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4日上午11时,韩国宪法法院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最终宣判,宣布罢免总统尹锡悦。历时近四个月的韩国政坛乱局是如何开始的?
当地时间4日上午11时,韩国宪法法院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最终宣判,宣布罢免总统尹锡悦。历时近四个月的韩国政坛乱局是如何开始的?
当地时间4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就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宣判,宪法法院通过弹劾案,宣布罢免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历经111天,以下为时间线回顾。
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发表紧急谈话,发布紧急戒严令,表示此举是为了铲除“从北势力”,维护“自由宪政秩序”。
2024年12月4日,韩国国会凌晨召开会议,通过要求解除戒严令的决议案。此后,韩国召开国务会议,通过解除紧急戒严令的决议案。同日,韩国共同民主党等6个在野党以尹锡悦违反宪法和法律为由,对尹锡悦等人发起弹劾动议案。
2024年12月14日,韩国国会在第二次表决中通过弹劾动议案,尹锡悦总统职权随即停止。弹劾案随后提交至韩国宪法法院审理。国务总理韩德洙作为第一顺位代行总统职权。
2024年12月31日,首尔西部地方法院以涉嫌发动内乱和滥用职权为由,对尹锡悦发布逮捕令,逮捕令有效期至2025年1月6日。
2025年1月3日,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试图进入总统官邸执行对尹锡悦的逮捕令,因遭到总统警卫处人员阻拦未能逮捕。
2025年1月7日,首尔西部地方法院批准延长尹锡悦逮捕令期限。
2025年1月14日,宪法法院就尹锡悦弹劾案举行第一次正式辩论。因尹锡悦缺席庭审,辩论持续4分钟左右便结束。
2025年1月15日,“共同调查本部”表示已执行对尹锡悦的逮捕令。公调处说,尹锡悦在抵达公调处后即进入接受调查环节。
2025年1月17日,公调处向首尔西部地方法院申请对尹锡悦的拘留令,以延长对其羁押时间。
2025年1月19日,首尔西部地方法院批准对尹锡悦的拘留令。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以现任总统身份接受拘留调查的总统。
2025年1月21日,尹锡悦出席在宪法法院举行的总统弹劾案第三次辩论,否认与紧急戒严相关的指控。
2025年1月26日,“共同调查本部”以涉嫌发动内乱罪拘留起诉尹锡悦。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被起诉的现任总统。
2025年2月25日,宪法法院就尹锡悦弹劾案举行第11次、即最后一场正式辩论。
2025年3月7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通过针对尹锡悦的取消拘留请求。
2025年3月8日,检察机关决定放弃抗诉,释放尹锡悦。
2025年4月1日,宪法法院宣布,当地时间4日上午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开庭宣判。
真正导致审判拖延的,还是法官内部的立场分歧。虽然法院完全中立于党派之外、审议全程保密,但韩国法律界是一个极小的圈子,法官们又多来自“律政家族”,且有明确的进步、保守立场,外界因此不难判断他们对弹劾尹锡悦的态度。
8位法官中,文炯培、郑贞美、李美善、郑桂先4人为进步派。戒严事件发生后,李美善的妹妹李尚熙律师还被推举为“推动尹锡悦辞职特别委员会”的副委员长。法官金炯枓则属于温和保守派。他们被视为必然支持弹劾的5票。
另一边,法官赵汉畅是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司法研修院18期的老同学,但道不同不相为谋,持保守派立场。赵汉畅的岳父,是1979年全斗焕军事政变的核心参与者,原韩国陆军参谋次长郑东镐。法官金福鑫,在宪法法院近期的一系列判决中撰写的个别意见,立场比赵汉畅更为保守。他们被视为最反对弹劾的2票。
