测辞说:追求那虚幻的浮云,就会从天上坠落。
【原文】狩(爻守):阳气强内而弱外,物咸扶而进乎大.初一:自我匍匐,好是冥德。测曰:匍匐冥德,若无行也。次二:荧狩狧狧,不利有攸往。测曰:荥狩狧狧,多欲往也。次三:卉炎于狩,宜于丘陵。测曰:卉炎丘陵,短临长也。次四:狩于酒食,肥无誉。测曰:狩于酒食,仕无方也。次五:狩有足,讬坚榖。测曰:狩有足,位正当也。次六:独狩逝逝,利小不利大。测曰:独狩逝逝,不可大也。次七:白日临辰,可以卒其所闻。测曰:白日临辰,老得势也。次八:蚤虱之狩,厉。测曰:蚤虱之狩,不足赖也。上九:全狩,絭其首尾,临于渊。测曰:全狩之絭恐遇害也。
【译文】《狩(爻守)》:阳气在内部强盛而在外部较弱,万物都得到扶持而向强大的方向发展。初一:自己伏地爬行,喜好暗中积累的德行。测辞说:伏地爬行,喜好暗中积累的德行,就好像没有行动一样(虽有积累但未显于外)。次二:(像)荧光闪烁一样急切地狩猎,不利于有所前往。测辞说:像荧光闪烁一样急切地狩猎,是因为欲望过多才想要前往。次三:草木在狩猎时燃烧,适宜于在丘陵地带(发生这种情况)。测辞说:草木在丘陵地带燃烧,是因为弱小的(草木)靠近了强大的(狩猎场景)。次四:专注于酒食的享受(如同狩猎酒食),即便生活丰裕也没有值得称誉之处。测辞说:专注于酒食的享受,是出仕却没有正确的方式(只图享乐)。次五:狩猎有了立足之地,依托坚固的山谷。测辞说:狩猎有了立足之地,是因为位置正当合适。次六:独自狩猎远行,有利于小事而不利于大事。测辞说:独自狩猎远行,不适合做大事。次七:在白天正当其时的时候,就可以完成自己所听闻(想做)的事情。测辞说:在白天正当其时的时候,就像年老者得到了权势(能有所作为)。次八:像捉蚤虱一样的狩猎(行为),有危险。测辞说:像捉蚤虱一样的狩猎(行为),是不值得依靠(不可取)的。上九:完整的狩猎(场景),约束住猎物的首尾,靠近深渊。测辞说:完整的狩猎场景却约束住猎物的首尾,恐怕会遭遇危险。
【原文】羡:阳气赞幽,推包羡爽,未得正行。初一:羡于初其次迂涂。测曰:羡于初后难正也。次二:羡于微,克复可以为仪。测曰:羡微克复,不远定也。次三:羡于涂,不能直如。测曰:羡于涂,不能直行也。次四:羡权正,吉人不幸。测曰:羡权正,善反常也。次五:孔道夷如,蹊路微如,大舆之忧。测曰:孔道之夷,奚不遵也。次六:大虚既邪,或直之,或翼之,得矢夫。测曰:虚邪实夫,得贤臣也。次七:曲其故,迂其涂厉之训。测曰:曲其故,为作意也。次八:羡其足济于沟渎,面贞。测曰:羡其足,避凶事也。上九:车轴折,其衡抈,四马就括,高人吐血。测曰:轴折吐血,不可悔也。
【译文】《羡》:阳气佐助幽深之处(的事物),推动、包容并使之扩展、明朗,但还没有走上正确的轨道。初一:一开始就有偏差,接下来的道路会曲折。测辞说:一开始就有偏差,后面就难以走上正道了。次二:在细微之处有偏差,能够恢复就可以成为典范。测辞说:在细微之处有偏差并能恢复,(说明)离正道不远是可以确定的。次三:在道路上有偏差,不能笔直前行。测辞说:在道路上有偏差,就不能笔直地前行。次四:(在特殊情况下)偏离常规而归于正道,吉祥的人也会有不幸(但最终会好)。测辞说:偏离常规而归于正道,好事也会有反常的过程(但结局是好的)。次五:大道平坦宽阔,小路却狭窄难行,这是乘坐大车的人(面临的)忧虑。测辞说:大道如此平坦,为什么不遵循它呢。次六:(内心)空虚又邪僻,有的人纠正它,有的人辅助它,(最终)得到了正直的人(的帮助)。测辞说:内心空虚邪僻而能得到充实,是因为得到了贤能的臣子(的辅佐)。次七:弯曲原来的道路,使路途迂回,这是对危险的训诫。测辞说:弯曲原来的道路,是有意为之(有其用意)。次八:(因有偏差而)羡慕别人的立足之处,(但自己)能渡过沟渎,是吉利的。测辞说:羡慕别人的立足之处,(但能渡沟渎)是避开了凶险之事。上九:车轴折断,车辕弯曲,四匹马被束缚住,高尚的人吐血(遭受挫折)。测辞说:车轴折断、吐血,是无法后悔(事情已很严重)的。
