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这件事发生后,瞬间引发了全球热议。当全球疫情持续发酵之时,这个看似常规的外交动作,却在国际舆论场激起了"战争预警"的猜想漩涡。
美国海外“撤侨令”背后的真的是战争吗?
还记得美国紧急呼吁海外公民回国一事吗?
从这件事发生后,瞬间引发了全球热议。当全球疫情持续发酵之时,这个看似常规的外交动作,却在国际舆论场激起了"战争预警"的猜想漩涡。
那么战争启动条件的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从五维推演来看看,任何国家发动战争都需具备五大基本要素:
第一,军事力量部署;当前美军在西半球启动22国联合反毒行动,中东持续增派F-35中队与战略轰炸机群,太平洋舰队保持双航母战斗值班。
第二,预备役动员机制;国民警卫队已启动12万人参与抗疫,其快速转换作战状态的能力不容小觑。
第三,本土防御升级;北美防空司令部将警戒级别提升至"黄色",战略司令部进入72小时待命状态。
第四,人员安全回撤;本次撤侨规模创9·11事件后新高,涉及97个国家和地区。
第五,盟友协同体系;北约多国已响应美方行动,加拿大、巴西等美洲国家开始配合边境管控。
疫情困境下,真的会迎来战争吗?
面对国内确诊突破40万例的严峻形势,美军反而展现出独特的"疫情作战思维"。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病毒检测军事化:海军优先获得移动式检测站,罗斯福号航母事件暴露的正是美军"先军后民"的防疫逻辑。
• 分布式作战优势:依托全球800余个军事基地和11艘核动力航母,天然形成人员分散部署。
• 对手集结困境:防御方必须集中防空部队和导弹阵地,这恰与疫情防控的"社交距离"原则背道而驰。
可以发现美国的第一批移动式病毒检测站都送到了海军军舰上,这也就意味着已经安全了。
不难发现:美国的最大优势就是海空优势。
据了解,美军的作战体系已形成"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战争模板:
一是信息战中枢;E-2D预警机与"协同交战能力"系统构建的战场网络,可实现传感器-射手链的秒级反应。4月8日驻日美军F-35机队与宙斯盾舰的联合演练,正验证这种跨平台杀伤链的实战效能。
二是电子战铁幕;EA-18G电子战机配备的AN/ALQ-99战术干扰系统,能在400公里半径内制造电磁黑洞。这种"致盲"战术在2018年叙利亚战场已让俄制S-400系统形同虚设。
三是精确打击群;B-2轰炸机配合AGM-158导弹形成"防区外打击"能力,MQ-9无人机群实现72小时持续监控。这种非接触作战模式,既规避病毒传播风险,又降低人员伤亡。可谓是给对方直接来了一个“天罗地网”。
对比伊朗与委内瑞拉的战备状态,可见明显战略短板。其一,伊朗防空体系过度依赖固定阵地,其"霍尔达德"导弹系统在卫星监控下生存率不足30%;其二,委内瑞拉电力系统严重依赖中国制设备,美军的石墨炸弹可瞬间瘫痪全国电网;其三,两国医疗系统在疫情冲击下已接近崩溃,战时伤亡将引发连锁性社会危机。
但战争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护和平。当前局势本质上是单极霸权遭遇系统性危机时的条件反射,人类社会更需要的是携手抗疫的智慧而非军事对抗的豪赌。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的战争行为都将承受更复杂的连锁反应,这或许才是遏制冲突的最大安全阀。
来源:Hi秒懂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