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动态】定西公安:通渭城关派出所“五心方程式”求解矛盾纠纷最优解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5 19:13 2

摘要:“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派出所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前哨站”,肩负着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重要使命。今年以来,通渭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结合“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不断探索“五心”调解工作法,坚持以公心为本、诚心为要、热心为桥、耐心为基、细心为径,创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派出所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前哨站”,肩负着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重要使命。今年以来,通渭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结合“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不断探索“五心”调解工作法,坚持以公心为本、诚心为要、热心为桥、耐心为基、细心为径,创新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派出所实践样本,让矛盾纠纷化解既有法治“力度”,又有人文“温度”,提升了辖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

公心为本,筑牢调解工作“压舱石”

公心为首,树立信任。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公平正义作为丈量化解矛盾纠纷的尺子,守住“公平、公正”法律底线,一是实行“三公(公平、公正、公开)”调解原则。建立回避制度和利益冲突申报机制,实行“谁调解谁负责”责任制,推行调解过程“阳光作业”,全程录音录像,通过“拉家常、主动问候”的方式,与纠纷当事人换位思考而产生情感共鸣,建立信任基础,提升群众信任度。二是严格遵守“三个绝不”工作纪律。在调解的过程中,参与调解的民辅警坚决杜绝因事小而不为、因事难而推诿、因事烦而懈怠的工作状态。同时,结合“社区警校”活动,每月到辖区召开一次警民恳谈会,邀请纠纷当事人参与对公安工作评议,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化解工作透明性,赢得群众的信任。

诚心待人,架起警民“连心桥”

将“为民情怀”根植于心,通过读懂群众心理、找准纠纷症结、使用群众语言、真情讲解道理,去化解纠纷当事人的心结。一是做到“五个一”暖心工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调解过程中,要求全体民辅警摆正围着群众转的心态,时刻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亲切问候、一把椅子请坐、 一杯热茶暖心、一次真诚交流的暖心工作法,沉下身、静下心主动贴近,用诚心和微笑去打动当事人,找出问题的“心结”。二是实行三心“沟通法”。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换位思考活动,用乡间俚语去劝导、去沟通,以心换心,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化干戈为玉帛,安抚、调解、告诫,解开纠纷当事人的心结。对家庭婚恋引发的矛盾纠纷,了解家暴的来龙去脉,分析纠纷的“风暴眼”,找准“着力点”,进行安抚、调解,指出家暴的违法行为,下达《家暴告知书》,直至依法处置,帮助受害方维权。

热心服务,当好群众“贴心人”

热心拉近感情,结合基础信息“大走访、大采集、大维护”专项行动,该所全体民辅警发扬“铁脚板”精神,主动上门,深入企业、单位、家庭走访,通过入户接触,了解社情民意,上门帮助群众办理户籍、拉近与群众的感情距离,积累群众基础。一是实施便民调解“四延伸”。通过时间、空间、对象、方式的延伸,推行“假日调解”、“院落调解”、“上门调解”“午间调解” 的方式,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施便民利民措施,方便辖区群众。二是开展“调解+”服务模式。量身制作《以案说法》系列短视频,通过观看短视频,以更加直观方式对当事人进行普法宣传,让普法宣传成为矛盾纠纷调解最有力的助力。此外,对比较复杂的矛盾纠纷,与司法所、社区、相关单位等部门建立“矛盾纠纷联调中心”,联合处置复杂纠纷,并邀请律师,对纠纷当事人解答相关法律问题,消除当事人的法律疑虑。同时,建立“调解回访”机制,调解成功后,3日内电话回访,确保协议履行。对如家庭矛盾等易反复发生的纠纷,定期跟踪回访。

耐心疏导,练就调解“绣花功”

耐心是矛盾调解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先听后问找症结。受理矛盾纠纷警情,民警辅警首先保持足够的耐心,听取矛盾双方的陈述,给双方一个发泄的平台,然后耐心询问,找出问题的症结。一是运用“五步疏导法”。要求民辅警在调解时,耐心倾听,让当事人充分表达诉求,细心记录,制作《矛盾纠纷焦点清单》,用心分析,找准矛盾纠纷化解的切入点,诚心疏导,开展“背靠背”调解,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产生矛盾的原因。恒心化解,制定阶梯式解决方案,让纠纷化解有方法、有步骤、有目标。二是做好情绪管理“三字诀”。总结矛盾纠纷调解的经验,面对纠纷当事人,实行“冷、缓、柔”情绪管理,在所内设置“情绪冷静室”,让纠纷当事人能够静下心,正确、客观的思考问题,民警采取“蜂蜜语言”渐进式沟通,以当事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导纠纷当事人面对问题,正视问题,求同存异讲共同点、讲社会利益和双方家庭的长久利益,不断淡化分歧,提出和解方案,降低矛盾纠纷欲求期望值,拉近矛盾纠纷双方心理距离,不断淡化矛盾分歧,促进最终走向和解。

细心观察,把准矛盾“脉搏象”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矛盾纠纷化解,细节决定成败。近年来,该所实行矛盾纠纷源头防控,摸清纠纷的“脉搏”,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群众“带着问题来,带着结果去”,有效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步入“快车道”。是实行矛盾纠纷“三预”机制。做到预判、预警、预防,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每一起实行预判,划分置“红黄蓝”三色预警,红色纠纷24小时内处置,黄色纠纷3日内化解,蓝色纠纷定期跟踪,并根据不同的矛盾纠纷,开展靶向普法宣传,制定应急处置预案,预防矛盾纠纷再升级。二是做到细节把控“三到位”。该所制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规范,落实民警首接责任制,对接报的各类矛盾纠纷警情第一时间全面准确调查取证,并要求在调解过程中,法律适用恰当,文书制作规范,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的化解。今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70起。

来源:定西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