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期间提出的著名论断。短短一句话,可谓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彻底戳穿。回望历史,梁启超演说总令举座动容,周恩来致辞常使万众归心,可以充分看出,好的文风是思想性与传播性的有机统一。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期间提出的著名论断。短短一句话,可谓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彻底戳穿。回望历史,梁启超演说总令举座动容,周恩来致辞常使万众归心,可以充分看出,好的文风是思想性与传播性的有机统一。
言简意赅方能掷地有声。北宋文豪欧阳修任翰林学士时,曾与同僚出游,见奔马踏死黄犬于道。众人各拟判词,无不冗杂赘述,唯欧阳修以“逸马杀犬于道”的简短六字传世。这种去芜存菁的淬炼功夫,恰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强调的“禁绝一切空话”的生动注脚。反观当下某些基层干部,将工作总结写成“万言书”,把调研报告熬成“八宝粥”,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稀释了思想的浓度。返璞归真方显赤子之心。唐代诗人白居易每成新作,必先读与老妪听,遇有不解处则反复修改。这种谦虚谨慎、朴实无华的创作态度,恰与当下某些官样文章形成鲜明对比。某地扶贫干部的工作札记里,“精准施策”“多维联动”等术语堆砌如山,却不见贫困户张三李四的鲜活故事。应当如焦裕禄在兰考治沙时那样,用沾着泥土气息的语言与百姓交心。
文贵创新更要守正笃实。古代文人如韩愈、宋濂、杨慎、顾炎武等,无不痛批“剽窃陈言”“剽掠潜窃”等行为,这与当下某些“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现象何其相似。某地组织干部开展业务理论学习,收到的几十篇心得中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数套用了相同模板,连案例都如出一辙。这种照猫画虎的写作,不能于借鉴、消化的基础上创新创造,只能是标准的“二传手”,徒有形式而失了魂魄。好的文风本质上是写作者人格的镜像。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即席演讲,没有华丽辞藻却赢得满堂喝彩,因为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外交家的智慧与真诚。当文字成为心灵的倒影,自然会凝聚直抵人心的力量。反观某些干部在防汛动员会上照本宣科,连“大家要注意安全”都要念稿子,自然难以引起共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从陕甘宁边区时期《解放日报》改版开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文风建设视为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看见年轻驻村干部用短视频记录扶贫故事,听见改革先锋用大白话解读政策文件,便知道:真正的好文风,永远生长在现实土壤里,跃动在时代脉搏中,激荡在人民心坎上。更多精彩视频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来源:前线理论圈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