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执壶艺术鉴赏 ,千年器物文明密码(附宋元明清执壶图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5 11:01 1

摘要:执壶,这件古老的器物,承载着千年文明的记忆,如今在收藏市场上更是备受追捧。

执壶,这件古老的器物,承载着千年文明的记忆,如今在收藏市场上更是备受追捧。

执壶,亦称注壶、注子,其造型源于青铜器,至南北朝早期青瓷中已具雏形。隋唐时期,执壶逐渐成为酒具主流,尤其在唐宋绘画中频繁出现。

除了作为酒器,执壶也有茶器的用途,在古玩收藏圈中,执壶一直是价值很高的存在,创天价的瓷器拍品,也大多由这种壶和瓶创造,在古玩圈所谓的趴着的不如站着的,这种执壶就是属于“站着的”。下面我们先通过图片感受各个时期执壶艺术魅力,然后再通过介绍执壶,这件古老的器物,承载着千年文明的记忆,如今在收藏市场上更是备受追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执壶的神秘面纱,探索它的历史、文化以及投资价值。

北宋 影青葫芦形执壶

清代 金錾缠枝莲纹执壶

越窑

唐 越窑执壶

唐 越窑

越窑刻花宴乐人物执壶

北京市八宝山韩佚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五代 越窑刻花鹦鹉纹执壶(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五代 越窑刻花鹦鹉纹执壶(底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越窑鹦鹉纹银扣青瓷执壶

内蒙古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宣化辽墓备宴图

邢窑

唐 邢窑

唐 邢窑龙柄壶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长沙窑

唐 长沙窑贴塑人物执壶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唐·青釉褐绿彩执壶 湖南省博物馆藏

湖南望城春堂公社右城大队出土

唐 长沙窑青釉褐彩堆塑人物执壶(侧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唐 长沙窑青釉褐彩堆塑人物执壶(背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唐 长沙窑青釉褐彩堆塑人物执壶(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唐 青釉褐绿彩凤鸟纹壶 1983年湖南望城长沙窑窑址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

钧窑

宋代 鈞窯執壺

高(H): 30cm

不含佣金成交價(HK$):

3,000,000 港元

定窑

北宋 定窑执壶和定窑浅刻花卉纹温碗 故宫

北宋 定窑执壶 故宫

北宋定窑白釉狮钮瓜棱形带花温碗执壶

北宋 白瓷刻莲葫芦式执壶、刻莲团凤纹温碗及刻莲台盏一付(“官”字款)

景德镇窑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 影青葫芦形执壶 大英博物馆

元青白釉刻兔紋執壺連蓋

YUAN DYNASTY (1279-1368)

成交價美元 176,400

估價

美元 60,000 – 美元 8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23年3月24日

南宋 青白釉瓜棱式帶蓋執壺

南宋 青白釉瓜楞式執壺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成交價港元 2,125,000

港元 400,000 – 港元 600,000

拍品終止拍賣: 2020年7月9日

磁州窑

北宋至金 磁州窑酱釉执壶

北宋 磁州窑黑釉铁锈花执壶

耀州窑

北宋 耀州窑刻花纹执壶

成交价:HKD 2,950,000

拍卖会:保利香港2019春季拍卖会

五代耀州窑青釉深剔刻葫芦形执壶

成交价:3047.5万人民币

来源:

纽约苏富比,1997年3月19日,编号390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执壶

考古鼻祖 吕大临墓 青釉执壶 与注碗

金代 耀州窑

龙泉窑

元 龙泉窑

明初 龍泉窯 青瓷劃花梅石三友執壺

明前期 龍泉窯 青瓷劃花帶蓋執壺

辽代瓷器

辽代

辽 白釉刻牡丹纹带盖执壶(44.1万)

高丽瓷

13世纪 高丽青瓷梨形执壶(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13世纪 高丽青瓷梨形执壶(背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13世纪 高丽青瓷梨形执壶(局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青花

元青花折枝花卉纹八棱执壶

1964 年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南路元代窖藏出土

明 宣德

明 永樂-宣德 青花花卉紋執壺(蓋為清代後配)