【原文】差:阳气蠢辟于东,帝由羣雍,物差其容。初一:微失自攻,端。测曰:微失自攻,人未知也。次二:其所好,将以致其所恶。测曰:其所好,渐以差也。次三:其亡其亡将至于晖光。测曰:其亡其亡震自卫也。次四:过小善善,不克。测曰:过小善,不能至大也。次五:过门折入,得彼中行。测曰:过门折入,近复还也。次六:大跌,过其门,不入其室。测曰:大跌不入诚可患也。次七:累卵业嶪,惧贞安。测曰:累卵业业,自危作安也。次八:足累累,其步躟跃,辅铭灭麋。测曰:足累累,履过不还也。上九:过其枯城或蘖青青。测曰:过其枯城,改过更生也。
【译文】《差》:阳气在东方蠢动生发,天帝(阳气的主宰)从众多祥和之气中产生,万物呈现出不同的容貌。初一:有微小的过失就自我改正,会端正(自身)。测辞说:有微小的过失就自我改正,别人还没有察觉(就已改正)。次二:自己所喜好的,将会导致自己所厌恶的(结果)。测辞说:自己所喜好的,逐渐就会产生偏差(导致不好的结果)。次三:(常想着)“要灭亡啊,要灭亡啊”(保持警惕),将会迎来光辉的前景。测辞说:(常想着)“要灭亡啊,要灭亡啊”,是通过震动(警惕)来自我保卫。次四:犯了小错却以为是好事,(最终)不能成功。测辞说:犯了小错却以为是好事,是不能达到大的成就的。次五:经过家门却折返进入,得到了其中的中庸之道。测辞说:经过家门却折返进入,是接近(正道)又回归了。次六:遭遇大的挫折,经过家门却不进入家中(没有依靠)。测辞说:遭遇大的挫折却不进入家中(依靠),实在是令人担忧。次七:(像)把鸡蛋堆叠得很高很危险,保持警惕就会获得平安。测辞说:把鸡蛋堆叠得很高很危险,(但保持警惕)能化危险为平安。次八:脚步疲惫,走路摇摇晃晃,(即使有)车两侧的铭文(告诫)也会磨灭(犯错)。测辞说:脚步疲惫,(这样)走过了就难以回头(会犯错且难改)。上九:经过那荒废的城池,或许(城中的草木)又长出了青青的新芽。测辞说:经过那荒废的城池,(意味着)改正过错后获得新生。
【原文】童:阳气始窥,物僮然咸未有知。初一:颛童不寤,会我蒙昏。测曰:颛童不寤,恐终晦也。次二:错于灵蓍,焯于龟资出泥入脂。测曰:错蓍焯龟,比光道也。次三:东辰以明,不能以行。测曰:东辰以明,奚不逝也。次四:或后前夫,先锡之光。测曰:或后前夫,先光大也。次五:蒙柴求兕,其得不美。测曰:蒙柴求兕,得不庆也。次六:大开惟幕,以引方客。测曰:大开惟幕,览众明也。次七:修侏侏,比于朱儒。测曰:洙侏之修无可为也。次八:或击之,或刺之,修其玄鍳,渝。测曰:击之刺之,过以衰也。上九:童麋触犀,灰其首。测曰:童麋触犀,还自累也。
【译文】《童》:阳气开始显露,万物幼稚懵懂,都还没有知识和见识。初一:愚昧的儿童不觉悟,正符合我蒙昧昏惑的状态。测辞说:愚昧的儿童不觉悟,恐怕最终会一直愚昧下去。次二:用灵验的蓍草占卜,用龟甲清晰地显示征兆,就像从泥中出来进入油脂中(有了好的转变)。测辞说:用蓍草占卜、用龟甲显示征兆,是与光明的大道相比照(有指引)。次三:东方的星辰明亮了,却不能前行。测辞说:东方的星辰明亮了,为什么不出发前行呢。次四:有的人落在别人后面,有的人走在前面,(但)先给予他光明(机会)。测辞说:有的人落在别人后面,有的人走在前面,(先给予机会的)会先发扬光大。次五:用蒙昧的柴木去猎取犀牛,得到的结果不会美好。测辞说:用蒙昧的柴木去猎取犀牛,得到的东西不值得庆贺。次六:大大地打开帷幕,用来迎接四方的客人。测辞说:大大地打开帷幕,是为了广纳众人的智慧(光明)。次七:身材矮小的样子,就像侏儒一样。测辞说:身材矮小的样子,是没有什么作为的。次八:有的人打击他,有的人刺他,(此时)修养自己深远的洞察力,(就能)改变(处境)。测辞说:受到打击和刺击,(是因为)过错导致了(处境的)衰败(但可通过修养改变)。上九:幼稚的麋鹿去触犀牛,撞碎了自己的头。测辞说:幼稚的麋鹿去触犀牛,是自己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