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视频平台上,铺天盖地的“摆摊暴富”视频撩拨着无数人的神经:凌晨出摊、日入过万、配方保密、徒弟排队……这些“励志故事”背后,到底是普通人逆袭的商机,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流量骗局?《法治日报》记者暗访发现,真相远比想象中更荒诞!
“交5000元学费,学个配方就能月入10万?”
短视频平台上,铺天盖地的“摆摊暴富”视频撩拨着无数人的神经:凌晨出摊、日入过万、配方保密、徒弟排队……这些“励志故事”背后,到底是普通人逆袭的商机,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流量骗局?《法治日报》记者暗访发现,真相远比想象中更荒诞!
一、暴富人设背后:摆摊是假,收徒是真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摆摊博主”的核心生意并非卖卤菜、烤鸡,而是“卖课、卖配方、收徒弟”。
- “月入10万”的算法秘密:
一位卤菜博主私下透露:“拍视频时雇人排队、反复拍摄‘售罄’画面,直播间展示的‘流水’实为团队自掏腰包循环扫码,只为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
- 5000元配方=免费网课?:
有学员花高价买到的“秘制牛杂配方”,竟与某美食博主免费公开的教程高度雷同,仅替换了“独家秘料包”噱头,成本不足百元。
- “摆摊导师”的盈利链条:
收徒费(3000-1万/人)+ 材料设备抽成(指定供货商返点)+ 直播打赏,早已形成灰色产业链。一位“导师”坦言:“带100个徒弟,比摆摊十年赚得多!”
二、摆摊暴富?现实比剧本残酷100倍
案例1: 江苏李女士交6800元学“网红烤鸡”,按导师指导租设备、进原料,结果因选址不当、同质化严重,日流水不足200元,设备二手转卖血亏。
案例2: 郑州王师傅摆摊卖卤菜十余年,直言“两小时卖300斤”是天文数字:“夏天食材损耗高,城管巡查频繁,扣除成本后月纯利勉强过万,还得看天吃饭。”
摆摊真实成本清单(以大锅卤菜为例):
- 原料成本:日均800-1200元(肉类涨价凶猛)
- 摊位费/管理费:一线城市热门地段月均5000+
- 设备损耗:冷藏柜、锅具等投入超2万
- 人工成本:至少2人协作,日均工作10小时
残酷真相:
“幸存者偏差”下,少数成功案例被无限放大,而更多人成了“卖铲子的人”致富路上的垫脚石。
三、为什么总有人前赴后继“被割韭菜”?
1. 焦虑营销精准狙击:
“孩子学费不够?摆摊两天赚回来!”“打工人逆袭当老板”等话术,直击中年失业、全职宝妈等群体的经济焦虑。
2. “破圈幻觉”制造冲动:
短视频刻意营造“低门槛+高回报”反差感,让人误以为“我上我也行”,忽略选址、运营、供应链等专业壁垒。
3. 从众心理推波助澜:
直播间“徒弟”刷屏感谢导师、晒转账截图(后被证实多为托儿),利用羊群效应诱导跟风付费。
四、防坑指南:摆摊不是赌博,理性创业牢记3点
1. 警惕“无风险承诺”:
凡是宣称“包教包会、稳赚不赔”的,99%是骗局。真正的生意人不会替你承担市场风险。
2. 小成本试错:
先花几十元购买公开课程自学,用最低成本测试菜品和市场反应,再决定是否投入。
3. 实地调研>网红滤镜:
找到目标摊位连续蹲点3天,记录客流量、客单价、消费时段,算清真实利润模型。
结尾警醒:
“摆摊暴富”的流量狂欢背后,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现实。当所有人在教你“快速复制成功”时,真正的商业逻辑永远是:稀缺性、差异化、持久战。与其押注“名师秘籍”,不如深耕产品、打磨服务——毕竟,顾客用钱包投票时,从不会为你的“学费”买单。
#摆摊经济##防骗指南##创业陷阱##幸存者偏差##理性投资#
你身边有靠摆摊逆袭的人吗?欢迎分享真实故事,揭开“地摊经济学”的AB面!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