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弘扬中医药文化,旨在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和文化素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文化需要。今年以来,咸阳市渭城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贯彻落实咸阳市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意见及全市中医药工作座谈会精神,秉持“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弘扬中医药文化,旨在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和文化素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中医药文化需要。今年以来,咸阳市渭城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贯彻落实咸阳市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意见及全市中医药工作座谈会精神,秉持“传承中医药特色、创新与实践并重”的发展理念,统筹力量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切实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打造具有渭城特色的中医药品牌。
校园播撒中医药文化种子
“玫瑰花,性味归经:甘、微苦、性温;功效:活血化瘀、温胃健脾、疏肝解郁……”近日,渭城区文林医院医生李琳以“我们生活中的中医药”为主题,为文汇路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
讲座以同学们熟知的中医小故事为开篇,将中医药文化引入课堂,阐述中医药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历史渊源等内容,介绍小儿推拿按摩、中药药浴等特色中医技术,并通过实物图片讲解“药食同源”,叮嘱同学们认识到均衡营养的重要性。
“我知道薄荷可以消炎止痛。”“我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谈论起课堂学到的知识,文汇路小学中医药社团的同学们七嘴八舌,饶有兴致。
咸阳渭城中学中草药种植园是学生们学习和体验中草药文化的宝地。种植园内种植了多种中草药,包括丹皮、金银花、连翘、麦冬等常见草药。讲起这些中草药,学生们如数家珍。
在这个中草药种植园,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详细了解每种中草药的外形特征、生长习性以及药用功效,这种亲身体验,让学生们对中草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会运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自我保健和调理。
除了课堂知识的传授,渭城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中草药种植、炮制、配伍,动手制作中药香囊、学习中医养生操等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兴趣。
渭城区还把中医药进校园活动作为中医药文化推广行动的重要内容,在7所学校开展这项活动,让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生活,播洒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也已成为一张靓丽名片,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和认同,中医药文化氛围也在一次次、一场场活动的举办中,不断得到深化和升华。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群众“码”上取
科技赋能,提升中医药服务的便捷化、数字化。渭城区推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码”上获取,在滨河社区,群众只需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即时获取规范、个性化的中医药保健知识,内容包括中医药常见病症(咳嗽、哮喘、心悸、腹泻等)调理方法、中医药四季养生保健知识、中医药文化特色等。
渭城区在辖区10个社区指导推广保健知识“码”上获取服务,统一制作中医药健康知识链接二维码,并在社区文化墙显著位置进行宣传,提升中医药知识传播的可及性,构建起覆盖全人群的“线上+线下”知识传播新途径。
“两手掌心向后,外掌、旋掌、屈腿、抱桩在腹前……”在2024年“中医药文化服务月”夜市活动现场,八段锦、降压操、经络拍打操等各类养生操轮番上场,在中医专家的引导下,在场群众积极参与养生操的互动体验。
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展现中医药独特魅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渭城区联合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咸阳市中医药学会等单位开展“中医药文化服务月”夜市活动。
“做完一套操,感觉全身血液通畅,当下就会觉得很舒服。”62岁的王阿姨表示,养生操简单易学,老少咸宜,自己会每天坚持练习。
活动中,专家们望闻问切,群众咨询就诊。在淡淡药草香中,中医药文化科普、经典膏方展示、中药香包赠送、现场针灸按摩……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活动,让群众徜徉在中医药文化世界里。
“零距离”“沉浸式”的中医药文化实地体验,让群众感受到了中医在治疗、预防、保健、养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作用,能够在日常衣食住行中形成“治未病”思想,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中医馆(阁)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
发烧、嗓子疼、咳嗽、流鼻涕……出现这些症状,内服药是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家住朝阳苑小区的梁女士就不幸“中招”,感冒三天了,吃了药也没见明显效果。在渭城区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经过接诊医生孙玉强的详细辨证,梁女士被诊断为风热袭表证,除了吃中药汤剂外,还要结合刮痧治疗。
按照病邪在人体内传递、深入、变化的层次,中医也发展出了相对应的治疗技法,如砭(刮痧)、拔罐、针刺、灸法、导引、药物、按跷(按摩)等。孙玉强根据中医辨证,制定相应的刮痧方案,选择对应的经络及穴位,通过砭石刮拭,推动经络中气血运行,调动人体自愈能力,达到治疗的效果。
当天做完治疗,梁女士鼻塞症状就得到明显好转。经过3次治疗后,咳嗽明显减轻,咽喉肿痛感消退。梁女士不禁竖起大拇指,感叹中医治疗真神奇。
渭城区通过改善诊疗环境、配置中医康复诊疗设备、加强科室设置及人才培训等,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尽可能满足辖区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并在全区3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遴选10家,12家村卫生室遴选1家建设中医阁。
“您这是腰肌劳损引起的腰部疼痛,我来给您拔个罐,再做一下中医理疗,疼痛就慢慢缓解了。”11月22日,走进渭城区二O二卫生服务站中医阁,中医师刘康正在给患者张轩进行治疗。刘康边治疗边说:“中医阁建成后,周边群众纷纷前来体验中医就诊,大大提高了我的门诊量。”
针对气候及北方居民身体特征和需求,该卫生服务站还熬煮和调配推出“时令养生饮”,让群众在享受茶饮美味的同时,感受到中医药在日常保健中的独特魅力和作用疗效。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渭城区通过组织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重点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法,如针法、灸法、推拿、刮痧、拔罐、熏洗、埋线、贴敷等技术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2期,培训150余人。渭城区还对全区所有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人才进行摸底,按专业分类建立存量人才库,建立渭城中医名医协作人员库,推行名医带徒机制,鼓励基层中医人员拜名老中医学艺,提升中医技能,为全区中医药发展储备人才。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渭城区将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思想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持续加大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力度,通过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接触中医、感受中医文化的机会,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不断提升群众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和对中医文化活动的参与感、获得感与认同感,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陕西科技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