剩下的一名法官,是资历最深(司法研修院17期)的郑亨植。他原是知名的保守派。2024年12月6日,尹锡悦在被国会弹劾的前夜,紧急任命郑亨植的亲戚朴宣映为部长级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委员长,被视为对郑亨植的“公然收买”。
后来的事实表明,尹锡悦的命运确实握在郑亨植手上:经过电脑抽签,郑亨植成为弹劾案的主审法官。起初,因为他指出国会方证人的一些证词相互矛盾,尹锡悦支持者称赞其为“伟大的法官”。但很快,郑亨植就因为驳回、打断尹锡悦律师团队的多项程序性质疑,被尹锡悦支持者攻击为“红色法官”。
由于内部审议的保密性,外界并不确知郑亨植对尹锡悦转变态度的过程。弹劾案宣判前一天,共同民主党东北亚合作委员会副委员长权起植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一种在韩国政坛广泛流传的说法是:直到3月28日,法院对尹锡悦弹劾案的内部审议结果还是5∶3;但28日,郑亨植的观点转变,支持弹劾的法官达到6人。
此时,一些法官主张以6∶2做出判决,但赵汉畅、金福鑫请求给予他们更多思考时间。4月1日周一上班后,这两位保守派法官找到代理首席大法官文炯培,经过商议,法院最终以8∶0达成结论。这也符合外界此前的预期:法官们会尽可能实现“一边倒”判决,以避免撕裂韩国社会。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达成一致意见后,宪法法院内“弥漫着克服了重大困难的轻松气氛”。但对尹锡悦来说,这意味着他的总统生涯彻底结束。
尹锡悦案延宕的三重因素
从去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尹锡悦弹劾动议案,到2月25日宪法法院最后一场辩论,至今弹劾案仍未宣判。漫长的审理过程中,焦虑情绪在韩国社会蔓延。为何一再延宕?主要有三重因素:首先是司法体系的理念冲突。宪法法院原本由9名法官构成,分别由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院长提名,这看似平衡的背后却暗含着意识形态上的结构性矛盾。现在在职的8名法官中,进步派3名,保守派2名,中间派3名,而中间派中的1人属于中间偏保守。这种分歧在尹锡悦案审理中或将进一步激化。
其次是出于对社会撕裂的风险考量。尹锡悦弹劾案已经导致民意呈现严重对立:超200万份请愿书涌入法院,“挺尹派”比重高达四成,在前总统朴槿惠遭罢免前夕,“挺朴”的比重一直未超过三成。宪法法官在裁决时不得不考虑判决可能引发的街头暴力与社会动荡风险。此外,宪法法院还需抵御朝野党派的施压。执政党强调“程序瑕疵”,在野党则高举“民意大旗”,这种高压环境迫使法院采取审慎态度,通过延长评议期以显示深思熟虑。
第三是历史教训带来的警示效应。相较于前总统卢武铉弹劾案自庭审结束至宣判仅用14天,朴槿惠弹劾案仅用11天的速审速决相比,尹锡悦案已近40天未决。宪法法院异常审慎,既源于这是一场失败的“紧急戒严”,也反映出吸取了过往深刻教训。当然,法官团队也有故意拖延的成分。据韩国媒体报道,宪法法官在评议朴槿惠弹劾案时几乎每天召开闭门会议,加班加点工作。而此次法官们似乎只是每日评议一两个小时,工作强度远低于此前,导致宣判日期一拖再拖。
未来政局演变的三种可能
第一,若弹劾案成立,将带来权力重构。如果6名以上宪法法官认定弹劾成立,韩国将进入60天选举周期。由于反对弹劾且内部矛盾显著,执政的国民力量党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相反,主导弹劾的在野党将占据优势。失去总统特权保护的尹锡悦,不仅将面临“内乱头目”审判,也会面临滥用职权等起诉。但是,尹锡悦的支持者不会善罢甘休,很可能以“审判不公正”和“政治迫害”为由进行抗争。届时,韩国社会矛盾将会进一步激化。
第二,若弹劾被驳回,将导致宪政危机。如果宪法法院以5比3或其他的投票结果驳回弹劾案,尹锡悦将立即恢复总统职务。这个结果或将引发更大规模的街头抗议,在野党也可能启动二次弹劾。尹锡悦也将获得刑事豁免权,这将重创韩国民众对司法独立的信任,保守与进步阵营的对立可能突破制度框架,演变成一场真正的“内斗”。
