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仅存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五台县佛光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5 19:02 1

摘要:东大殿,是佛光寺的主要建筑。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在弥勒大阁旧址上重建。殿身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形制。前檐当中五间安有大型板门,两尽间及两山后间安直棂窗,便于殿内后部采光。殿内外柱上有古朴的斗拱承托上部梁架和深远翼出的屋檐。殿内天花板将梁架分

五台地区民间自古以来流传着一个说法:先有佛光寺后有五台山。这还真的不是谬传。

据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林徽因考古鉴定,真的是如此一般。佛光寺建成年代的确早于五台山现存的三百余座寺庙。是我国仅存的唐代木构建筑之一。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的佛光山腰,距台怀镇30余公里。寺庙依山势而建,坐东朝西,三面环山,西向豁然开朗。寺区周围松柏苍翠,环境清幽。

寺内建筑高低错落,布局舒朗,主从有致。全寺可分三个院落,一院低,三院高,二院花香喷溢,争芳吐艳。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唐代达到鼎盛,名播长安、敦煌等地,远及日本等国。五台山传言:“先有佛光寺,后有五台山”。

东大殿,是佛光寺的主要建筑。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在弥勒大阁旧址上重建。殿身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形制。前檐当中五间安有大型板门,两尽间及两山后间安直棂窗,便于殿内后部采光。殿内外柱上有古朴的斗拱承托上部梁架和深远翼出的屋檐。殿内天花板将梁架分为明袱与草袱两部分。

梁枋嵌削规整,结构精巧,局部还保存有早期彩绘痕迹。殿面全用板瓦仰俯铺盖,脊兽全为黄绿色琉璃艺术品。

殿内佛坛宽及五间,满布彩塑35尊,比例适度,躯体自如,面形丰满,线条流畅,均为唐代遗物。另有五百罗汉为明代补塑。

东大殿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是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代表作。东大殿中的唐代彩塑、唐代壁画、唐代题字,又被称为“三绝”。

寺内前院北侧的文殊殿,又被称为宋金时期的代表。该殿重修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式屋顶,形制特殊,结构精巧。檐下补间铺作斜拱宽大,犹如怒放的花朵,具有辽金建筑的特征。为了扩大殿内空间面积,前后两槽均用长跨三间的大内额。后槽在内额与内额之间用斜材传递负荷,构成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为我国古建筑中所罕见。

殿顶脊中琉璃宝刹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烧制,形制秀丽,色泽浑厚。

殿内佛坛上塑文殊菩萨及侍者塑像六尊,面相秀润,装饰富丽,是金代遗物。殿内四周墙壁下部,绘有五百罗汉壁画,为明宣德年间的作品。文殊大殿,是我国保存下来的金代以前的古代建筑中少有的杰作。

来源:果心7

相关推荐