明 宣德

明 宣德明永乐 青花花卉纹执壶

成交价:RMB 9,520,000

明 萬曆 青花龍紋執壺

清 康熙

清 乾隆

清 乾隆 青花花果執壺

金银器

金錾缠枝莲纹执壶

金錾云龙纹执壶

清 乾隆

胡瓶

唐 三彩凤首执壶 东京国立博物馆

唐 三彩凤首壶,甘肃省博物馆藏

唐白瓷凤首壶

庆山寺地宫出土高浮雕人头胡瓶

粟特,公元7世纪末-8世纪初镀金银制,

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馆藏

8世纪,唐或奈良时代,正仓院藏

神鸟神兽纹嵌绿松石金胡瓶,美国芝加哥普利兹克收藏

昭陵唐墓壁画《提壶男装女侍图》

胡瓶

跟随驼队从西域而来

本土化后

成为了常见的执壶

一、从礼器到饮具:跨越千年的造型演变

执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那时候它还带着厚重的礼器色彩。到了南北朝时期,青瓷工艺的成熟让执壶摆脱了青铜器的厚重,形成了早期盘口、短颈、鼓腹的雏形。

隋唐时期,执壶正式成为宴饮的主流器具。唐代的注子造型,短流、曲柄与圆筒形壶身的结合,不仅实用,还体现了唐代丰腴的美学风格。到了五代北宋,执壶的器身逐渐拉长,瓜棱纹饰和圈足的加入,让它更显修长秀雅,还常常与温碗搭配,形成“注碗”组合。

到了元明清时期,执壶更是融合了玉壶春瓶的曲线美,在青花瓷、龙泉青瓷等工艺的推动下,成为兼具实用与观赏性的雅物。

二、酒器与茶器的双重身份:功能分野与文化象征

(一)酒器主流地位

在唐代宴饮文化中,金属胡瓶和瓷质注子并行发展。金属胡瓶多用于贵族宴饮,比如陕西李震墓壁画中,侍女手持连珠纹胡瓶,充分印证了它的酒器属性。到了中晚唐时期,注子取代了传统樽杓,成为主流酒具。陆羽《茶经》中记载的“汤瓶”,更是衍生出了专用于温酒的注碗系统。

(二)茶事中的角色转换

唐中期以后,执壶开始介入茶事。长沙窑执壶中既有刻“茶”字铭文的茶器,也有饰酒宴纹的酒具,功能界限逐渐模糊。宋代点茶法的兴盛推动了执壶形制的革新。比如辽墓出土的白釉瓜棱执壶,与壁画中煮水点茶的场景相互呼应,显示出执壶在茶器功能上的专业化。

三、古玩界的“站立美学”:价值维度解析

(一)形制决定地位

在收藏界,有句老话叫“趴着不如站着”,这其实是对立体器物空间表现力的认可。执壶的纵向延伸造型(通高多在15-30厘米),既能展现釉色流动之美,又为纹饰布局提供了立体画布。比如五代越窑青釉执壶,通体压印六道瓜棱,配合青釉的“千峰翠色”,光影变幻,美不胜收。

(二)拍卖市场的价值标杆

• 宋代单色釉典范:2023年纽约佳士得拍卖的五代越窑青釉执壶配温碗,以75.6万美元成交,充分印证了早期青瓷执壶的稀缺性。

• 明代青花巅峰:宣德青花缠枝莲纹执壶融合了伊斯兰金银器造型,苏麻离青料的晕散效果与壶身曲线完美契合,近年拍价屡破千万。

• 特殊工艺加成:咸阳博物院藏的唐代錾花金执壶,集锤揲、掐丝、錾刻等工艺于一体,壶身蔓草纹与鸳鸯纹的层叠布局,体现了盛唐多元文化的交融。这类珍品市场流通极少,估值过亿。

四、纹饰密码:方寸之间的文明对话

执壶纹饰演变堪称微观艺术史:

• 唐代西域风:连珠纹、胡人乐舞纹反映了丝路文化的影响,比如长沙窑贴塑人物执壶。

• 宋代文人意趣:耀州窑刻花宴乐人物执壶,以减地浮雕表现士大夫雅集,刀法犀利流畅。

• 明清吉祥符号:青花“福寿”执壶将文字纹与缠枝莲结合,体现了世俗化审美的转向。

执壶跨越千年的器物,既承载着“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宴饮豪情,也见证过“晴窗细乳戏分茶”的文人雅趣。在当今收藏市场,执壶以其立体造型的语言优势,持续书写着“一器千金”的传奇。

对于藏家而言,选择一件形制典型、窑口明确、纹饰独特的执壶,不仅是资产的配置,更是对文明片段的珍藏。如果你对执壶感兴趣,不妨从它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入手,寻找属于自己的收藏传奇。

来源:博古玩收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