第三,若弹劾久拖不决,将陷入制度真空。目前8名宪法法官中有2名将在4月18日退休,届时将只剩下6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总统弹劾宣判必须有7名法官以上参与。如果宪法法院迟迟不宣判,韩德洙也仍然搁置宪法法官马恩赫的任命,将导致审判因法定人数不足而陷入停滞,尹锡悦或将在权力冻结状态下完成任期。这种史无前例的“制度真空”状态,或将迫使国会启动紧急修法程序,以保障宪法法院正常运转。
不管尹锡悦弹劾案最终是什么结果,都将在短期内加剧韩国社会的矛盾。而一连串的弹劾审判和刑事审判犹如透视镜,照见韩国民主制度的深层隐疾——权力制衡机制脆弱、民意与法理的角力失衡。未来韩国需在司法独立与政治现实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以避免周期性宪政危机一再重演。
韩国政坛的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围绕现任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终于迎来关键时刻。
据央视新闻报道,韩国宪法法院已确定将在4月4日上午11时,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公布判决结果。
这场拖延了数月的弹劾案,既是一次法律裁决,也是一场决定韩国未来政治走向的重大事件。
随着时间临近,无论是尹锡悦还是推动弹劾的共同民主党领袖李在明,双方都在为最终的结果做最后的博弈。
尹锡悦弹劾案的核心争议
尹锡悦弹劾案的焦点在于,他是否在任期内存在重大失职或违宪行为。
共同民主党指责尹锡悦在处理多个敏感案件上存在滥用职权和违宪问题,认为他已经无法继续履行总统职责。
相对而言,尹锡悦的支持者认为弹劾案是反对党人为制造的政治陷阱,目的是削弱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的根基,同时为李在明的选举铺路。
宪法法院对此案的审理态度极为谨慎。
宪法法院事务处长金正元表示,鉴于此案对韩国国内外影响重大,法官已多次召开评议会议,展开深入讨论。
据悉,弹劾案的裁决需要至少6名法官赞成,外界普遍认为目前8名宪法法官内部可能存在明显分歧。
因此,此前外界预测3月中旬就会有结果的案件被推迟到了4月。
无论结果如何,这一裁决将决定尹锡悦的政治命运。
如果弹劾案通过,尹锡悦将成为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弹劾下台的韩国总统;如果失败,他将继续担任总统,但社会上的对立情绪可能进一步激化。
从历史看弹劾案的深远影响
韩国总统弹劾案并非首次发生,历史上的两起案例为此次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对比依据。
2017年,时任总统朴槿惠因“亲信干政门”事件被弹劾,宪法法院最终以8:0全票通过弹劾,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这一裁决不仅终结了朴槿惠的政治生涯,还导致执政党阵营的长期分裂,并引发大规模社会抗议。
而在2004年,时任总统卢武铉则因政治言论争议遭到国会弹劾。
然而,宪法法院最终认为弹劾理由不足,裁定卢武铉重新执掌国家权力。
这次弹劾的失败不仅提升了卢武铉的政治声望,也让韩国公众对弹劾制度的使用更加审慎。
尹锡悦的弹劾案与上述两次案件有着相似之处,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将对韩国的宪法权威、社会稳定乃至未来的政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李在明的强硬表态与政治运筹
作为弹劾案背后的主导者,李在明的态度鲜明且强硬。
他日前在党内的一次会议上公开警告,如果弹劾案失败,尹锡悦重返总统之位,韩国可能迎来第二次“戒严”,社会矛盾将进一步激化。
李在明的不满显然不仅限于弹劾案本身。
近期,韩国检方针对他的案件仍在进行,包括关于其涉嫌违反《选举公职法》的调查。
这一系列起诉被李在明及其支持者指责为政治打压。
此外,连前总统文在寅也受到牵连,其女儿文多惠被指控受贿,文在寅本人也被要求接受进一步调查。
