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30张议员席位上,基社盟候选人林德霍尔茨正与社民党同僚握手庆贺,而选择党议员奥滕面前的电子投票器上,184这个鲜红的数字刺痛了所有在场者的眼睛。
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竞选现场的气氛在第三轮计票结束后凝固了。
630张议员席位上,基社盟候选人林德霍尔茨正与社民党同僚握手庆贺,而选择党议员奥滕面前的电子投票器上,184这个鲜红的数字刺痛了所有在场者的眼睛。
这是2025年3月25日德国政坛最具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幕——拥有19.5%议席的第二大政党,竟被其他五个党派联手封杀在权力核心之外。
爱丽丝·魏德尔踩着七厘米的Jimmy Choo高跟鞋冲进记者区时,摄像机捕捉到她右手无名指上那枚刻着西里尔字母的戒指反光。
这位被西方媒体称作“普京秘密武器”的选择党领袖,此刻正用流利的普通话夹杂着德语怒斥:“他们甚至不愿给选择党一个弃权票的机会! ”
这种戏剧化的爆发并非偶然,早在三个月前大选夜,当联盟党候选人默茨宣布胜选时,魏德尔就曾在后台摔碎过香槟杯——她领导的政党虽以史上最高得票率跃居第二大党,却因“民主防火墙”被永久隔离在执政联盟之外。
这场持续八年的权力游戏里藏着惊人的数据:自2017年首次进入联邦议院,选择党累计30次冲击副议长职位全部失败。
2019年4月那次选举堪称黑色幽默,候选人哈德·库内尔在第三轮投票中仅获199票,比法定门槛少了156票,却仍要遵守议事规则每周提名新候选人。
当时的基民盟议员布林克豪斯私下调侃:“我们像是在观赏西西弗斯推石头,只不过这次巨石上刻着民主二字。 ”
魏德尔的亲俄路线成为众矢之的。 在柏林总理府地下一层的战略会议室,联盟党曾播放过一段加密视频:2024年冬季,选择党高层在莫斯科大剧院包厢与俄能源巨头举杯,桌面上散落着北溪管道重启方案。
这段影像虽未公开,却成为其他政党结成“反极右同盟”的关键筹码。
更令欧盟警惕的是,魏德尔在莱比锡竞选集会上公开承诺:“当选后将撤销对乌克兰的军援,用这些钱给每个德国家庭发放500欧元能源补贴。 ”
这个拥有经济学双博士学位的女人深谙民心操控术。
她在德累斯顿工业区的演讲总能引发雷鸣掌声——当投影屏展示出德国中小企业因能源成本倒闭的数据曲线,她会突然切换成上海陆家嘴的繁华夜景:“十年前我在中国见证过经济奇迹,现在我们要用俄罗斯的油气重塑德国制造! ”
这种将地缘政治转化为民生议题的话术,使得选择党在萨克森州的工人支持率飙升至43%。
但柏林政治精英们始终紧握“历史封印”。
2025年2月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社民党秘书长米尔施当着欧盟官员的面,翻开魏德尔家族档案:其祖父是纳粹时期法官,曾签署过17份犹太人驱逐令;而她在2016年某次闭门会议中,竟将难民称为“文明寄生虫”。
这些细节在主流媒体持续曝光下,最终演变成席卷26个城市的百万人反极右游行,慕尼黑玛丽亚广场的示威者甚至用全息投影重现了国会纵火案场景。
选择党内部的裂痕在第三次败选后彻底爆发。
候选人奥滕在洗手间堵住基民盟党鞭,举着手机里冯·斯托克的投票记录质问:“你们的议员明明给其他三党都投了赞成票! ”
这个细节揭露了德国政坛最荒诞的潜规则:即便在匿名投票中,主流政党也会通过特殊墨水标记选票,确保无人敢给选择党放水。
更讽刺的是,魏德尔本人曾在2019年指示党员给基社盟候选人投票,试图换取政治互惠,却至今未收到任何回报。
莫斯科的反应比柏林更耐人寻味。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选举次日发布声明,称德国“民主已死”的同时,克里姆林宫却悄悄撤下了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魏德尔的巨幅海报。
有消息人士透露,俄方正重新评估与德国选择党的关系,某位能源寡头在私人俱乐部抱怨:“我们投资的是现货,不是期货。 ”
这场政治角力中最具象征意义的,莫过于魏德尔办公室那幅《柏林苍穹下》电影海报。
当她指着画面中天使雕塑宣称“要带德国找回失落的荣耀”时,或许忘了电影结尾天使最终选择成为凡人——在现实政治中,没有超越世俗的拯救者,只有永不落幕的权力博弈。
来源: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