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伪装成奶茶的毒品叫什么?”“发现有人吸毒该怎么办?”春日雅安,生机盎然。 4月3日上午,在雅安生物多样性公园内,雨城区光华四小三年级6班的孩子们站在树荫下,举着小手争相抢答禁毒知识。
“伪装成奶茶的毒品叫什么?”“发现有人吸毒该怎么办?”春日雅安,生机盎然。 4月3日上午,在雅安生物多样性公园内,雨城区光华四小三年级6班的孩子们站在树荫下,举着小手争相抢答禁毒知识。
这场由雅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联合雨城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开展的《春游+禁毒:一堂行走的生命课》宣传活动,将春日的欢声笑语与严肃的禁毒教育巧妙融合,让小学生们在青山绿水间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
活动现场,禁毒民警手持仿真毒品模型,以“奶茶粉”“跳跳糖”等伪装毒品为切入点,采用案例教学与情景问答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禁毒知识。另一边,雅安禁毒的IP形象“安仔”玩偶也在现场与学生们活动,引发学生们的阵阵笑声,而知识竞答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
“禁毒日哪一天?”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6月26日”。答对的孩子欢呼着接过禁毒民警递来的“禁毒”徽章。欢声笑语间,禁毒意识已深深镌刻在学子们的心中。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合影环节,萌娃们整齐地用童声喊出誓言。“通过今天的禁毒知识学习,我知道了,毒品不仅会对身体产生巨大的危害,还会让整个家庭支离破碎。”学生代表吴游心表示,要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身边的人,大家一起远离毒品。如果发现有疑似毒品的植物,也会勇敢告诉警察叔叔。学生祝誉宸则表示,以前以为毒品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毒品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会伪装成一些好看的‘糖果’‘饮料’,所以他以后绝对不会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
“把禁毒课搬进春天里,就是要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时筑牢防毒心墙。”雅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工作人员表示,此次“行走的禁毒课堂”通过沉浸式场景教学,让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生命教育。下一步,雅安将继续创新禁毒宣传方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禁毒宣传体系,通过“精准滴灌+全域浸润”模式,打造覆盖成长全周期、生活全场景的禁毒防护网。
记者手记:行走的课堂,播撒生命的希望
把课堂搬进山水,让教育融入生活。这种“行走的教学”打破了传统说教模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不仅是禁毒知识的种子,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远离毒品”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他们内心坚定的信念。禁毒教育可以更生动、更贴近生活、更深入人心。期待未来,这样的“行走课堂”能走向更多地方,让更多孩子在自然与社会的浸润中,成长为健康、阳光、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明
来源:生态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