李在明认为,这一切针对共同民主党的政治行动,都试图削弱他和民主党的选举基础。
社会舆论与国际关注
尹锡悦弹劾案的另一个关键变量是韩国民意。
根据近期民调,超过半数的韩国民众对尹锡悦的执政表现持不满态度,同时支持弹劾案的比例也超过60%。
这一数据反映了当前韩国社会的不安情绪。
而无论宪法法院的裁决结果如何,韩国都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抗议活动,甚至爆发社会冲突。
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此次事件。
一方面,尹锡悦执政期间在外交上倾向于强化韩美同盟,推动对朝政策的强硬立场。
如果弹劾通过,韩国外交政策可能随之调整。
另一方面,韩国政坛的不稳定可能对该国经济和区域安全带来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朝鲜局势紧张的背景下。
结语
4月4日即将到来的裁决,将不仅是对尹锡悦个人的政治审判,更是对韩国宪法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
如果弹劾成功,韩国有望通过重新选举缓和当前的政治和社会分裂。
然而,如果弹劾失败,尹锡悦继续执政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反对浪潮,甚至导致宪政危机。
无论结果如何,这次弹劾案再次暴露了韩国政坛中党派斗争的深度,以及宪法权威在政治博弈中的重要性。
韩国社会能否从中汲取教训,通过制度改革实现长远稳定,值得持续关注。
韩国宪法法院对尹锡悦弹劾案判决全文:
韩国宪法法院4日上午就尹锡悦弹劾案做出宣判,8名宪法法官一致认为,尹锡悦严重违反了宪法和法律,并于当地时间11时22分宣布尹锡悦被罢免。韩联社发布了宪法法院判词全文,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林云给读者编译如下:
现在开始对“总统尹锡悦弹劾事件”进行判决。
▣ 首先,关于程序合法性要件进行审查。
➀ 关于本案戒严令是否属于司法审查的对象。
考虑到弹劾审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高级公职人员违反宪法和法律,维护宪法秩序,因此,即使本案中的戒严令宣布是需要高度政治决心的行为,也可以审查其是否违反宪法和法律。
➁ 关于国会法制司法委员会未进行调查即通过本案弹劾案的情况。
宪法将弹劾程序交由国会立法处理,而《国会法》规定法制司法委员会是否进行调查属于国会的裁量权。因此,不能仅因未进行法制司法委员会调查就认定弹劾案的通过程序违法。
➂ 关于本案弹劾案的通过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
《国会法》规定被否决的议案不得在同一会期内再次提出。针对被弹劾人的第一次弹劾案在第418届定期国会会期内因投票未成立而未获通过,但本案弹劾案是在第419届临时国会会期内提出的,因此未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
对此,审判官郑炯植提出补充意见,认为即使在不同会期内,也需通过立法对弹劾案的提出次数加以限制。
➃ 关于本案戒严令在短时间内解除且未造成损害,是否导致保护利益缺失。
即使本案戒严令已解除,因该戒严令引发的弹劾事由已经发生,因此不能认为审判的利益因此被否定。
➄ 关于弹劾决议书中最初以《刑法》叛乱罪等罪名构成,在弹劾审判请求后被列为违反宪法的罪行的情况说明。
在维持基本事实不变的情况下,撤回或者改变适用的法律规定,并不构成对起诉理由的撤回或者改变,无需经过特殊程序,是可以的。
被弹劾人主张,若弹劾事由中未包含叛乱罪相关部分,则可能未达到通过弹劾的法定人数,但这仅为假设性主张,缺乏客观依据支持。
➅ 关于为夺取总统职位而滥用弹劾权的指控。
本案弹劾案的通过程序合法,且被弹劾人违反宪法或法律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证明,因此不能认定弹劾权被滥用。
综上,本案弹劾审判请求合法。
此外,关于证据法则,审判官李美善、金亨斗提出补充意见,认为在弹劾审判程序中可适当放宽适用《刑事诉讼法》的传闻证据规则;而审判官金福亨、赵汉昌则提出补充意见,认为今后在弹劾审判程序中需更严格适用传闻证据规则。
