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里米格用音乐留住记忆,生活中我们用清明的仪式传承思念。爱不会因为死亡而终结,记忆会让亲情跨越阴阳界限,永远延续。
节气
清明风起,万物生长
新绿欲滴,花木荣荣
值此节令
让我们循着JNUers的脚步
一探清明
QINGMING
我们这样说清明
在清明问卷征集中
我们收到了JNUers近百份的真挚回答
一起来看看吧!
Q1:提到清明节,你最先想到的关键词是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小学课堂中的我们尚未意识到
杜牧的雨丝砌进童声的复沓
直到长大后的"清明"
都自带潮湿属性
Q2:推荐一个适合清明的治愈系歌单or电影!
电影:《寻梦环游记》
@王欣雨
影片里米格用音乐留住记忆,生活中我们用清明的仪式传承思念。爱不会因为死亡而终结,记忆会让亲情跨越阴阳界限,永远延续。
歌曲:清明雨上-许嵩
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 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Q3:进入大学后,你过清明节的方式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有没有参加过什么印象深刻的清明节活动?
@星月
直到上了大学后,可能是因为长大了,明白了其实墓地里并不是别人,而是爸爸和爷爷所思念的人,虽然我不熟悉,但也理解了为什么清明的时候要去上坟。上了大学后我反而期望着回家,和爸爸还有爷爷一起去上坟。
大学中印象最深刻的清明节活动就是和朋友们一起去草地上放风筝了。
@ Jungle
小时候过清明节主要是祭奠自己的祖辈,现在会更面向社会一点,去一些烈士陵园祭奠我们民族的英雄。大学期间,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学习,很有意义。
Q4:您家乡有哪些独特的清明习俗?
@咿呀咿呀
把新折的柳枝插在门楣、屋檐。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水煮美人鱼
阜阳人祭祖讲究“赶早不赶晚”,通常选择清明节前数日甚至更早扫墓,认为越早表达哀思越显诚意。清明节当天,民间有“撞鸡蛋”活动(多见于学校等集体场合),寓意祈求健康平安。
@森森
在清明前后,漳州城乡都有吃“润饼”的习俗,此当为古时寒食之遗风。旧时“澎人清明节家家皆食春饼,其制以面粉煎成薄片如锅盖状,而以鱼肉杂菜裔切至细实其中,参与芥酱裹之,亦名薄饼”。
@陈呵呵
入夜在尚湖放“清明船”,船模以宣纸裱糊,舱内置油灯盏。老辈人相信顺南湖塘漂出的纸船,会载着先人魂灵经白茆塘直入长江,灯灭即视为亡魂已渡水返乡。此俗暗合古代吴地"魂归海"信仰。
@莓妲
我的家乡是浙江省平湖市,在清明节前七到十天,每户人家都会去扫墓祭祖。田野里正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大片金色的花朵迎风微微摇曳,让人心情很安静。
我们家还会自己制作清明节美食—青团。大一的时候,我还带了自己家做的青团给朋友们吃,很难忘的一个清明节~
图片是大家回到乡下老家扫墓祭祖,聚餐吃饭的场景。
@二百五十少个零
于扫墓而言,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描红。多月的雨水冲刷掉了先人名字上的鲜红颜色,于是外公外婆用毛笔蘸取专门的红漆,仔仔细细地涂抹在石碑之上。烟雾袅袅,野花静放,我从外公外婆口中听到一个个故事,缅怀一位位故事的主角。
Q5:有没有一位特别的长辈或亲人,让您此刻非常想念?能否在这里分享与ta的故事或者想和ta说的话。
@杨乐乐
以前每次放假回家,一进门祖父就会说:哟~家里的大学生回来啦^_^~而现在虽然听不到了,但总是时常想起,好像也在我的脑海里储存着这一刻,刻在留声机里,时常听一听。
@江烨
年幼的我想象不到他即将消失在我的世界里,只是想着等到他好起来,会如同过去的每一个春日一般为我扎秋千,买草莓奶茶,在我逐渐成长为平凡而无趣的大人的日子里,想起他我似乎又回到了在桂树下荡秋千的春日里,我们的笑声穿过世界,飞到遥远的未来。
@Elaine_Y
爷爷走后,我在老宅木凳的纹路里总看见他的掌纹。这个爱读史书的沉默老人,曾用布满老茧的手为我藏起糖果,用刨花纷飞的手艺为全家打造过冬的暖意。去年除夕夜监护仪的红光映着饺子热气,他枯槁的手已握不住调羹,却仍翻烂了我带去医院的《中国通史》。
@小小少年派
亲爱的外婆,我依然记得小时候你追在门前的田埂上,把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零钱塞给我的模样。现在这条田埂还在,可是,已经没有了你。我想告诉你,姐姐和我都很想你,外公每天还是在门前的大樟树下静静地坐着,他也在思念你。
@鱿鱼老板
外公,您离开那年,化疗药水的气味混着我初三的试卷堆在床头,台灯下您用枯瘦的手指点着我解不开的几何题。现在我终于走到了您当年在病榻上反复念叨的"好大学",可解剖教室里银亮的手术刀总让我想起您最后削给我的苹果——您教我用铅笔画出生命的延长线,自己却永远停在了那个栀子花开的清明。
@阿米
您总是用那双布满皱纹的手,颤颤巍巍地给我夹菜。
您总会把口袋里的旧纸币,悄悄地塞进我的衣袋。那些五块、十块的纸币,被您叠得棱角分明。每一张纸币,都带着您的温度和爱意。
今年清明,我整理旧照,看着那些泛黄照片里的您和我,在这个移动支付盛行的时代,这些回忆成了我最沉甸甸的思念。
@小台
希望这一辈子 您能灾病全消 健康长寿
Q6:您会如何向年轻一代解释清明节的意义?
