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回我们给因为产生了血型抗体而造成配血困难的患者,起了个好听的外号叫“小花”,我们还讲了“熊猫”和“小花”们关注的许多输血相关问题,这回我们继续答疑解惑(是的,这是中回,还有下回)。
上回我们给因为产生了血型抗体而造成配血困难的患者,起了个好听的外号叫“小花”,我们还讲了“熊猫”和“小花”们关注的许多输血相关问题,这回我们继续答疑解惑(是的,这是中回,还有下回)。
前情提要:A型血和A型血有什么不一样?(上)
Q:我是“熊猫”,谢谢大家的厚爱,终于对自己的血型和输血问题放心了,但我还是关心“小花”,“小花”的输血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A:“小花”问题的解决方案分三步走:
Step1.首先需要“破案”,找出配血不合的“真凶”。
这个过程叫做“血型抗体特异性鉴定”。这是一个检测、分析和推理的过程,以脑力劳动为主。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实验室检测经验,才能顺利找到配血困难的症结所在。万不可不懂装懂,随便找个嫌疑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这是因为,如果出现冤假错案,将会严重威胁到“小花”们的输血安全。
Step2.寻找相同的“花”。
先前的“破案”过程中,找到真凶的同时也就弄清了“小花”的真容,知道了患者究竟是哪种“花”,这个过程,叫做“特殊血型抗原鉴定”。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花丛中寻找和这朵花长得完全相同的花,这个过程,叫做“抗原阴性血液筛选”。这是一个体力劳动过程,因为要检测的标本量实在太多,要在众多献血者捐献的数十、上百袋血液中去众里寻“花”千百度。
Step3,将挑选出的血液和患者的血样进行配血验证,同时再次确认找到的“花”是不是我们真正想找的那一朵,这个过程,叫做“抗原阴性确认”。因为前面的工作量太大,有可能把只是长得相像的花当成了我们想要的花,所以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分辨、去伪存真,找出真正的Mr.Flower。
怎么样?要解决小花们的输血难题并不那么简单吧。整个过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同时还要消耗掉很多昂贵的“鉴花”试剂,可谓“费时费力、烧脑烧钱”,此外还需要拥有大量的血液资源,因此,很多医院和血站不具备自己解决的条件。
Q:真的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我们每个人输血都得这么麻烦吗?这名患者为什么会成为“小花”,需要“特殊花色”的血液?
A:普通的患者输血时,不会这么麻烦,只需要重点关注ABO血型,确保ABO血型相同,例如A型患者要输A型血,不能输B型血。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ABO血型不同,但是血型相容,也是可以接受的,例如,急救的时候或者患者的ABO血型来不及检测的时候,各种血型的患者都可以输O型红细胞。
这位小患者输血之所以成为“小花”,是因为她有过多次手术和多次输血的经历,身体的免疫系统多次接触到别人的血液,因而产生了好几种血型抗体(抗E、抗Jkb、抗M),与普通的A型血配血是不合的,所以才需要抗原阴性血液。而绝大多数普通患者一般都不存在特殊的血型抗体,所以不需要抗原阴性血,只要ABO血型相同或相容,在配血的时候哪一袋血都是相合的,都可以安全地输注。
除了输血,女性多次的妊娠分娩也有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血型抗体而成为“小花”。此外,也有少部分人,身体天然就有特殊血型抗体,天生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Q:看来,还是不要随便输血的好,产生了抗体真的好麻烦。
A:正是如此,血液可以理解为一种有副作用的特殊药物,有其他任何药物所不具备的救命功效,但同时也蕴含很多潜在的风险。输血应当是一种非常谨慎的决定,能够用其他替代治疗手段的,不宜首选输血;能够自身输血的,不宜首选别人的血。因为输多了别人的血,谁都有可能产生抗体,成为“小花”。
Q:“熊猫”输了“非熊猫血”会有什么后果?“小花”输了与自己“花色”不一样的血会有什么后果?
A:先说“熊猫”。平常的输血要求为“熊猫”选择输“熊猫血”,是为了预防“熊猫”产生抗D抗体,为今后的生育和输血带来麻烦。如果“熊猫”因为急救来不及,也是可以输“非熊猫血”的。
再说“小花”。“小花”是指已经产生了特殊抗体的人,如果输入了与自己血型“花色”不同的血,很可能会发生输血反应,因为与自己“花色”不同的血液是血型抗原阳性的,而自己是血型抗原阴性的,而且身体里有血型抗体在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杀敌。输入的血型抗原阳性红细胞会被她的血型抗体视为异物加以清除,如果这种清除过程发生得太迅速,身体来不及代谢,则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有害物质积聚,会使身体机能受到影响,发生脏器损伤甚至功能衰竭,也有概率会发生死亡。
血型抗原和血型抗体水火不容
啊!那小花岂不是非常危险
如果急需输血
来不及准备抗原阴性血怎么办
眼睁睁地等着?
这个问题,我们下回再说
作者:山东省血液中心血型参比研究室 吕红娟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