▣ 接下来,审查被弹劾人在执行职务中是否违反宪法或法律,以及其违法行为是否严重到足以将其罢免。
首先,按弹劾事由逐项审查。
① 关于本案戒严令。
根据宪法和戒严法规定,宣布戒严的实质要件之一是“存在与敌人发生战争状态,或者因战争、事变或类似的国家紧急状态,导致社会秩序严重混乱,行政和司法职能履行面临极大困难的现实情况”。
被弹劾人主张,因在野党占据国会多数席位,异常推进弹劾案、单方面行使立法权及试图削减预算等霸权行为,造成了上述重大危机状况。
自被弹劾人就职至本案戒严令宣布前,国会针对内政部长官、检察官、韩国通信委员会委员长、监察院委员长等提出了22项弹劾议案。这让人担心国会是否仅仅以违法为由,就将弹劾审判制度作为对政府施加政治压力的手段,而没有考虑弹劾事由是否违宪、是否非法。
然而,在本案戒严令宣布时,只有一名检察官和韩国通信委员会委员长的弹劾审判正在进行中。
被弹劾人主张在野党单方面通过的法律案存在问题,但这些法律案因被弹劾人要求复议或暂缓公布,尚未生效。
2025年度预算案在2024年预算执行期间的戒严宣布时无法产生任何影响,且该预算案仅经国会预算结算特别委员会通过,未获全体会议通过。
因此,国会的弹劾、立法及预算审议等权限行使,在本案戒严令宣布时并未实际引发重大危机状况。
即使国会行使权力的行为违法或不公正,也不能成为行使国家紧急状态权力的正当理由,因为国会可以通过宪法法院的弹劾审判或者被弹劾人要求重新审议法案等普通的权力行使方式来应对此类事项。
被弹劾人还主张为消除选举舞弊嫌疑而宣布本案戒严。但仅凭存在某种嫌疑,不能认定实际发生了重大危机状况。
此外,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在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前已宣布对大部分安全漏洞采取措施,并公开24小时监控提前及邮寄投票箱存放地点的闭路电视录像,引入开票过程中的手工计票制度,因此被弹劾人的主张缺乏合理性。
最终,即使考虑到被弹劾人声称的所有情况,也不能说本案宣布戒严时存在危机情况,从而可以客观地证明被弹劾人的判断是正确的。
宪法及《戒严法》规定,非常戒严的实体要件还包括“需以兵力应对军事需要或维护公共安宁秩序的目的和必要性”。
然而,被弹劾人主张的国会权限行使导致的国家治理瘫痪或选举舞弊嫌疑,应通过政治、制度及司法手段解决,而非动用兵力解决。
被弹劾人称本案戒严为向国民警示在野党霸权及国家危机的“警告性戒严”或“呼吁型戒严”,但这并非《戒严法》规定的戒严目的。
此外,被弹劾人不仅止于宣布戒严,还动用军警妨碍国会权限行使等违反宪法及法律的行为,因此无法接受其“警告性或呼吁型戒严”的主张。
综上,本案戒严令违反了非常戒严的实体要件。
接下来,审查本案戒严令是否遵守程序要件。
戒严的宣布及戒严司令官的任命须经国务会议审议。
据了解,被弹劾人在宣布戒严前曾向总理和9名国务委员会委员简要说明了宣布戒严的目的。
然而,被弹劾人未说明戒严司令官等具体内容,且未给予其他成员发表意见的机会,因此难以认定已就本案戒严令进行审议。
此外,被弹劾人在国务总理及相关国务委员未附署非常戒严令的情况下宣布戒严,未公布实施时间、地区及戒严司令官,也未及时通知国会,因此违反了宪法及《戒严法》规定的非常戒严宣布的程序要件。
② 关于向国会投入军警。
被弹劾人指示国防部长向国会派遣军队。
军队使用直升机等进入国会院内,有的甚至打破窗户进入主楼。
被弹劾人向陆军特战司令官等指示“因法定人数似乎未达到,打破门进入,将内部人员拖出”等。此外,被弹劾人通过戒严司令官向警察厅长传达本案戒严令内容,并亲自致电6次。警察厅长因此全面封锁国会出入口,导致部分前往国会的议员需翻越围墙或无法进入。
同时,国防部长为必要时实施逮捕,指示国军防谍司令官确认国会议长及各党代表等14人的位置。被弹劾人致电国家情报院第一副院长,要求支援国军防谍司令部,国军防谍司令官向国家情报院第一副院长请求确认上述人员位置。
被弹劾人就这样动用军队和警察控制国会议员进入国会,并下令将议员拖出国会,从而妨碍了国会行使职权。因此,被弹劾人违反了宪法赋予国会要求解除戒严权的规定,侵犯了国会议员的审议权、表决权和免于逮捕的权利。
此外,通过参与确认各党代表等位置的行为,侵害了政党活动的自由。
