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个新生儿的到来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期待。然而,有些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在出生时并无明显症状,却可能在日后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每个新生儿的到来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期待。然而,有些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在出生时并无明显症状,却可能在日后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新生儿疾病筛查(Newborn Screening, NBS)正是为了在疾病尚未显现时,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尽早发现并干预,从而避免不可逆的损害。今天俞医师就带大家详细介绍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科学原理、常见筛查项目及其重要性。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至7天内,通过采集足跟血、听力测试或脉搏氧测定等方法,检测某些先天性、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
筛查的核心目标是“早发现、早治疗”,通过科学手段在疾病造成不可逆伤害前进行干预,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1. 血斑检测(足跟血筛查)
这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医护人员会在新生儿足跟处采集几滴血液,滴在特殊的滤纸片上,形成干血斑,随后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通过生化分析或基因检测技术,可以筛查出数十种代谢异常或内分泌疾病,例如:
苯丙酮尿症(PKU):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苯丙氨酸在体内积累,损害大脑发育。通过早期低苯丙氨酸饮食干预,患儿可以正常成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智力发育。补充甲状腺激素可避免严重后果。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俗称“蚕豆病”,患儿接触某些食物或药物后可能发生溶血,需避免相关诱因。2. 听力筛查
通过耳声发射(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测,评估新生儿听力功能。先天性耳聋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影响语言发育。早期干预(如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可帮助患儿正常学习语言。
3. 脉搏氧测定
用于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如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通过测量血氧饱和度,发现心脏或肺部异常,以便尽早手术或治疗。
1.隐匿性疾病的“侦察兵”
许多遗传代谢病(如甲基丙二酸血症、脂肪酸氧化障碍)在新生儿期无症状,但一旦发病,可能迅速导致昏迷甚至死亡。筛查能在症状出现前发现问题。
2.治疗窗口期短暂
例如,PKU患儿若在出生后1个月内开始治疗,智力可接近正常;若延误治疗,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3.经济高效的公共卫生措施
筛查成本远低于疾病后期的治疗和康复费用。据统计,每投入1元用于筛查,可节省数十元的医疗支出。
1.筛查时间
足跟血采集:出生后48小时至7天(早产儿可能需延迟)。听力筛查:出生后24小时至出院前。脉搏氧筛查:出生后24-48小时。2.结果解读
绝大多数宝宝结果正常,家长无需过度担心。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复查或确诊(如基因检测)。假阳性可能存在,需冷静配合医生。3.家长注意事项
确保联系方式准确,以便医院通知复查。筛查≠确诊,异常结果需专业评估。即使筛查通过,仍需关注孩子生长发育。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现代医学送给孩子的一份“健康保险”。作为家长,了解并积极配合筛查,是为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关键一步。尽管疾病筛查不能预防所有健康问题,但它无疑为许多家庭避免了悲剧,让更多孩子拥有光明的未来。
来源:产科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