@YUYU
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期待再次相遇。
@思考的面包
路很远,人不可能一直带着这具身躯走,它太重了。清明节,就是一个庆典,一个让人们庆祝逝者们脱离身躯,杀掉死亡的庆典。像寻梦环游记里的台词一样: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列车通往的黄泉站,列车上站满了来迎人的已故者。这哪里是悲剧,这是团圆。
@叶璇
死亡并不是终点,爱与怀念编织出灵魂的永恒。当我们对着石碑絮语家常话短,或许所想的人正踩着两界的分割线来相见。“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苡筠
当医学将死亡变成冰冷的诊断书,当消费主义把情感压缩成节日促销,清明提醒我们:真正的永恒不在于石碑上的名字,而在于记忆如何在血脉中代代相传。
图@Scarlett
@吴蔚然
清明节除了去祭奠我们逝去的亲人,还有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意义。我和江南大学的同学在清明时节设计了由孤独症人员手作,中草药和药木为原材料的可售卖积木,希望以质朴的创作建立孤独症与普通人的沟通,传播中草药文化、用自然之物滋养心灵。
@雪落江南
清明节是一个节点,它用固定日期的形式提供一个带有仪式感的怀念时空,约定俗成的去表达对过去亲人的缅怀,清明节的意义,或许就是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抽脱出来,梳理情绪,感受当下细雨微风的现实美好,然后继续前行。
图@哒哒哒
校园的樱花簌簌落下
像一封封未寄出的信笺
我们站在春日的路口回望
那些背影早已化作山河岁月
QINGMING
从清明到清明
清明最初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春分后15天
大约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
此时气温回升
万物“清洁明净”
适合春耕播种
故称“清明”
人间四月天,万物皆“清”朗
春秋一炬火,忠魂化柳绵
寒食的冷与清明的暖
在时光里交融成绵长的思念
传说介子推曾割肉救晋文公后隐居山林
晋文公为逼其出山放火烧林
误将介子推母子烧死
为表哀悼,文公下令禁火寒食
寒食节由此而来
唐代后
寒食节扫墓、禁火等习俗
逐渐与清明节气融合
宋代起
“清明”成为主流名称
万物清明时,念故亦逢春
这一天
既是春日的呢喃
也是记忆的回声
江南人记忆里的清明
是青草香,还是纸灰扬?
QINGMING
生命的对话
杨柳依依道春意
整装待发祭英魂
江南大学国防与军事协会
在锡南革命烈士陵园
手捧鲜花
进行穿越时光的目送
QINGMING
流动的香甜
追一只风筝,折一段柳
让牵挂随纸鸢高飞
把春天别在衣襟
4月11日,江南大学烘焙科学协会
将举办春日手作青团活动
欢迎大家第二课堂报名!
艾草汁落入糯米粉
豆沙、肉松包入其中
咬破糯韧的皮
满口都是故人酿的春
QINGMING
诗里踏青
清明是未落尽的雨,是散落的诗
在春日文创推文中
和JNUers
一脚踏入赛博春天
当春色漫过山岗
每一次花开,都是重逢
清明时节
让我们怀揣着生生不息的眷恋
继续在这片他们深爱过的土地上
认真生长
领奖通知
领奖时间及地点
4月9号下午3点至5点半
于江南大学北区活动中心三楼F313
领取江大文创奖励
1、清明征集有奖
江烨、阿米、雪落江南、莓妲、小小少年派
以上同学可以领取樱浪图书馆冰箱贴一份
其余成功入选本推文内容的同学
可以领取樱花笔一支
2、文创抽奖活动
3、3月30日推文留言有奖活动(4月5号0点已截止,回复将陆续发出)
留言前15名
樱浪图书馆冰箱贴或者
樱花笔+樱花香皂+樱花徽章
留言前15~30名
樱花笔+(樱花香皂,徽章二选一)
✦
校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
素材来源:亲爱的JNUers
江南大学团委社团管理部
江南大学国防与军事协会
江南大学烘焙科学协会
图片来源:张璐嘉 魏征征
李相辉 融媒体图库等
文稿撰写:俞安然
本期编辑:施玙璠 时丹婷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投稿邮箱:jndxrmtzx@jiangnan.edu.cn
Copyright © 2014-2025江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江南大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