被弹劾人为政治目的投入兵力阻挠国会权限行使,使以国家安全及国土防卫为使命、为国家服务的军人被迫与普通市民对峙,侵害了军队的政治中立性,违反了宪法赋予的统帅军队义务。
③ 关于本案戒严令发布。
被弹劾人通过本案戒严令禁止国会、地方议会及政党活动,违反了赋予国会戒严解除要求权的宪法条款、规定政党制度的宪法条款,以及代议民主主义和权力分立原则。违反了宪法及《戒严法》规定的非常戒严下限制基本权的要件及令状主义,侵害了国民的政治基本权、集体行动权及职业自由等。
④ 关于对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的搜查与扣押。
被弹劾人指示国防部长动用兵力检查选管会的电子系统。投入中央选管会大楼的兵力实施出入管制,扣押当值人员的手机并拍摄电子系统。此举未经令状对选管会实施搜查与扣押,这违反了公平原则,也侵犯了国家选举委员会的独立性。
⑤ 关于对法律界人士位置确认的尝试。
如前所述,被弹劾人参与了为必要时逮捕而进行的位置确认尝试,对象包括刚卸任不久的前大法院院长及前大法官。
此举使现职法官感受到随时可能成为行政部门逮捕对象的压力,侵害了司法权的独立性。
关于被弹劾人的违法行为是否严重到足以罢免。
被弹劾人为了克服与国会的对抗,宣布戒严,并出动军队和警察,阻挠国会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从而否定人民主权和民主;被弹劾人动用兵力对中央选管会实施搜查与扣押,无视宪法规定的治理结构;发布本案戒严令,广泛侵害国民基本权。
这些行为违反了法治国家原则及民主国家原则的基本准则,本身即侵害宪法秩序,对民主共和国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危害。
尽管国会得以迅速通过解除非常戒严的要求决议,但这得益于市民的抵抗及军警的消极执行任务,因此不影响对被弹劾人违法行为严重性的判断。
总统的权力仅由宪法授予。被弹劾人行使了本应以极其谨慎的方式行使的国家紧急状态权,超越了宪法规定的限度,从而引起人们对总统权力行使的不信任。
自被弹劾人就职以来,在野党主导的异常频繁弹劾案导致多位高级公职人员的权限行使在弹劾审判期间中止。
关于2025年度预算案,国会预算结算特别委员会首次在宪政史上仅由在野党单方面通过削减预算,未予增额。
被弹劾人制定的主要政策因在野党反对无法实施,在野党单方面通过政府反对的法律案,导致被弹劾人要求复议与国会法律案通过反复发生。
在此过程中,被弹劾人可能认为在野党的霸权导致国家治理瘫痪、国家利益显著受损,感受到必须采取措施化解局面的重大责任感。
被弹劾人判断国会的权限行使为滥权或导致国家治理瘫痪,应在政治上受到尊重。
然而,被弹劾人与国会间的对立难以归咎于单方责任,这而是一个必须按照民主原则解决的政治问题。对此事的政治观点表达和公共决策,必须在宪法保障的民主范围内进行。
国会在与政府的关系中,本应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在宽容与克制的基础上,努力通过对话与妥协得出结论。
被弹劾人亦应将国民的代表机构——国会视为共治对象加以尊重。
然而,被弹劾人将国会视为排除对象,此举动摇了民主政治的前提,难以视为与民主主义相协调。
即使被弹劾人认为国会的权限行使是多数霸权,也应通过宪法预设的自救措施实现制衡。
被弹劾人就职约两年后举行的国会议员选举为其提供了说服国民支持其主导国政的机会。即使选举结果未符合其意愿,也不应试图排除支持反对党的民众的意愿。
然而,被弹劾人通过违反宪法及法律宣布本案戒严,重演了滥用国家紧急状态权力的历史,令国民震惊,造成社会、经济、政治、外交等各领域的混乱。
作为全体国民的总统,他违背了团结支持他的人以外的社会群体的职责。
通过动用军警损害国会等宪法机构的权限并侵害国民基本人权,背弃了守护宪法的职责,严重背叛了民主共和国主权者——韩国国民的信任。
综上,被弹劾人的违宪违法行为是对人民信任的辜负,是严重违法行为,从维护宪法的角度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鉴于被弹劾人违法行为对宪法秩序的负面影响及连锁效应重大,通过罢免被弹劾人维护宪法的利益,远超罢免总统带来的国家损失。
因此,以全体审判官一致意见宣布判决结果。
因本案为弹劾事件,确认判决时间。现时间为上午11时22分。罢免被弹劾人总统尹锡悦。
罢免被弹劾人总统尹锡悦对韩国未来有什么影响?
