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中国又被传大裁员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5 18:35 2

摘要:业绩承压下,裁员、涨价成了不少国际美妆企业的“常规操作”,财报中也成了高频出现的“降本增效”策略之一,去年至今,包含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在内的国际美妆巨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涨价潮。

本周,香奈儿中国被传裁员是不实消息,香奈儿、黛珂宣布涨价。

来源 | 聚美丽

作者 | 璞 玉

想了解全球化妆品行业发生了什么?全球资讯第352期带你速览本周(2025年3月31日—4月4日)精彩:

● 香奈儿中国:裁员消息不实

● 香奈儿又要涨价了?

● 黛珂也宣布涨价!

● 雅诗兰黛前CEO/CFO成被告?

● 资生堂推首个高端医美品牌

● 资生堂中国CEO操刀零售渠道!

● 韩国纯素美妆第一股要来了!

业绩承压下,裁员、涨价成了不少国际美妆企业的“常规操作”,财报中也成了高频出现的“降本增效”策略之一,去年至今,包含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在内的国际美妆巨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涨价潮。

近期,有报道称香奈儿中国区要裁员20%,并对中国区部分产品进行调价,针对裁员消息,香奈儿明确表示,该传闻不实,他们的员工发展计划将继续进行,并且还会积极拓展在中国的零售网络。

日前,据经济观察网报道,法国奢侈品牌Chanel香奈儿启动中国区战略调整,计划年内将中国总部员工规模从462人缩减至373人,裁员幅度为20%。

此次调整涉及技术、数字及人力资源等核心部门,系该品牌近五年来在华最大规模组织架构优化。

据称,此次裁员计划已通过公司内部备忘录正式传达。多位行业分析师指出,此举或与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速放缓及中国市场数字化转型投入调整有关。

4月3日,据财联社消息,香奈儿中国针对近期有关其将在中国裁员20%的不实消息,作出正式回应。香奈儿中国明确表示,未来在中国的人员发展计划保持不变,并将升级拓展中国市场的零售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就有消息称香奈儿拟在中国大裁员,比例高达50%,另外也会涉及部分前线员工。与此同时集团暂停所有中国市场的招聘计划。(详见)

彼时,据Vogue Business小红书发帖称,针对裁员的传言,香奈儿中国相关负责人今日向多家媒体回应称,目前内部并无收到相关信息。该负责人表示,与上市公司不同,香奈儿公司一直都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从香奈儿财报数据来看,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速放缓。2023财年香奈儿营收增长16%至1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6.7亿元),上一年增长17%。

在财报中,香奈儿全球首席执行官Leena Nair也指出,中国市场虽然处于低迷状态,但是中国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并表示:“中国的年轻消费者日益重视奢侈品的金融属性。”

过去,各大国际美妆集团在全球及中国市场都取得过傲人成绩。然而,近两年一些国际美妆巨头频频被传裁员,或许也反映出当前所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及挑战。

开年就被曝涨价的香奈儿,又一次被曝中国区美妆线涨价。

近日,聚美丽从香奈儿天猫官方旗舰店客服获悉,香奈儿品牌于2025年4月2日在中国大陆地区官方渠道对部分产品进行了调价。

其中,香奈儿口红类产品普遍涨价20元,珍藏系列口红则从1380元上涨至1420元,上涨40元;珍藏系列1957香水从1900元上涨至2060元,涨幅超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小红书平台就有人爆料2025年香奈儿将会涨价,部分柜姐表示具体未收到通知,一般涨价前半个月会发通知。(详见)

去年以来,就不乏有国际美妆在不断进行提价,想通过涨价拉动业绩的增长,2024年12月,爱马仕就确认了在中国区的涨价消息,但涨价幅度以各门店为准。文章中柜姐表示,此次爱马仕的涨价或为全品类普涨。

2025年,国际大牌的涨价策略仍在继续。如国内某柜姐于小红书发文称,希思黎Sisley于2025年1月1日涨价,为全系列全品涨,另外还放出了涨价产品明细。

回到香奈儿涨价一事,其涨价策略也曾见到成效,前文提到香奈儿2023年营收有所增长,彼时,香奈儿首席财务官Philippe Blondiaux表示,是涨价政策推动了销售额增长约9%。

无独有偶,近日,高丝集团旗下品牌黛珂也在官网宣布,因全球通货膨胀导致原材料成本上涨,品牌将自2025年6月1日起调整产品价格,新价格于6月1日上午9点在官方网上精品店实施。

另外,由于价格调整,黛珂网上精品店将在5月31日18:00-6月1日8:59期间暂时关闭。

通告显示,黛珂品牌总计对旗下172款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覆盖护肤、彩妆、底妆、防晒、香水、个护品类,涨价金额约550日元-1100日元不等(约合人民币27.21元-54.65元),多数产品涨价幅度约在3.3%-5%之间。

而这些品牌频繁涨价背后,反映了当前一些国际美妆面临着发展窘境。

去年年底,同为高丝集团旗下的高丝品牌还被传出或将在中国进行全国性撤柜。

2024年黛珂净销售额较上年同比下滑8.3%,这也是自黛珂在2023年下滑19.5%后,其销售情况仍未好转。

同时,高丝集团还在财报中指出,化妆品业务因中国业务大幅减少出现了负增长,但因意大利及日本市场两位数增长,而实现了收入增长。

此次涨价或是高丝集团为了应对业绩压力的策略之一。但现如今,国际美妆在中国的光环慢慢褪去,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国际美妆涨价策略还能见效吗?

近日,据外媒FASHION NETWORK报道,雅诗兰黛正因隐瞒其对中国不正当灰色市场(代购)的过度依赖来欺骗股东,而面临美国法律挑战。

这意味着,一直将旅游零售渠道视为重要业务板块的雅诗兰黛,所面临的挑战和影响,不仅仅是销量下滑和控价的问题,还面临着来自股东的指控。

据报道称,公司股东向雅诗兰黛公司提起的集体诉讼,涵盖了2022年2月3日至2023年10月31日期间的股东。

参与这起拟议集体诉讼的股东声称,自新冠疫情开始后,雅诗兰黛在中国尤其依赖海南的“代购”。

他们指出,雅诗兰黛一直在隐瞒中国政府打击“代购”对销售造成损害的事实。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报道显示,2022年,全国海关开展“国门利剑”“风雷”联合行动,深化全员打私,严厉打击重点涉税商品和洋垃圾、象牙等走私,包括离岛免税“套代购”案件在内,全年共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4509起,案值1210亿元。

直到2023年11月1日雅诗兰黛才披露上述隐瞒的事实,而这导致雅诗兰黛股价大跌19%,市值蒸发约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2.73亿元)。

截至2025第一季度最后一天(3月31日),雅诗兰黛在国际上市美妆市值TOP榜中仅位居TOP8(详见)。

Arun Subramanian表示:“被告(雅诗兰黛)将销售额下降的原因归咎于方方面面,唯独没有提及打击‘代购’行动,还向投资者保证很快就会迎来销售回升。”

根据报道的时间线来看,2023财年(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雅诗兰黛亚洲/太平洋市场下滑4%,但对于下滑原因,其仅表示系因亚洲旅游零售业务的影响,尤其是韩国和中国海南市场,并未提及任何与“代购”相关字眼。

Arun Subramanian认为:“事件的关键在于雅诗兰黛只宣扬成功的原因,却对那些不方便透露的真相避而不谈,证券法规不容许这种半真半假的陈述。”

截至目前,雅诗兰黛和被告的律师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来源:聚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