韩国首尔时间4日上午,宪法法院8名法官全票通过弹劾案,宣布罢免总统尹锡悦!
这位曾亲手将朴槿惠、李明博送入监狱的“铁面检察官”,如今成了韩国宪政史上第二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这场持续111天的政治地震,不仅改写了韩国政坛格局,更牵动着中美在东亚的博弈神经。
事件始末:从“戒严令”到“弹劾风暴”
2024年12月3日晚,尹锡悦悍然宣布全国紧急戒严令,声称要“铲除从北势力”,并派军队封锁国会和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
然而这波操作仅维持6小时就被国会连夜废除,12月14日韩国国会以204票赞成通过弹劾动议,尹锡悦成为继朴槿惠后第二位被暂停职权的总统。
弹劾案的核心争议在于尹锡悦是否违宪,宪法法院审理期间披露的细节堪称“魔幻现实主义”:前国防部长金龙显亲口承认“曾下令向国会派兵”,特战司令郭种根更指证尹锡悦在电话中要求“把反对派议员拉出议事厅”。
而尹锡悦的辩护律师团搬出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试图以“总统豁免权”开脱,却遭法官当场驳回。
“青瓦台魔咒”背后的深层逻辑
尹锡悦的悲剧,本质是韩国总统制结构性矛盾的爆发,他试图用检察官思维治国,却低估了政治妥协的重要性——为保陷入学术造假、收礼丑闻的夫人金建希,三次动用否决权阻挡《特检法》,彻底激怒在野党。
更讽刺的是,他亲手推动的司法改革,最终成为埋葬自己政治生涯的铲子:公调处逮捕令上的指纹,盖的是他任命的检察官。
未来变局:东亚棋局重新洗牌
随着弹劾案落幕,韩国将在60天内举行大选,最新民调显示,李在明支持率达34%,远超其他候选人。
美国绝不会坐视“印太盟友”倒向中国,白宫已紧急派特使赴韩,试图扶持亲美派候选人;日本则担忧韩国新政府推翻《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让美日韩铁三角出现裂痕。
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或许不在青瓦台,而在谁能率先破解“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韩国死结,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韩国公调处结束当天对尹锡悦的调查事件还原:
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对被捕总统尹锡悦展开讯问,韩国媒体当天晚些时候披露了讯问细节。
据韩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上午11时起,公调处在位于中央政府果川办公楼的办公室对尹锡悦进行讯问,首次讯问持续约2个半小时。经过一段时间休息,讯问于14时40分继续,持续至17时40分。
报道说,鉴于调查时间可能较长,又涉及警卫安保等问题,公调处在讯问室对面为尹锡悦准备了休息室。
据报道,公调处午餐提供盒饭,晚餐供应大酱汤。晚餐结束后,公调处于19时继续对尹锡悦进行讯问。公调处表示,虽然原则上不能在21时至次日早6时之间进行讯问,但如果嫌疑人同意,也可以进行深夜讯问,公调处尚未决定是否进行深夜讯问。
在公调处讯问结束后,尹锡悦将被送往首尔拘留所过夜,移送时间和方式等尚未确定。
报道说,尹锡悦对调查组的提问没有做出任何回答。尹锡悦方面表示,公调处没有内乱罪调查权,逮捕令也是非法的,因此不接受调查。尹锡悦方面还拒绝公调处在调查期间录音录像。
梳理尹锡悦之案来龙去脉
韩国被停职总统尹锡悦于15日被捕,随后接受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调查。
被捕后的程序是什么
尹锡悦于当地时间10时33分(北京时间9时33分)被捕。韩国公调处表示在最大限度地确保尹锡悦进行有关陈述后,将在48小时内申请拘留令。
按照韩国法律,公调处须在48小时内决定是否申请拘留令,拘留期限可至多延长到20天,否则就要放人。
公调处查什么
韩国公调处15日说,尹锡悦在抵达公调处后即进入接受调查环节。
调查在中央政府果川办公楼的公调处办公室进行。考虑到案件涉及现任总统,调查由公调处次长李载昇执行。
公调处公告说:“从上午11时开始,在公调处338号影像录制调查室开始了嫌疑人调查。”
公调处调查内容包括:尹锡悦违宪、违法宣布紧急戒严,动员警察、军队非法封锁国会,妨碍行使解除戒严令表决,试图违规非法逮捕朝野代表等。
据韩国媒体报道,公调处完成调查后将把尹锡悦移送至首尔拘留所羁押,并考虑全程录音录像。
由于没有现任总统被关押在拘留所的先例,相关方面正在讨论警卫、警备和礼遇水平等事宜。
尹锡悦方面怎么说
尹锡悦方面说,公调处没有内乱罪调查权,调查本身是非法的,有可能在调查过程中行使拒绝陈述权。
尹锡悦当天在离开总统官邸前往公调处接受调查前录制了一份对国民讲话视频,对公调处的调查不予认可。他声称,国家的法律崩溃了,为防止发生不光彩的流血事件,虽然是非法调查,但决定前往公调处接受调查。
朝野反响如何
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批评公调处“非法执行逮捕令”。
国民力量党院内代表权性东在尹锡悦被捕后表示,“国格崩塌了”。
国民力量党首席发言人申东煜批评公调处“已沦为在野党的下属机关”,丧失政治中立性的公调处已失去存在的理由,将对非法执行逮捕令的公调处追究政治、法律责任。
但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院内代表朴赞大15日就尹锡悦被捕一事表示,这是恢复宪政秩序的第一步。
朴赞大当天在该党议员全体会议上说,尹锡悦作为应该守护宪法和法律的总统,不仅违反宪法和法律,宣布紧急戒严,还用武力妨碍公权力执法,是让韩国陷入混乱的重大罪犯。
以下是尹锡悦弹劾案进展重要节点的时间线:
——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发表紧急谈话,发布紧急戒严令,称此举是为了铲除“从北势力”,维护“自由宪政秩序”。
——2024年12月4日,韩国国会凌晨召开会议,通过了要求解除戒严令的决议案。韩国国会议长室表示,随着解除戒严令决议案的通过,紧急戒严令无效。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在国会召开紧急议员会议并发表决议文说,尹锡悦应立即主动辞职。
——2024年12月7日,韩国国会就尹锡悦弹劾动议案进行表决,因参加投票的议员人数不足,动议案未获通过。
——2024年12月8日,韩国检方表示,已将尹锡悦作为嫌疑人立案调查。
——2024年12月10日,韩国国会当天在全体会议上,以191人赞成、94人反对、3人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要求迅速逮捕尹锡悦等8人的决议案。
——2024年12月14日,韩国国会就针对尹锡悦的第二次弹劾动议案进行表决,以204票赞成通过动议案。随后,弹劾案被提交给宪法法院审理,审理过程最长180天。
——2024年12月27日,韩国宪法法院举行尹锡悦弹劾案首次审前听证会,启动案件审理程序。尹锡悦本人没有到场。
——2024年12月30日,韩国首尔西部地方法院以涉嫌发动内乱和滥用职权为由,对尹锡悦发布逮捕令。这是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对现任总统发出逮捕令。
——2025年1月3日,韩国公调处试图进入总统官邸执行对尹锡悦的逮捕令,因遭到警卫处人员阻拦,未能逮捕尹锡悦。
——2025年1月14日,韩国宪法法院就尹锡悦弹劾案举行第一次正式辩论。宪法法院确定了5次辩论日期,分别是1月14日、1月16日、1月21日、1月23日和2月4日。
——2025年1月15日凌晨,韩国公调处调查人员抵达总统官邸区外,试图进入官邸区再次执行对尹锡悦的逮捕令。
来源:资深媒体人journalist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